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畫 三大上小口山千川

三七土元膠囊
Sanqi Tuyuan Jiaonang

【處方】三七300g 土鱉蟲150g【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黃褐色粉末;氣微,味腥。

【鑒別】(1)取本品內(nèi)容物,置顯微鏡下觀察:樹脂道碎片內(nèi)含棕黃色油滴或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稀少,棱角較鈍,直徑50~80μm(三七),體壁碎片黃色至棕紅色,有圓形毛窩,直徑8~24μm,可見長短不一的剛毛(土鱉蟲)。

(2)取本品內(nèi)容物4g,加水飽和正丁醇4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20ml、10ml),正丁醇溶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混合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吸取供試品試液2~4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同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L)。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接骨續(xù)損。用于骨傷、紅腫、疼痛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每粒裝0.4g

【貯藏】密封。

三七化瘀丸
Sanqi Huayu Wan

【處方】丹參1250g 玄參2500g 浙貝母1250g 牡蠣2500g海藻1250g 昆布1250g 粉葛1250g 川芎1250g山楂1250g 三七1250g 神曲1250g 夏枯草500g白花蛇舌草250g

【制法】以上十三味,干燥,粉碎,過80目篩,混勻。加煉蜜(每100g粉末加煉蜜35~50g)制成水蜜丸,干燥,即得。

【性狀】本品為灰黑色的水蜜丸;氣微,味微甘、苦。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浙貝母)。薄壁細胞棕色,內(nèi)含深色類圓型核狀物(玄參)。異形細胞成片,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胞腔含黃棕色物(夏枯草)。不規(guī)則塊片半透明,邊緣折光較強,表面有纖細短紋理和小孔及狹細裂縫(牡蠣)。

(2)取本品15g,研細,加乙醚30ml,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棄去濾液,藥渣揮干乙醚,加甲醇3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氨試液2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三七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三七皂苷R1對照品及人參皂苷Rb1對照品、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本品10g,研細,加石油醚(60~90℃)3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加0.1%氫氧化鈉溶液振搖洗滌1次,加水洗滌2次,每次5ml,棄去洗液,石油醚液用適量無水硫酸鈉脫水后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酮ⅡA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A)。

【功能與主治】消瘀化痰,通脈散結(jié)。用于痰濕凝聚不散,脈絡(luò)阻塞而致的屈光間質(zhì)渾濁,房水循環(huán)障礙,眼底病變及痰核,眼瘤等病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20g,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1)100g(2)200g

【貯藏】密封,避光,置低溫干燥處。

三七絡(luò)能片
Sanqi Luoneng Pian

【處方】三七200g 血竭10g 紅花10g 丹參50g

【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去除糖衣后顯淡棕色;氣香,味苦。

【鑒別】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后研細,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三七皂苷R1對照品及人參皂苷Rb1對照品、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正丁醇-水(2∶1∶4∶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片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D)。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用于跌打挫傷,積瘀腫痛,骨斷筋傷,外傷出血,風濕麻木,腰肌勞損,胸肋刺痛,風濕痛及痛經(jīng)等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規(guī)格】糖衣片(片芯重0.25g)

【貯藏】密封。

三金化石散
Sanjin Huashi San

【處方】金錢草600g 雞內(nèi)金300g 三棱150g 莪術(shù)150g冬葵子150g 石葦150g 益母草150g 硼砂500g芒硝100g 威靈仙150g

【制法】以上十味,干燥,粉碎過80目篩,混勻,干燥,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粉末;氣芳香,味微苦、甜。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非腺毛較多,1~4細胞,大多向一側(cè)偏彎(益母草)。不規(guī)則碎塊無色,半透明,大小不一(硼砂)。

(2)取本品8g,加80%甲醇10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棄去乙醚液,水液加稀鹽酸10ml,加熱回流1小時,取出,迅速冷卻,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用水30ml洗滌,棄去水洗液,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金錢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預制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10∶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在105℃加熱數(shù)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水分 不得過12.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Ⅸ H)。

其他 應(yīng)符合散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B)。

【功能與主治】利水排濕,消石開胃。用于各種結(jié)石病患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規(guī)格】每瓶裝60g

【貯藏】低溫,避光存放。

三金排石合劑
Sanjin Paishi Heji

【處方】金錢草200g 丹參100g 赤芍100g 核桃仁100g茵陳100g 蒲公英100g 炒枳實75g 雞內(nèi)金75g柴胡50g 王不留行50g 延胡索50g 香附50g郁金40g 法半夏40g 沉香40g 黃芩40g大黃40g

【制法】以上十七味,延胡索、郁金、法半夏、枳實、沉香、雞內(nèi)金、丹參、赤芍、香附、王不留行等十味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備用。大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備用;其余金錢草等六味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第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取上清液備用。合并以上3種藥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濾過,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溫度80℃),加水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攪勻,灌封、滅菌,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液體;氣微香,味苦。

【鑒別】取本品4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25ml,棄去三氯甲烷液,水液加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紫色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0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4.0~5.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合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J)。

【功能與主治】疏肝理氣,利膽排石。用于濕熱氣滯證的膽石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0ml,一日2~3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孕婦禁用。

【規(guī)格】每瓶裝10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三香藥酒
Sanxiang Yaojiu

【處方】醋香附450g 甘草135g 三七9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照酒劑項下的浸漬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M),用含醇量為50~55%的白酒8400ml作溶劑,分3次浸漬,第一次用白酒3000ml,浸漬72小時,濾過。第二、第三次分別用3000ml和2400ml,各浸漬48小時,濾過,收集3次濾液,混合均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澄清液體;氣香,味辛、苦。

【鑒別】(1)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甲醇15ml使溶解,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三七對照藥材2g,加甲醇15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正丁醇-水(2∶1∶4∶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數(shù)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2)取本品20ml,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香附對照藥材1g,加乙醚提取兩次,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0.5~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冰乙酸(92∶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m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乙醇量 應(yīng)為40%~5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Ⅸ M)。

總固體 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稱定重量的蒸發(fā)皿中,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遺留殘渣不得少于0.7%。

其他 應(yīng)符合酒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M)。

【功能與主治】祛瘀止痛,通經(jīng)活絡(luò)。用于肌肉韌帶損傷,疼痛,胸肋、腰背部軟組織挫傷、扭傷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5~50ml,一日2次,飯后服用。

【規(guī)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

三黃酊
Sanhuang Ding

【處方】黃連150g 黃柏150g 大黃150g

【制法】以上三味,加入75%乙醇,浸泡2次,第一次加75%乙醇700ml,浸泡二周,第二次加75%乙醇500ml,浸泡一周,濾過,合并濾液,加75%乙醇至1000ml,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澄清液體;氣香。

【鑒別】取本品2ml,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5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對照藥材1g,加甲醇10ml,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6∶3∶1.5∶1.5∶0.3)為展開劑,置氨蒸汽飽和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檢查】乙醇量 應(yīng)為40%~60%(《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I XM)。

其他 應(yīng)符合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I N)。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收斂傷口。用于小面積燒傷、燙傷、電灼傷。

【用法與用量】外用,用噴霧器噴射。每兩小時噴射1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用藥前將患處清洗干凈;外用不可內(nèi)服。

【規(guī)格】每瓶裝10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三黃消腫酊
Sanhuang Xiaozhong Ding

【處方】黃芩17.14g 大黃12.86g 三棱8.57g 大血藤12.86g莪術(shù)8.57g 黃柏8.57g 紅花12.86g 白芷8.57g羌活6.86g 獨活6.86g 川芎12.86g 黃芪12.86g延胡索6.86g 牛膝6.86g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照浸漬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N酊劑)項下制備,即用60%乙醇500ml作溶劑,與上述粗粉充分攪拌,浸漬72小時后,濾出;藥渣再用60%乙醇按上述方法提取兩次,每次浸漬48小時,第二次用量為300ml,第三次加入約200ml,合并3次濾液,用60%乙醇調(diào)整總量為1000ml,攪勻,靜置,使澄清,灌裝,即得。

【鑒別】(1)取本品20ml,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加熱回流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分2次振搖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5g,加60%乙醇20ml,浸泡1小時,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10ml,自“水浴上蒸干”起,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數(shù)個相同的熒光主斑點;置氨氣中熏后斑點變?yōu)榧t色。

(2)取本品10ml,蒸干,殘渣加80%丙酮溶液5ml,密塞,振搖15分鐘,靜置,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紅花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乙醇量 應(yīng)為50%~58%(《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Ⅸ M)。

總固體 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3小時,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遺留殘渣不得少于1.5%。

其他 應(yīng)符合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N)。

【功能與主治】消腫止痛。用于局部外傷引起的紅腫,腫脹疼痛。

【用法與用量】外用。將適量大小的敷料在藥水中浸透,敷蓋于患處,用紅外線燈照射,一次15~20分鐘。

【注意】外用,不可內(nèi)服。

【規(guī)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避光保存。

三黃搽劑
Sanhuang Chaji

【處方】黃芩10g 黃連10g 黃柏10g 枯礬2.5g冰片2.5g 麻油200ml

【制法】以上六味,將黃芩、黃連、黃柏粉碎過篩,備用。取枯礬、冰片分次加入麻油中,攪拌加油至200ml,加入上述藥粉,混勻,灌裝,滅菌,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色油狀液體,久置有沉淀。

【鑒別】取本品搖勻,取20ml 離心,棄去油層,沉淀用乙酸乙酯洗滌5次,每次10ml,洗液棄去。沉淀揮干,加甲醇10ml超聲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再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8μl,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鹽酸小檗堿對照品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用5%的三氯化鐵溶液顯色,在與黃芩苷對照品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搽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IV)。

【功能與主治】消炎、止痛、生肌。用于各類燒傷、燙傷、灼傷等。

【用法與用量】外用。將藥液涂擦患處,每次適量,一日2~3次;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每瓶裝200ml

【貯藏】密封。

大黃排毒膠囊
Dahuang Paidu Jiaonang

【處方】大黃400g

【制法】將大黃粉碎,過100目篩,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淺黃棕色粉末;具大黃的特異清香,味苦。

【鑒別】(1)取本品內(nèi)容物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20~160μm。具緣紋孔、網(wǎng)紋、螺紋導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或多角形,直徑5~40μm,臍點星狀;復粒2~8分粒組成(大黃)。

(2)取本品內(nèi)容物適量,進行微量升華,可見菱狀針晶或羽狀針晶。

【檢查】土大黃苷 取本品0.4g,置具塞試管中,加甲醇5ml,溫浸10分鐘,放冷,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土大黃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土大黃苷對照品所顯斑點相應(yīng)的位置,不得顯持久的亮藍紫色熒光斑點。

其他 應(yīng)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L)。

【含量測定】取本品10粒,傾出內(nèi)容物,混合均勻。精密稱取0.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180ml提取至無色,提取液回收三氯甲烷至剩余約20ml,轉(zhuǎn)入分液漏斗中。加5%氫氧化鈉溶液與2%氨水的混合溶液(1∶1),振搖提取,共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置水浴中加熱約5分鐘,放冷,轉(zhuǎn)移置100ml容量瓶中,以上述混合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30分鐘,濾過。取續(xù)濾液,以上述混合溶液作空白,照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Ⅴ A),在516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1,8-二羥基蒽醌吸收系數(shù)()為498.37計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總游離蒽醌以1,8-二羥基蒽醌(C14H8O4)計,不得少于0.50mg。

【功能與主治】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用于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癤。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6粒(由小量開始逐漸遞增),一日34次。

【注意】若劑量過大出現(xiàn)腹瀉時,宜減量。

【規(guī)格】每粒裝0.4g

【貯藏】密閉。

上感糖漿
Shanggan Tangjiang

【處方】金銀花75g 連翹75g 荊芥30g 薄荷30g炒牛蒡子30g 柴胡30g 大青葉150g 重樓45g紫蘇葉30g

【制法】以上九味,加水充分浸泡后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600g、苯甲酸鈉3g,煮沸使溶解,加水調(diào)整全量至1000ml,攪勻,濾過,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液體;味甜、微苦澀。

【鑒別】(1)取本品30ml,加乙酸乙酯25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層,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連翹苷對照品適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水(20∶25∶30∶3∶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30ml,加二氯甲烷30ml,振搖提取,分取二氯甲烷層,用氨試液20ml洗滌,棄去氨試液,再用水20ml洗滌,分取二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玉紅對照品適量,加二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淺紫紅色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1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4.0~6.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功能與主治】疏散外邪,退熱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皰疹性口腔炎,皰疹性咽喉炎,水痘等病毒性感染疾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次。

【規(guī)格】每瓶裝200ml

【貯藏】密封。

小兒乙肝益氣活血糖漿
Xiaoer Yigan Yiqi Huoxue Tangjiang

【處方】丹參97g 川芎49g 玫瑰花58g 牡丹皮49g當歸58g 敗醬草73g 黃芪146g 茯苓49g黨參73g 黃精93g 白術(shù)58g 重樓97g赤芍58g 白芍58g

【制法】以上十四味,除玫瑰花外,其余藥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加玫瑰花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加入蔗糖500g及苯甲酸鈉3g,煮沸使溶解,濾過,放冷,加水至1000ml,攪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黏稠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20ml,加水50ml,混勻,加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40ml,合并乙醚液(水液備用),揮干,殘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當歸對照藥材各1g,分別加乙醚2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材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鑒別(1)項下乙醚提取后的水液,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加于中性氧化鋁柱(100~120目,5g,內(nèi)徑為10~15mm)上,用甲醇8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2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3.0~5.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清熱養(yǎng)肝,行氣活血。用于小兒乙型肝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

小兒乙肝益氣解毒糖漿
Xiaoer Yigan Yiqi Jiedu Tangjiang

【處方】黃芪190g 赤芍70g 黨參90g 白芍70g白術(shù)70g 黃精90g 山藥90g 茯苓70g玫瑰花70g 重樓120g 山楂70g

【制法】以上十一味,除玫瑰花外,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加玫瑰花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適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加入蔗糖500g及苯甲酸鈉3g,煮沸使溶解,濾過,放冷,加水至1000ml,攪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黏稠液體;氣微香,味甜。

【鑒別】(1)取本品25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試液洗滌3次,每次30ml,棄去洗液,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50ml洗滌,棄去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溶解,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nèi)徑為1.5cm,柱高為12cm),用水50ml洗脫,棄去洗脫液,再用40%甲醇30ml洗脫,棄去洗脫液,繼用甲醇3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各5~10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芍藥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3μl、上述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18(《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3.0~5.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用于小兒乙型肝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

小兒清肺口服液
Xiaoer Qingfei Koufuye

【處方】麻黃300g 連翹250g 白術(shù)400g 陳皮200g甘草250g 桔梗250g 石膏500g

【制法】以上七味,麻黃、石膏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其余五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約400ml,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80%,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浸膏狀,用適量水稀釋,冷藏24小時,濾過,加入蜂蜜200g、甜蜜素5g及羥苯乙酯0.25g,加水至1000ml,攪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液體,久置有少量沉淀;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20ml,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0.5%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至約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至約8cm,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20ml,加濃氨試液1ml,使成堿性,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加鹽酸乙醇溶液(1→20)1ml,搖勻,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濃氨試液(20∶3.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加熱約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0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3.5~5.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合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J)。

【總固體】精密量取本品10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時,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不得少于0.15g。

【功能與主治】宣肺平喘、清熱解毒。用于肺熱所致的小兒肺炎、喘咳、發(fā)熱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10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小兒清熱顆粒
Xiaoer Qingre Keli

【處方】黨參150g 柴胡250g 黃芩250g 青皮150g法半夏150g 知母250g 紫蘇葉250g 香附150g粉葛405g 麥冬305g 蘆根505g 神曲505g生姜250g 紅棗250g 甘草150g

【制法】以上十五味,用50%乙醇浸漬12小時后,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兩次提取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膏,取稠膏、蔗糖粉、糊精按1∶3∶1的比例,混勻,制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氣香,味甜、微苦。

【鑒別】取本品10g,加水20ml使溶解,超聲處理30分鐘,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棄去乙醚液,水層加鹽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C)。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磷酸(50∶50∶0.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6nm。理論板數(shù)按黃芩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黃芩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袋含黃芩以黃芩苷(C21H18O11)計,不得少于10.0mg。

【功能與主治】解表退熱。用于小兒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所致的發(fā)熱等癥。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規(guī)格】每袋裝10g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小兒銀翹顆粒
Xiaoer Yinqiao Keli

【處方】金銀花400g 連翹400g 粉葛300g 柴胡300g青蒿300g 黃芩200g

【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50℃)的清膏,加入適量的蔗糖及糊精,制成1000g顆粒,即成。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顆粒;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用力振搖,產(chǎn)生持久性泡沫。

(2)取本品5g,加乙醇15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金銀花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綠原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C)

【功能與主治】疏風清熱。用于小兒風熱所致的發(fā)熱、鼻塞、噴嚏等諸侯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g,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每袋裝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小兒溫運貼
Xiaoer Wenyun Tie

【處方】肉桂670g 小茴香670g 五倍子670g 冰片335g

【制法】以上四味,肉桂,冰片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小茴香、五倍子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沸后1.5小時,第二次和第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500ml,加入煉蜜600~800g,濃縮至稠膏狀,與以上細粉混合,加甘油適量,制成1000貼,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塊狀,氣芳香。

【鑒別】(1)取本品,加少量乙醇浸泡約10min,過濾,取濾液加0.9%三氯化鐵試液1~2滴,溶液呈藍黑色。

(2)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壁厚,木化,紋孔不明顯。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草酸鈣針晶細小,散在于射線細胞中,木栓細胞多角形,含紅棕色物(肉桂)。

【檢查】應(yīng)符合貼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I I)。

【功能與主治】行氣溫腎、健補肺脾。用于小兒脾肺虧虛所致的多種腹瀉、嘔吐厭食、腹脹腹痛等癥。

【用法與用量】外用,根據(jù)病情選穴,一般貼藥6小時,停藥6小時再更換1次,一次1貼或遵醫(yī)囑。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2g×2貼/盒

【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口炎清合劑
Kouyanqing Heji

【處方】金銀花50g 野菊花90g 陳皮75g 黃芩65g魚腥草90g 薄荷60g 連翹65g 丁香5g

【制法】以上八味,加水充分浸泡后,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煎煮液濾過,合并,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苯甲酸鈉3g,煮沸使溶解,調(diào)整全量至1000ml,攪勻,濾過,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液體;氣香,味苦、辛。

【鑒別】(1)取本品5ml,水浴上濃縮至約1ml,加無水乙醇2ml,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10ml,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03(《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4.0~6.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合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J)。

【功能與主治】清熱降火,消炎止痛。用于牙周炎、牙齦紅腫,口腔潰爛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瓶裝200ml

【貯藏】密封。

山麥消食口服液
Shanmai Xiaoshi Koufuye

【處方】炒麥芽400g 黨參171.4g 山楂171.4g 黃芪71.4g茯苓71.4g 大棗71.4g 炒白術(shù)71.4g

【制法】以上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約57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達40%,攪勻,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另取蔗糖200g制成單糖漿,加入上述藥液中,加水至1000ml,攪勻,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或棕褐色的液體;味先甜而后苦。

【鑒別】取本品30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20ml,棄去氨試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紫外光燈(365nm)下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0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4.0~6.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合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J)。

【功能與主治】健脾和胃,行氣消食,益氣和中。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納差,面黃肌瘦;消化不良見上述癥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規(guī)格】每支裝10ml

【貯藏】密封。

山海軟堅酊
Shanhai Ruanjian Ding

【處方】山豆根12g 海藻12g 白蘞12g 雞血藤6g莪術(shù)6g 木瓜3g 生草烏6g 紅花6g生南星6g 生川烏6g 生半夏6g 一枝蒿3g赤芍6g 川芎6g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照浸漬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N酊劑)項下制備,即用60%乙醇500ml作溶劑,與上述粗粉充分攪拌,浸漬72小時后,濾出;藥渣再用60%乙醇按上述方法提取2次,每次浸漬48小時,第二次用量為300ml,第三次加入約200ml,合并3次濾液,用60%乙醇調(diào)整總量使成1000ml,攪勻,靜置,使澄清,灌裝,即得。

【鑒別】(1)取本品10ml蒸干,加三氯甲烷10ml、濃氨試液0.2ml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烏對照藥材0.5g,加三氯甲烷10ml,濃氨試液0.2ml,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為展開劑,以氨蒸氣飽和,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10ml,置蒸發(fā)皿中蒸干,加80%丙酮溶液5ml,密塞,振搖15分鐘,靜置,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紅花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乙醇量 應(yīng)為50%~58%(《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Ⅸ M)。

總固體 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3小時,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遺留殘渣不得少于0.5%。

其他 應(yīng)符合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N)。

【功能與主治】軟堅散結(jié)。用于多種損傷后的肌化粘連,骨化性肌炎等關(guān)節(jié)不能伸屈、功能障礙等癥。

【用法與用量】外用。將適量大小的敷料在藥水中浸透,敷蓋于患處,用紅外線燈照射,一次15~25分鐘。

【注意】外用,不可口服。

【規(guī)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

千金肺寶顆粒
Qianjin Feibao Keli

【處方】人參125.0g 蛤蚧40.0g 阿膠72.0g 生地黃74.5g麥冬72.0g 當歸57.0g 百合72.0g 川貝母72.0g天冬72.0g 百部72.0g 白及74.5g 桔梗72.0g紫菀72.0g 南沙參71.0g 五味子72.0g

【制法】以上十五味,取蛤蚧烘干,粉碎成粗粉,用乙醇作溶劑,用滲漉法提取得滲漉液200ml,備用。取人參粉碎成細粉,備用。其余十二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鐘,合并煎液,濾過,加入乙醇,攪拌均勻,靜置沉淀24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加入阿膠烊化溶液、蛤蚧滲漉液濃縮,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加入人參細粉及適量糖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制成1000g,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顆粒;氣香,味甜,。

【鑒別】取樣品10g,加甲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20、15、15ml),棄去三氯甲烷液,溶液通過經(jīng)預處理的大孔樹脂(D101柱1.5×1.5cm),先用水50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20%乙醇30ml洗脫,棄去20%乙醇洗脫液,繼用80%乙醇7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1ml甲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b1、Rg1、Re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熱10分鐘。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C)。

【功能與主治】滋陰降火,抗癆補虛,用于氣陰兩虛癥肺癆,各型肺結(jié)核、支氣管內(nèi)膜結(jié)核和肺外結(jié)核等癥的輔助治療。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規(guī)格】每袋裝20g

【貯藏】密封。

川香舒心膠囊
Chuanxiangshuxin Jiaonang

【處方】三七153g 川芎118g 地龍229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細粉,制粒,低溫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為棕褐色顆粒;味微苦。

【鑒別】(1)取本品內(nèi)容物研細,稱取10g,研細,加乙醚6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2g,加乙醚6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內(nèi)容物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溶解,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水飽和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三七皂苷R1對照品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正丁醇-甲醇-水(2∶4∶1∶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數(shù)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yīng)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guān)規(guī)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I L)。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6.0%。

【功能與主治】行氣通絡(luò),活血化瘀。用于血脈淤阻所致的頭昏、胸悶、胸痛、心慌、氣短及中風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粒裝0.45g

【貯藏】密封,防潮。

川葛糖漿
Chuange Tangjiang

【處方】葛根300g 川芎150g

【制法】以上兩味,加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加入蔗糖650g、苯甲酸鈉3g,混勻,過濾,加水至1000ml,混勻,灌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色黏稠液體;味甜。

【鑒別】(1)取本品50ml,加水50ml,搖勻,加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提取液,低溫揮去乙醚,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2g,加水50ml,煎煮30分鐘,濾過,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對照藥材溶液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30ml,加水50ml,搖勻,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兩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水(3∶3∶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2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yīng)為4.5~6.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yīng)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正丁醇提取物】取本品,搖勻,精密量取25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6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3次,每次30ml,分取正丁醇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中,蒸干,在105℃干燥3小時,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分鐘,精密稱定,計算,即得。

本品含正丁醇浸出物,應(yīng)不得少于0.5%(g/ml)。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鎮(zhèn)痛。用于血瘀所致的一般性頭痛、偏頭痛、血管性頭痛。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0ml,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

【規(guī)格】每瓶裝50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江西省| 濮阳县| 三台县| 宣城市| 澄城县| 双流县| 湘潭县| 红安县| 个旧市| 枞阳县| 资溪县| 潍坊市| 恩施市| 石渠县| 平塘县| 榆林市| 古交市| 渭南市| 台州市| 沂南县| 汝南县| 南昌县| 车致| 泾源县| 高邑县| 东乡族自治县| 延吉市| 巩义市| 阳城县| 贵德县| 舞阳县| 杭锦旗| 札达县| 麦盖提县| 夏邑县| 保德县| 武宣县| 溧水县| 曲阳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