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單片機應用基礎(C51版)
- 胡進德 丁如春 劉愛榮
- 1290字
- 2019-11-27 11:56:39
學習單元一 使用單片機前的準備工作
在學習使用單片機前,我們要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一、硬件準備
(1)一臺普通的電腦。電腦作為一種工具是不可缺少的。
(2)一塊實訓電路板。實訓電路板也稱實驗板或用戶電路板,市場上可售的很多,初學者也可自己制作,它為初學者學習單片機提供了一個硬件平臺。目前在校學生學習單片機大多在實驗箱上進行,實驗箱為初學者提供了專用于實驗的電路板。有了實驗板,對初學者來說,免去了焊接電路板的麻煩。
(3)一片51單片機。本書建議初學者采用新型51系列單片機。如STC公司的STC89C51/52 RC等可利用RS-232串口型下載線[見圖1-12(a)]燒寫程序,ATMEL公司的AT89S51/52可利用并口型下載線[見圖1-12(b)]燒寫程序。
(4)一個編程器(燒錄器)或者一根下載線。編程器和下載線用于將程序寫入單片機。因編程器較貴,商品化的一般從300元到近千元,建議初學者采用下載線燒寫單片機以降低學習成本,商品化的下載線一般30元到60元。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下載線燒寫程序時所使用的實驗板必須支持ISP下載功能,此時所選用的單片機也必須具有ISP下載功能。
(5)一個在線仿真器(ICE)。仿真是單片機開發(f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除了一些極簡單的任務,一般在產品開發(fā)過程中都要進行仿真,仿真的主要目的是進行軟件調試,當然借助仿真器,也能進行一些硬件排錯。因商品化的仿真器較貴,初學者學習的都是一些較簡單的任務,且應用電路和實訓程序一般都通過了測試和驗證,故可不用考慮購買仿真器,一種很實用的辦法是借助一些工具軟件如Proteus、Keil、MedWin等提供的仿真功能觀察程序運行結果。
二、工具軟件的準備
一些常用的工具軟件是必須具備的,它們?yōu)槲覀儬I造了一個好的單片機開發(fā)環(huán)境。用來設計硬件電路的工具軟件有Protel 99、Protel DXP和PowerPcb,用來編譯程序、調試程序的工具軟件有Keil、MedWin等,用來對程序功能仿真的工具軟件有Proteus,用來燒寫程序的工具軟件有STC-ISP、Atmel MCU ISP等。關于這些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在學習情景二中有詳細介紹。
三、單片機的應用過程
通常單片機的應用過程可按以下幾個過程進行:
(1)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功能設計:明確系統(tǒng)功能和要求,完成單片機及其外部器件的選型工作。
(2)設計硬件電路: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和要求設計并搭建硬件電路,包括設計硬件電路原理圖和PCB板,工廠制作好PCB板后完成元器件的安裝、焊接、硬件電路測試。常見的設計硬件電路的工具軟件有Protel 99、Protel DXP和PowerPcb等。
(3)設計軟件: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和硬件電路編寫程序。
(4)編譯程序:用工具軟件如Keil、MedWin等在電腦中編寫程序、調試程序、修改程序錯誤,最后生成HEX機器碼文件。
(5)仿真程序:在沒有硬件電路成品版(已焊接好元器件的電路板)時通常可用仿真軟件Proteus繪制硬件電路仿真圖并檢驗程序功能,如程序功能異常,則重新檢查硬件電路仿真圖和程序,按步驟(1)~(5)重復進行,直至程序功能正常。在有成品板時此環(huán)節(jié)可忽略。
(6)燒寫程序:使用下載線并借助工具軟件如STC-ISP、Atmel MCU ISP等將程序的HEX機器碼文件寫入單片機,或者使用編程器并借助配備的工具軟件將程序寫入單片機。
(7)檢查系統(tǒng)功能:觀察并測試程序在電路板上的運行情況是否滿足系統(tǒng)功能要求,如達不到要求,則重復以上步驟查找原因,重新修改硬件電路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