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畫 十七兒九

十三味玉泉丸
Shisanwei Yuquan Wan

【處方】柴胡40.1g 黃芩49g 法半夏40.1g 北沙參124.6g黃芪49g 天花粉178g 甘草22.3g 丹參124.6g山藥124.6g 炒山楂124.6g 炒雞內金26.7g 地黃49g澤瀉49g

【制法】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灰黃色的水丸;氣微、味苦。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或人字狀(山藥)。油管含淡黃色或黃色條狀分泌物,直徑8~25μm(柴胡)。晶纖維淡黃色,周圍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微木化,內含草酸鈣方晶(甘草)。韌皮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黃芩)。

(2)取本品7g,研細,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A)。

【功能與主治】益氣滋陰,疏肝健脾,生津止渴。用于氣陰兩虛型消渴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或遵醫囑。

【注意】忌食辛辣及刺激食物。

【規格】每瓶裝(1)50g(2)200g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十四味護肝解毒糖漿
Shisiwei Hugan Jiedu Tangjiang

【處方】茵陳41g 黃芩12.8g 板藍根28g 蒲公英19.2g黃芪25.6g 丹參15.4g 赤芍12.8g 白扁豆12.8g土茯苓25.6g 敗醬草19.2g 金銀花25.6g 車前子19.2g五味子19.2g 白花蛇舌草15.4g

【制法】以上十四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加入蔗糖450g,及苯甲酸鈉、羥苯乙酯適量,煮沸溶解,濾過,加水至1000ml,混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黏稠液體;氣微,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醇10ml溶解,濾過,取濾液2ml,滴加茚三酮試液數滴,水浴上加熱,溶液變為藍紫色。

(2)取本品30ml,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棄去乙醚液,水層加鹽酸調節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不低于1.2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為4.0~5.5(《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濕,解毒,養肝。用于急慢性肝炎,濕熱壅阻,肝陰不足等病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0ml,一日3次。

【規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十全補虛糖漿
Shiquan Buxu Tangjiang

【處方】當歸52g 川芎52g 白芍52g 熟地黃78g黨參78g 炒白術52g 茯苓78g 黃芪78g肉桂52g 甘草42g

【制法】以上十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450g及苯甲酸鈉3g,煮沸使溶解,濾過,濾液加水至1000ml,攪勻,灌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黏稠液體;味甜、微苦。

【鑒別】取本品50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加適量活性炭脫色,濾過,濾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25ml,棄去水液,正丁醇液濃縮至約1ml,加適量的中性氧化鋁拌勻,蒸干,裝于一處理好的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5g,內徑10~15mm)上,用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不低于1.1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其他 應符合糖漿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H)。

【功能與主治】健脾和胃,益氣活血。用于氣血虧虛所致的心悸氣短,精神疲倦,食欲缺乏等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規格】每瓶裝25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十味安神丸
Shiwei Anshen Wan

【處方】黨參6g 熟地黃12g 酸棗仁15g 五味子3g遠志6g 茯苓12g 法半夏18g 枳殼9g陳皮9g 甘草6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加煉蜜(每100g粉末用煉蜜35~45g)及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苦。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顆粒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茯苓)。種皮柵狀細胞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木化、胞腔小(酸棗仁)。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含細小顆粒狀物(黨參)。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

(2)取本品8g,研碎,加硅藻土3g,研勻,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過濾,濾渣揮盡乙醚,加甲醇70ml,加熱回流提取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滌3次,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備成對照藥材溶液液。再取甘草酸銨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用0.8%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乙酸-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硫酸乙醇溶液(10→100),在105℃加熱5~1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A)。

【功能與主治】養血,安神,祛痰。用于氣血不足證的失眠及抑郁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g,一日2~3次。

【規格】每瓶裝48g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七子明目合劑
Qizi Mingmu Heji

【處方】決明子240g 茺蔚子80g 枸杞子160g 菟絲子80g女貞子80g 車前子80g 青箱子80g 黃芪160g熟地黃80g 山茱萸80g 白蒺藜80g 菊花80g茯苓80g 甘草80g

【制法】以上十四味,枸杞子、菊花煎煮30分鐘,濾過,濾液備用。藥渣與決明子等其余十二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30分鐘,合并煎煮液,靜置,取上清液濃縮至適量,加入枸杞子、菊花煎煮液及苯甲酸鈉3g,煮沸,加水調整總量至1000ml,分裝,滅菌,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液體;味辛,微苦。

【鑒別】(1)取本品20ml,加三氯甲烷30ml,振搖提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枸杞子對照藥材2g,加水煎煮20分鐘,濾過,濾液加三氯甲烷15ml,振搖提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15ml,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酚、大黃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μg的混合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至顯色清晰,日光下檢視斑點變為紅色。

(3)取本品50ml,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40ml,棄去氨水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40ml,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用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紫外光燈(365nm)下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檢查】相對密度 應不低于1.03(《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 應為4.0~6.0(《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Ⅶ G)。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J)。

【功能與主治】補腎益精,養肝清肝明目。用于腎氣虛損,視物模糊,眼睛干澀不適,夜盲、視疲勞等。對高血脂,高血壓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0~40ml,一日2次,連服3天。

【規格】每瓶裝200ml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兒寶靈顆粒
Erbaoling Keli

【處方】山藥500g 茯苓500g 附片100g 薏苡仁500g肉桂100g 澤瀉100g

【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1.5小時,第二次和第三次各1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約500ml,加入等量乙醇,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糊精333g、糖粉適量,混合制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類白色顆粒;氣香,味甜。

【鑒別】(1)取本品1g,加水10ml使溶解,過濾,濾液滴少許于濾紙上,加茚三酮試液1滴,烘干,漸顯紫紅色。

(2)取上述濾液1ml,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

【檢查】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I C)。

【功能與主治】和胃健脾、溫陽益腎。用于小兒稟賦不足、脾胃虛弱久病疳積、腹瀉厭食等癥。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醫囑。

【注意】糖尿病者慎用。

【規格】每袋裝10g

【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兒茶酊
Ercha Ding

【處方】虎杖60.6g 兒茶24.2g 黃柏12.1g 冰片3g

【制法】以上四味,冰片研細,備用;其余三味用75%乙醇浸漬3次,每次72小時,每24小時攪拌1次,濾過,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加入冰片細粉,使溶解,調整乙醇量,加75%乙醇使成1000ml,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澄清液體;久貯后有少量沉淀,振搖即散。

【鑒別】(1)取本品25ml,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水5ml,充分攪拌,靜置,取上清液,加三氯甲烷10ml,振搖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加氫氧化鈉試液2滴,即顯櫻紅色。

(2)取本品5ml,加氫氧化鈉試液3~5滴,再加石油醚(30~60℃)5ml,振搖,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石油醚層呈亮綠色熒光。

(3)取本品5ml,蒸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溶液(6∶3∶1.5∶1.5∶0.5)為展開劑,置氨蒸汽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乙醇量 應為65%~73%(《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Ⅸ M)。

其他 應符合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N)。

【功能與主治】消炎止癢,收斂生肌。用于燒傷,燙傷。

【用法與用量】外用。外搽患處。

【規格】每瓶裝100ml

【貯藏】密封保存。

九味骨寶丸
Jiuwei Gubao Wan

【處方】杜仲12g 牛膝15g 骨碎補18g 紅花6g當歸18g 狗脊15g 雞血藤12g 伸筋草9g血竭3g

【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加煉蜜(每100g粉末加煉蜜40~50g)與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紅棕色至棕褐色水蜜丸;味甘、微辛。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細胞群淡黃色或黃棕色,呈長方形、類圓形或類方形,胞腔內充滿棕紅色物(雞血藤)。橡膠絲成條或扭曲成團,表面呈顆粒性(杜仲)。花冠裂片頂端表皮細胞外壁突起呈短絨毛狀。柱狀及花柱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單細胞毛,先端尖或稍鈍。花粉粒類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直徑約為60μm,具3個萌發孔,外壁有齒狀突起(紅花)。

(2)取本品3g,加乙醇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A)。

【功能與主治】益精補腎,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用于頸、腰、膝關節骨質增生,足跟骨刺及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2~3次;或遵醫囑。

【規格】每瓶裝45g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改则县| 曲周县| 海林市| 湘阴县| 湾仔区| 新巴尔虎左旗| 客服| 惠安县| 壤塘县| 黄大仙区| 泰州市| 化州市| 龙里县| 荔浦县| 鄱阳县| 双辽市| 磐石市| 西宁市| 湄潭县| 石门县| 乌什县| 新野县| 融水| 崇左市| 新干县| 巴马| 金乡县| 汽车| 嘉黎县| 华安县| 揭西县| 扬州市| 留坝县| 扎鲁特旗| 拉萨市| 高要市| 渭源县| 卓资县| 汝阳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