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鄭板橋與扁豆

歷史溯源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xué)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jìn)士。“揚(yáng)州八怪”之一。

“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fēng)扁豆花?!编嵃鍢虻倪@副對聯(lián),把流落時的失意拋棄得無影無蹤,把農(nóng)家風(fēng)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鄭板橋流落到蘇北小鎮(zhèn)安豐,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兒菜,秋吃扁豆。人見著,不過一鄉(xiāng)間普通農(nóng)人,誰知廂房門上的這副對聯(lián),顯示了鄭板橋的滿腹詩才。

中醫(yī)觀點(diǎn)

扁豆,又名藤豆、蛾眉豆,為豆科植物扁豆的種子,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秋季豆熟時采收,曬干,生用或炒用,其花、種皮亦可入藥。扁豆原產(chǎn)于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引進(jìn)我國約在漢、晉之間,始載于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名醫(yī)別錄》。李時珍《本草綱目》言“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shí),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地。入太陽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病,清暑除濕而解毒也”,并言其“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藥品化義》言其“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和”。《會約醫(yī)鏡》言其“生用清暑養(yǎng)胃,炒用健脾止瀉”?!兜崮媳静荨费云洹爸纹⑽柑撊?,反胃吐冷,久瀉不止,食積痞塊,小兒疳積”。《本草圖經(jīng)》言其“主行風(fēng)氣,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扁豆為甘淡溫和的健脾化濕藥,主要用于脾胃虧虛,飲食減少,便溏腹瀉,白帶以及夏季感受暑濕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等證,為夏季祛暑利濕,藥食兩用的食療佳品。扁豆衣為扁豆的種皮,性味功用與扁豆類似,唯效力遜于扁豆,但毫無壅滯之弊是其特點(diǎn),用于脾虛泄瀉、浮腫等證。扁豆花,為扁豆的花,有化濕解暑之功,主要用于夏季感受暑濕、發(fā)熱、心煩、胸悶、吐瀉等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辽源市| 华阴市| 甘洛县| 兴业县| 分宜县| 道孚县| 嫩江县| 静宁县| 准格尔旗| 瓦房店市| 浮梁县| 留坝县| 徐水县| 崇仁县| 弥渡县| 无为县| 大渡口区| 宁化县| 平乐县| 呈贡县| 宁河县| 翁牛特旗| 咸丰县| 清苑县| 沽源县| 佛教| 泌阳县| 玉树县| 麟游县| 永顺县| 开阳县| 都江堰市| 什邡市| 平度市| 江孜县| 桂林市| 阳朔县| 肇州县| 邹平县|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