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楊公子嗎?在下有禮!”許飛的出現是恰到好處的,為了不讓楊瑕懷疑,他沒有讓柳敬和柳中出面,而是選擇了與他素不相識的自己。
“你是何人?”這個楊瑕已經流落到了街頭,卻仍然不失高傲。
“我只是太子府山的一名小吏,楊公子不認識也不為怪,只是前日的宴會之上,公子才學出眾,深的太子喜愛,真是羨煞我等呀。”說完還是一副崇拜的表情,似乎對他現在的境遇視而不見。
楊瑕可就沒這么好的心情了,提起這個宴會,果然還是驗證了樹大招風的道理,太子對他的評價越高,他在兩位弟弟手底下受到的苦難就越多,現在能夠活下來已經萬幸了,哪里還敢提什么詩文才學的事。他只是敷衍的回答:“多謝太子抬愛,只不過恐怕也沒有用武之地
了。”
聽著楊瑕的語氣,許飛的心里已經又了八成的主意,此時拋出橄欖枝,再合適不過了。“楊公子說的哪里話。自從宴會之后,太子爺一直教導我們要向公子學,還說要再邀公子過府一敘呢。”
“真的?”
“當然是真的,太子爺的話,怎敢胡說。”
“這……”楊瑕預言又止,明顯的像是有求于人卻又不敢開口。
許飛給足了面子,直接了當的說道:“如果公子不嫌棄,今日便可以隨我先到柳府請教,明日我便帶公子入宮。”
許飛的出現,對于無家可歸的楊瑕來說,就是救命稻草,他沒有拒絕的理由。匆匆忙忙的和許飛進了柳府。
之后的事情自然簡單了很多,面對姬靈,一個十分‘賞識’自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苦水都倒了出來,博取同情,是此時表達忠心最好的方式,這就相當于告訴主人,您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收留我的,您對我恩同再造。而且把自己說的越苦越難,主子的同情就會越多,信任也會越深。
姬靈全程擺出了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會這樣的表情。本著愛才惜才的原則,先將他安排在了柳中府上,只說時機成熟便會重用。
機會當然不會從天而降,很多時候都要主動創造。楊瑕和他自家兄弟的恩怨,說白了,是楊家的家事,哪怕就是姬靈貴為太子,也不可能插手。留下來,只不過是想要借用他楊家大公子的身份,去打破南北將軍府互不干涉,堅不可破的聯盟。
在各自的領地之中,這兩個家族已經把所有的權利分配完畢了,只等著時間一到,各自的后輩就可以順利接班,這是渤海各軍固有的傳統,不像魏國的軍隊,至少還有軍功晉升的可能。渤海幾乎從不打仗,軍隊只是威脅弱小的擺設,時間一長,軍權就演變成了私人權利的工具,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就連國君都無可奈何。所以,姬靈想要讓楊瑕滲入到公孫家的軍隊里,依靠現有的條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他還需要另辟蹊徑。
北將軍公孫伍,邊尉營北營統帥,一品將軍。南將軍楊璇,邊尉營南營統帥,一品將軍。這兩位是渤海軍階最高的將軍。只不過由于北軍靠近國都,人數也相對多一些,因此,在站位上,公孫伍也排在楊璇之前。許飛向姬靈建議:將剛剛收服的東關劃給北營。東關現在只有柳敬和梁振的一千多人,勢力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孫伍肯定不會拒絕。況且,這也是姬靈唯一可用的手牌。
對于這樣的建議,柳敬十分不滿,到手的鴨子還沒捂熱,瞬間又被搶走了,換誰也不高興。姬靈心底下也有些猶豫。許飛只好耐心的解釋道:“東關山上的人,無論歸誰統制,他們始終都是太子的人,只聽從太子的號令。只是現在,我們勢單力薄,留之有如雞肋。太子拿出這份厚禮,明面上是在討好,實際上是將我們的勢力插入邊尉營的唯一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暗中博得更多操作的空間,一旦計策成功,到時軍權到手,諸位還會在乎這小小的東關嗎?”這一句反問,猶如種子落地,還未發芽,便在這二人腦中開出了一副最美的畫卷。以小搏大,即使失敗,失去的只是小利,可如果不搏,那便連得到的機會都沒有。打定主意,便按照許飛的建議開始行動了。
第二天,姬靈在宮中宴請公孫伍和楊璇,只說是請教軍務。雖說相互之間關系一般,可是明面上誰也不會傷了面子,也都應邀前往了。
宴會之上,姬靈率先開口:“二位將軍真乃是我朝柱石,這么多年,渤海國內升平,民心安定,二位功不可沒啊。”這種話,其實也就是開場的客套話,并沒有實際的意義。只不過,高帽子,總是會讓人很舒服。他二人聽了,也十分的受用。緊接著,姬靈又繼續說道:“我已向父皇請命,賞賜二位將軍‘護國柱石’牌匾。還望二位要將軍永保渤海安寧呀!”說完,讓柳敬取出匾額,當眾賜與二人。
這二人得到賞賜,心里更是十分高興,急忙跪謝。哪知這還只是前菜。二人還沒起身。姬靈有開始說道:“二位先別急,兩位將軍雖說早已官居一品,升無可升,但父皇感念二位當年擁戴之功,想要設一品軍侯,爵同親王。只是爵位尊貴,不能多設,二位都是戰功卓著,著實是讓我為難呀。”
姬靈的話,在兩面已經平靜許久的湖面投入了一塊石子,激起的波紋慢慢的蕩漾開去,直到兩人交接之處,相互交錯起來,原本的已心如止水,無欲無求的兩人,也開始蕩漾起來。無論是宴請還是賜予匾額,二人都有的東西,誰也不會計較,可是獨一份的東西,那便不好言說了。姬靈沒有詢問二人的意見,也沒有讓他們訴說往日功績,只是靜靜地看著,看他們如何開口。
好在也經歷了不少世事,這二人也算能沉得住氣,就算臉上的胡子已經開始抖動,話音卻還如以往一般平靜:“全憑太子做主。”
皮球踢了回來,姬靈也不著急,只說也不急于一時,而后才拋出了最后的炸彈——東關山。“前幾日,柳敬招降了東關山的賊寇,只是國都城防事大,這東關又至關重要,柳敬一時也難以分身,二位看,該如何處置才好?”
姬靈把東關的事放在最后說,就是不想讓他們太過在意,這二人還沉浸在一品軍侯的事情之中,心底已經暗暗的較上了勁。東關是實打實的地盤,如果現在拱手讓人,到時再在軍侯府之爭中敗下陣來,那可就要永遠屈居人下了,所以誰也不想讓步。楊璇知道從地理上看,自己已經處在了下風,所以先開口說道:“東關防備茲事體大,莫不如讓北營分出一部分兵力交給太子,由太子親自統領。”
姬靈一聽,這絕對是以退為進的好辦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原本機會最大的公孫伍不僅沒了機會,而且還要出人出力,怎么看都虧了不少,楊璇卻是什么也沒有失去。公孫伍也能想的明白這層道理,可是也不好與太子爭權,心里不高興卻不能說,面色開始有些發紅。
姬靈看在眼里,心中也開始得意起來,吃了這么多年的虧,今天幾句話就找了回來。興奮的說道:“楊將軍的美意我只能心領了,只是近日政務著實繁忙,再加上軍務上的事,確實不通,沒有能力統領軍務。”聽了這話公孫伍瞬間松了口氣,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只不過這還不是關鍵,更大的驚喜是姬靈又接著說道:“既然讓北營出人,那何不如直接交由公孫將軍統制?公孫將軍,您意下如何?”
“全憑太子做主”公孫伍開始了從地獄到天堂的升華。
“這恐怕……”楊瑕后面的話沒有說完,因為他想不到什么可以反駁的理由,讓北營出人的建議是他提的,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位太子對于軍權是如此的不上心。‘怕’字拖了長長的尾音,只是在表達不同意。
姬靈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不管能不能說出理由,只要不同意,就好說。他假裝想了很久,才又說道:“這樣的安排,楊將軍不同意,可是事情迫在眉睫,也不能再拖。不如這樣,聽說楊將軍的大公子尚無軍職,那便任命他為四品東關將軍,參與軍務,連同東關一起歸公孫將軍統制。”這樣一來,公孫伍得到了地盤,楊璇得了人事,相互間各有收獲,也不吃虧,也都妥協了下來。
本來城關將軍都只是六品,至多不會超過五品,可是姬靈一開口,就把楊瑕安排成四品將軍,這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來的。在渤海軍中,四品將軍與五品只差一級,可是待遇卻千差萬別,因為到了四品,可以參贊軍務,上朝議政。也就意味著他可以接觸到更多核心的軍務,這才是姬靈和許飛的真正用意。就這樣,小小的東關,匯集了三方勢力。南北兩個將軍府的爭斗也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