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人還沒有對明朝動手的正統年間,京北清河附近的一家人新蓋了一座樓房,青磚灰瓦木樓板,頗是氣派威武。那樓房就坐落在由京城去居庸關的官路旁,樓房蓋好的那天,識字不多的主人拿了筆端了墨站在門前,求過往的文人給新房的門額上題一首詩留作紀念。門前過往的行人很多,內中的文人肯定也不會少了,但并沒人主動停下為其題詩。一則是這地方離京城不遠,題詩的禁忌太多,文人們怕弄不好會惹來麻煩;二則是這家的主人只求題詩未說付潤筆費,文人們都不想干這等沒有報酬的事兒。眼見得許久無文人停步,那主人就很是沮喪和尷尬,便想進屋作罷。就在這當兒,只見一位白須老者踱過來說:先生若不嫌棄,老夫可以獻丑。那主人見狀,忙歡喜地遞過筆來。老者隨即踏上梯子,揮筆就在門額上題了四句:
路旁聳起一新樓,
朝暮倚門看人走。
但見大軍北征去,
不聽凱歌朝回奏。
那老人題完剛走,一位明軍官員騎馬路過此處,一見那詩勃然大怒,說這詩分明是對大明軍隊含有惡意,令新房主人即刻將詩刮掉。可憐那主人沒有辦法,只得照辦。待他拿瓦刀去刮那墨跡時,只見后兩句詩中的每一個字突然間都變得血紅血紅,他刮下的那些和了墨汁的白石灰渣,紅得宛如血珠。
目睹的人們驚異不止,大伙兒從未見過這種事情。主人和那些目睹者不知這是什么神示,嚇得當即跪地祈禱不已。
第二年夏天,明朝的五十萬大軍由皇上朱祁鎮親自率領,就經過這家樓房的門口,向北出居庸關朝大同進發,去迎戰瓦剌軍。不久,震撼全國的土木堡之戰爆發,五十萬明軍主力被瓦剌軍全殲,皇帝朱祁鎮被俘。
緊接著,北京保衛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