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老而記憶力更下,只是有個模糊印象,什么人推重“知慚愧”這種心境。我偶然想起這種心境,覺得也確是值得推重,并想到,前些年寫《順生論》,“己身”部分應該包括這樣一節,其時疏忽,未寫,現在無妨亡羊補牢,用些時間,談談與此有關的一些情況。
知慚愧來于有一種心理狀態,曰“慚愧”。慚愧也有來源,是我們相信世間事有“是非”,自己能夠分辨是非,而言行,有時竟舍是而取非(大多是無意的)。承認有是非,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我因老而記憶力更下,只是有個模糊印象,什么人推重“知慚愧”這種心境。我偶然想起這種心境,覺得也確是值得推重,并想到,前些年寫《順生論》,“己身”部分應該包括這樣一節,其時疏忽,未寫,現在無妨亡羊補牢,用些時間,談談與此有關的一些情況。
知慚愧來于有一種心理狀態,曰“慚愧”。慚愧也有來源,是我們相信世間事有“是非”,自己能夠分辨是非,而言行,有時竟舍是而取非(大多是無意的)。承認有是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