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學研究的原則

心理現象是世界上最復雜和最難被認識的現象之一,因此缺乏科學的方法論、不遵循科學的原則,就很難使心理學的研究達到科學化。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研究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即實事求是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現象都必須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加以考察。人的心理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以語言、表情和動作等等客觀外顯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研究心理現象時,不能依靠個人的主觀臆想和揣測,而要根據心理現象產生、發展的客觀條件以及心理活動的外部表現來進行研究,根據客觀現實來探討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貫徹客觀性原則,應該提供可靠的確實材料,并對所得的全部事實材料和數據做出全面的分析;研究所得的結論應該是分析全部材料的成果。要杜絕曲解、主觀解釋和作出輕率的結論。

(二)實踐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心理學的研究和設計過程必須有科學理論指導,提出的研究課題必須對社會實踐活動和人類的發展有積極意義。例如在教育領域中,研究學生心理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而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因此,在進行研究時不僅要在課題選擇上考慮教育意義,使其結果有助于教學和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在研究方案的設計上和實際進行的過程中也應考慮對學生有良好的教育影響,不做有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事情。

(三)系統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對心理現象的研究,必須在各個因素的前后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去分析和認識,把各種心理現象放在整體的、動態的和相互聯系的系統中進行分析。個體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的復雜系統,心理現象不是封閉的系統,不僅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緊密聯系著,它們和外部刺激、機體狀態以及反應活動之間也緊密地聯系著。因此,必須將心理過程、心理特征以及外部條件等因素結合起來研究,任何從某個孤立的心理現象得出的結論,都是不可靠的。

(四)發展性原則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著的,心理現象也如此。這一原則要求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去認識人的心理活動,心理學的研究應從人的心理的時代發展、群體(社會)意識發展、個體心理發展以及環境和教育條件變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被觀察者的資料,以了解其心理和行為特點的方法。觀察法的成功取決于觀察的目的與任務、觀察和記錄的手段以及觀察者的毅力和態度。如觀察嬰兒的言語活動,可以了解個體言語發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了解學生注意的穩定性、情緒狀態和個性的某些特征。

例如生態學家在大自然環境下,利用各種現代化的觀察設備,對各種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習俗,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觀察,對研究動物行為和心理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借助于錄音錄像系統觀察兒童,對研究兒童心理的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被采用:①對研究對象無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③由于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使用觀察法時還應注意以下三項原則:①觀察必須有明確目的,對計劃觀察的行為特征要加以明確界定,并做好觀察計劃;②必須如實做好記錄,嚴格地把“傳聞”與“事實”、“描述”與“解釋”區分開,做到堅持客觀性原則。③應在被觀察者處于自然狀態的情況下進行觀察。

觀察法的主要優點是被觀察者在自然條件下的反應真實自然,因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不被被觀察者所知,他們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較少或沒有受到“環境的干擾”,因此,應用這種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現象的真實狀況;其缺點是觀察到的資料的質量受觀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希望觀察到的行為通常不能預先測知,能觀察到的資料數量有限,研究者難以做出概括性的結論等。

(二)實驗法

在控制的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叫做實驗法。

在控制的條件下系統地操縱某些變量的變化,來研究該變量的變化對其他變量的影響。在實驗中,研究者可以積極干預被試的活動,創造某種條件使某種心理現象得以產生,并重復出現。實驗法分為兩種: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1.實驗室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是借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例如,在實驗室中安排三種不同的照明條件(由強到弱),讓被試分別在不同的照明條件下,對一個短暫出現的信號做出按鍵反應,并通過儀器記錄被試每次的反應時間。這樣就可以了解不同照明對反應時間的影響。由于對實驗條件進行了嚴格控制,運用這種方法有助于發現事件的因果聯系,并允許人們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反復驗證。實驗室實驗法也有缺點,因實驗情境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被試在這樣的實驗情境中,容易出現意識和行為的偏差現象,從而可能干擾實驗結果的客觀性。

2.自然實驗法

自然實驗法是在教育、教學、游戲和日常生活等自然條件下,有目的地創設條件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及規律的方法。例如,研究評價(表揚或批評)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的課題,可以在自然的教學條件下進行。選100名學生作被試,將被試隨機地分成4組,做加法練習5天,每天練習15分鐘。表揚組只給正面評價,受訓斥組只給批評;忽視組可以間接了解評價;控制組不了解任何評價。最后檢查學習效果,發現表揚組最好,批評組其次,控制組最差。自然實驗法是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兼有實驗室實驗法和觀察法的優點。

(三)測驗法

這是采用一種專門的測驗工具在較短時間內,對個人或團體的某種心理品質做出分析和鑒別的方法。心理測驗按其目的不同,可分為智力測驗、人格測驗、才能測驗和診斷測驗等等;按材料性質可分為文字性測驗和非文字性測驗兩種;按測驗方式有個體測驗和團體測驗。雖然測驗法還欠精確性,但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對推動心理學研究和發展仍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四)個案法

個案法是研究者對一個或幾個被試在較長的時間內進行追蹤研究,借此發現其心理的發展、變化規律的方法。個案法是對人的心理縱向地、連續地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于超常兒童、犯罪青少年等具有特殊情況的個體心理研究。這種方法易于了解心理發展的趨勢,也可以研究人的個性差異。但應用此法時,設計要求周密合理,研究要持之以恒。

(五)談話法

談話法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目的通過與被試交談去了解其心理特點的方法。運用談話法,研究者首先要確定談話的目的,擬好談話的提綱;其次,要取得被試的信任,保證談話在自然氣氛中進行;再次,提出的問題要簡單明白,易于回答。談話法簡便易行,但得出的結論有時帶有主觀片面成分。

(六)問卷法

問卷法是研究者通過被試對所擬定問題的回答,來研究其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的方法。

問卷法要求研究者提出的問題清晰、易懂,不能模棱兩可,也不應有暗示;要求回答問題實事求是,嚴肅認真,表述正確。問卷法不僅可以研究個體心理,也可以研究群體心理;不僅可以當場進行,也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或者網絡的手段進行。問卷法能夠比較迅速地獲得大量資料,便于定量分析。但不便對被試的態度進行控制,獲得的材料不夠詳盡。

總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因此在研究一個心理學課題時,不應該只是用一種方法,而應該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取長補短,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杨浦区| 揭东县| 榆树市| 曲周县| 蓝田县| 沈阳市| 武夷山市| 新乡县| 海城市| 申扎县| 封丘县| 霞浦县| 渝北区| 玛多县| 星座| 通城县| 房山区| 通海县| 大足县| 灌云县| 丰台区| 北宁市| 镇江市| 阿拉善右旗| 永靖县| 德钦县| 和平区| 扎囊县| 鹤山市| 天门市| 济南市| 肇州县| 会同县| 阳朔县| 洛川县| 永昌县| 铜鼓县| 旬邑县| 东方市|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