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分區

一、劃分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劃分統一的原則

湖北省環境保護功能分區是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的子系統,也是對其的細化和具體補充。因此,湖北省環境保護功能分區應與上級生態功能區劃和發展方向保持一致,進而實現生態保護與建設目標的統一。

(二)生態完整性原則

生態完整性主要體現在各區劃單元必須保持內部正常的能流、物流、物種流和信息流流動的關系,通過傳輸和交換構成一個完整的網絡結構,從而保證其區劃單元的功能協調性,并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穩定性。

(三)主導功能原則

生態功能的確定以生態系統的主導服務功能為主。在具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的地域,以生態調節功能優先;在具有多種生態調節功能的地域,以主導調節功能優先。

(四)區域相關性原則

在區劃過程中,綜合考慮流域上下游的關系、區域間生態功能的互補作用,根據保障區域、流域與國家生態安全的要求,分析和確定區域的主導生態功能。

(五)協調原則

生態功能區的確定要與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社會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和其他各種專項規劃相銜接。

(六)非均衡發展原則

主體生態功能是影響區域發展的主體資源和主要環境功能因子。但根據景觀生態學異質共生原理,各個生態區環境及歷史演替過程的不同,必然形成各自不同的主導功能。因此,在大的生態區域劃分上,允許不同主導功能生態區的協調共存。

(七)可操作性與可調整性原則

生態系統生態功能的形成與該區域甚至更大范圍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因素相關,因此要充分考慮當前實際,量力而行使規劃具有可操作性。同時生態系統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時間的變化,區劃的內容也要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生態環境,更好地起到指導區域發展的作用。

(八)盡可能與行政區劃一致的原則

生態建設功能區劃在自然資源和地理條件的背景下考慮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情況,保持行政轄區在空間上的連續性,以便于日后行政轄區綜合管理措施的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静宁县| 逊克县| 黔西县| 姜堰市| 杭锦旗| 通山县| 大港区| 四会市| 吴川市| 台中县| 阿巴嘎旗| 隆回县| 吴忠市| 石林| 纳雍县| 苏州市| 卢龙县| 牟定县| 白朗县| 昌黎县| 康保县| 青田县| 昌宁县| 闽侯县| 涪陵区| 沿河| 仙游县| 华宁县| 奇台县| 土默特左旗| 梅州市| 天水市| 都昌县| 醴陵市| 大新县| 乐山市| 吴川市| 景东| 札达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