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什么是戒、定、慧

梁:不夠通達,高明的人通達無礙。所以像是宋儒吧,就有點排佛,排斥道家,在我看就是不夠通達。通達的人呢,無礙,沒有滯礙,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通。有礙,是你自己在那里給自己設了妨礙,原來是可以不必的,高明人他就超出來了。宋儒像朱子他們,朱熹他們,有不少儒者都排佛呀,排道家呀。

艾:您昨天說,您一直都是佛教徒。

梁:因為我很早,很年輕的時候,十幾歲的時候,就想出家。

艾:于是到現在您還是保存原來的……

梁:還是那樣,不過現在是不必出家了。其實還是想出家。

艾:還是想出家?

梁:還是,假如說是讓我去住到一個山上廟里頭去,那我很高興(笑)

艾:是。那梁先生還打坐啊,修佛的……

梁:本來按佛家它有三個字,叫作“戒、定、慧”,這三個字(梁先生寫出給艾看)——“戒、定、慧”就是一定要守戒律。戒律有好幾條,比如說是不能娶妻,如果娶了妻之后也要離開家,出家為僧嘛。還有不殺生、不吃肉等等。戒有好幾條,從“戒”才能生“定”,“定”就是剛才說的入定。一定要守戒才能夠入定。由“定”才能夠生“慧”,“慧”是智慧。

普通我們的這種聰明智慧,在佛家不認為是智慧,這個算是一種智巧,不是真正的智慧,不是大智。大智一定要從“定”才有,從“定”才能夠破悟。當然在佛家,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過去曾經有十三宗,宗派有十三宗,很重要的、很發達的是禪宗禪宗:中國佛教宗派名。南朝宋末菩提達摩由天竺來華傳授禪法而創立。由達摩而慧可、僧璨、道信,至第五世弘忍門下,分成北方神秀的漸悟說和南方慧能的頓悟說兩宗。但后世唯南方頓悟說盛行,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禪宗興起后,流行日廣,影響及于宋明理學。。禪宗有那個話,講出禪宗的特色、特點。禪宗的特點是什么呢?叫作“不立語言文字”——立是“建立”的“立”——不立語言文字,言語、文字都不要,不建立在語言文字上。禪宗在中國很發達,有一本書叫作《景德傳燈錄》,后來比這個《景德傳燈錄》還多,《續傳燈錄》,一共陸續出有五本,合起來叫《五燈會元》,都是講禪宗的故事。在那里頭的故事,外行人不懂。比如有名的、禪宗很成功的人,叫禪宗大德——道德的“德”——另外一個禪宗的,去見那個禪宗的大德,他一來見這個大德,大德就打他一棒,他就明白了(笑),那個來的人就明白了,旁人看不懂怎么回事,這是禪宗的故事,這個叫“棒”。還有“喝”。就是來一個人見這個大德求法,他什么話也不說,大喝一聲,那個人也就明白了,如此之類,都是在那個《傳燈錄》上傳說的故事。

艾:我記得我也看過一點這些故事,那禪宗怎么就是……

梁:我的意思是說,禪宗是不立語言文字,彼此可以互相影響。一個老和尚,已經成功的,已經悟道的,他對一個新來的人,可以對他有一種影響,讓他也能夠開悟,但是他不用語言開悟。語言的開悟,它還在意識之中,而真的開悟,是讓你生命起變化,你的生命根本起變化,這才算。

艾:梁先生自己,年輕的時候,十幾歲啊,精神危機的時候,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幾年吧?

梁:在辛亥革命前。

艾:在辛亥革命前?

梁:辛亥革命的時候,我已經十九歲,我想出家是十六七歲。

艾:啊,十六七歲,我又搞錯了。我以為辛亥革命以后,才真正轉入佛教,就是說以前是跟著西方各派思想家取用,反正是西方的派別,那辛亥革命以后我以為才精神上有一種危機,才轉入佛學的,這個我弄錯了。

梁:我很早想出家。

艾:不過您也參加了辛亥革命啊,您參加辛亥革命的時候還想出家?

梁:這個剛才說過了。出家為僧到廟里頭去清靜,這個也可以說是小乘大乘都要如此,可大乘有一個不同,就是它要救世,它要不舍眾生。

艾:這個道理我了解,就是看您所寫的幾本書,或者是文章,關于您那個時候的生活,給我留下的印象是辛亥革命以后您才真正地想出家。

梁:我常說自己,有兩個問題占據了我的頭腦。兩個問題,一個呢,現實問題,現實中國的問題,因為中國趕上一種國家的危難,社會的問題很嚴重。這個現實的問題刺激我,這個問題占據我的腦筋。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剛才說的是個現實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個超過現實的,也是人生問題,對人生的懷疑煩悶——對人生不明白,懷疑它,有煩悶,該當怎么樣啊,這不是剛才說想出家嗎?這是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不一樣,一個就讓我為社會、為國事奔走,一個又讓離開。

艾:這兩個問題事實上是有關系的。比如,中國問題跟所領導的鄉村建設有密切的關系;鄉村建設也跟中國文化有密切的關系;中國文化也是跟人生、人的生存、人民的生存有密切的關系。我總覺得這兩個問題也是有密切的關系。怕不怕煙?(梁:不要緊。)這一點,我是根據西方的一個心理學家,他寫了德國的中古時代路德(Luther)的傳記,也寫了印度的甘地的傳記,用一種分析法,就是說一些賢明的人——甘地算是一個,路德也算是一個——他們是把自己的問題、個人的問題跟人類的問題,無形中都放在一起了。無論什么地方,非常賢明的人可以說是圣人這個樣子吧,所以我在書里面分析您當年的情形,也是這個樣子吧。雖然我搞錯的地方,就是我以為辛亥革命以后,您才真正信服佛教,以前是有興趣的,不過革命以后才是您自己的問題逼迫您深入佛學,以前有興趣是有興趣,不過不是……

梁:它是那樣,我昨天談過一些。

艾:是啊。

梁:昨天談過一些,我一直想出家,到了二十九歲才放棄,到二十九歲才結婚。

艾:為什么我一再提呢,就是我搞錯了,不好意思。就是寫您的傳記,把這么重要的事情搞錯了。辛亥革命之前,您已經對唯識唯識,即唯識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主張“萬法唯識”,故名。實際創立者為唐玄奘及其門人窺基。主張用三相即“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和“圓成實相”以解釋宇宙萬有的性相,故又稱“法相宗”。后傳入日本。有沒有……

梁:那時候還不懂。唯識很不好懂,佛學里頭法相、唯識,很不好懂。

艾:是很不好懂,不錯。您是民國第一年(1911)、第二年(1912)那個時候才開始研究唯識的。

梁:沒有(艾:也沒有?),那個時候還不會,還不懂。

艾:哦。

梁:我研究唯識是到了北京大學了,蔡元培請我到北京大學,讓我講印度哲學。

艾:不過1916年您已出版了《究元決疑論》,這就表示您已經研究過唯識。

梁:那還不算研究唯識(艾:那還不算研究啊。),那里面引了一些舊唯識派的話——唯識有舊派、新派。新派的就是玄奘,玄奘知道嗎?(艾:是,我知道。)唐玄奘,唐三藏,那是新派。新派的唯識我那時還不懂,還沒看到。我看到的是舊派的,舊派的有些話我在《究元決疑論》里引用了一些。

艾:這個我也搞錯了。

梁:這是普通人都很難分的。

艾:那,梁先生您這么健康,身體這么好。

梁:不算怎么好,就是沒有病,身體沒病。

艾:您腦筋好清楚啦,簡直和年輕人完全一樣。一般的人一定覺得您有什么秘訣,秘訣是不是與佛教有關系?

梁:沒有。剛才不是說嘛,“戒、定、慧”,“戒”嘛我有一點,是什么呢?比如我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吃素,不吃肉,不吃肉就是佛家不殺生,一切動物都不吃。起初就想不結婚,不娶妻,后來到了二十九歲放棄這個不結婚的念頭了,結婚了,也是到二十九歲才放棄,二十九歲以前始終是想出家。

艾:您還是吃素嗎?

梁:現在還吃素,吃素七十年了。

艾:已經七十年了。那這么說,您八歲的時候,不,十八歲的時候……

梁:因為七十年以前,住在北京,同父親在一起,自己想吃素,不過父親不喜歡,不喜歡我也就沒有吃素。剛好有一個機會,我離開北京了,離開父親了,去了陜西西安了,到西安以后我就開始吃素,開始吃素一直就沒有改變了。

艾:這個我倒是不記得。您去西安,那是什么時候?什么原因呢?

梁:剛好我的哥哥、我的長兄,他在西安,我到他那地方去,離開了父親。我父親在北京,他在西安,我到西安去。

艾:是辛亥革命以后吧。

梁:辛亥革命以后。

艾:應該是1912年?

梁:對,就是1912年還多一點,民國二年。

艾:噢,民國二年,是這樣的。您在西安多久了,那個時候?

梁:不太久,就幾個月。

艾:那民國元年您是去南京嗎?去了南京?民國元年?

梁:去過一次。辛亥革命,我是參加革命的;在革命后,我曾經想回廣西,因為廣西要送學生出洋留學,我同幾個廣西人一道走。

艾:噢,也就是您沒有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房产| 九寨沟县| 江北区| 恩平市| 黄陵县| 江阴市| 昆明市| 克拉玛依市| 三原县| 栖霞市| 什邡市| 华阴市| 大同县| 清丰县| 梅州市| 嘉义市| 达孜县| 称多县| 玉树县| 通化市| 锡林郭勒盟| 昭苏县| 舒兰市| 大悟县| 远安县| 宁远县| 吉木乃县| 呼伦贝尔市| 房产| 遵化市| 沈丘县| 九龙坡区| 蒙自县| 枝江市| 明星| 合肥市| 麻阳| SHOW| 那坡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