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1066字
- 2019-11-27 11:31:30
滋養肝腎湯(郭維維方)
【藥物組成】熟地黃16g,黃柏16g,當歸11g,山藥11g,枸杞子11g,知母8g,山茱萸8g,白芍8g,生地黃14g,肉蓯蓉6g,玄參6g,桑寄生16g,杜仲16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分上下午各服1次。并同時服用非洛地平片5mg,每天上午服用1次。1周為1個療程,觀察4個療程。
【功效主治】潛陽育陰,滋肝養腎。
【方解方義】本方出自《景岳全書》之大補地黃湯原是治療精血枯燥癥,是由具有降壓作用的六味地黃湯加減化載而成,而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大多正氣已虛,腎精少乏,肝腎陰虛是其主要矛盾,而主要由黃柏、肉蓯蓉、熟地黃、當歸、桑寄生、山藥、枸杞子、知母、山茱萸、白芍、生地黃、玄參、杜仲等藥物組成的加味大補地黃湯正是由六味地黃丸(湯)加減化裁而成。六味地黃湯是補腎陰之方,加味后即成為具有育陰潛陽,滋養肝腎之方,多數藥物據藥理實驗,有降壓作用。實踐證明運用上方治療中老年人高血壓,在降低血壓、改善癥狀方面療效滿意。
【加減應用】頭重腳輕者加葛根28g。
【病例詳解】何女,60歲,2005年11月來醫院就診。患高血壓5年,近1年來感頭昏耳鳴,失眠健忘,心煩易怒,口苦,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血壓23.94/15.96千帕(180/120mmHg),經服藥治療血壓降而不穩,前來我科就醫。頭脹頭痛,眩暈耳鳴,每因煩勞或情緒而加重,失眠健忘,手足心發熱,口干且苦,舌紅少苔,脈細數。血壓25.93/15.96千帕(195/120mmHg),心率92/分鐘,心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西醫診斷為高血壓3級高危組。辨證系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擾清竅,以育陰潛陽熄風法治療。用基本方加味:黃柏16g,熟地黃16g,當歸11g,山藥11g,枸杞子11g,知母8g,山茱萸8g,白芍8g,生地黃14g,肉蓯蓉6g,玄參6g,桑寄生16g,杜仲16g。每日1劑,水煎早、晚2次服用。并同時服用非洛地平片5mg,每天中午服用1次。1周為1個療程,連服1個療程,血壓降至16.96/11.04千帕(127.5/83mmHg),臨床治愈,繼續治療5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專家按語】高血壓病多發生于老年人,一般病史較長。中醫專家認為其常由臟腑陰陽平衡失調所致,其病變以本虛標實為多。本虛指陰陽氣血不足,只因“年過半百,陰氣自衰”,所以肝腎陰虛較多見。隨著病情的發展,陰損及陽最終導致陰陽皆虛。標實包括風、火、痰、瘀等,常兼夾為患,特別是“初病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瘀血貫穿于其病的全過程。臨床常見的有肝陽上亢、陰虛陽亢、肝腎陰虛、痰濁中阻、血脈瘀阻、陰陽兩虛等。對高血壓病應根據患者癥狀、舌脈變化,從整體觀念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立法用藥。
【藥方引自】郭維維.養心安神湯治療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103例臨床分析.中國中藥雜志,2009,33(18):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