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雨巷》教后反思

《雨巷》這篇的設計是來自我對于詩歌這種特殊文學題材的基本認識。詩歌是一個傳達信息,交流情感的一門藝術。那么在交流情感的過程當中,詩歌需要意象,也就是說創造意象來表達情感。所以說,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在理解意象的基礎上,讓學生來充分把握詩歌的情感。這是我執教《雨巷》完成的第一個步驟。

第二,詩歌是凝練的語言藝術,那么揣摩語言、琢磨語言的組織形式是我執教這堂課的第二個著力點。在理解意象的過程中,我把握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不用直觀的圖像,給學生一種快感化的一種感覺。我用文字讓學生感受文字,用文字喚起學生的想象和聯想,我出示了描述江南雨的文字,讓學生在體味文字的基礎上,充分地展開聯想和想象,包括“油紙傘”,包括“丁香姑娘”,我都是用文字提供支撐,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來領會意象。那么在領會意象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把握詩歌所流露的情感,在把握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情感去誦讀這首詩歌。

在完成這一步之后,那么下一步是讓學生揣摩語言,看看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形式來呈現情感的,或者是來表現表達這種情感的。在揣摩語言形式這個方面,我主要是從詞語、句式、韻律等幾個方面進行。詞語上,比如說,用了很多富有情感色彩的詞語像“哀怨”、“彷徨”、“惆悵”等。句式上用了很多復沓的句式,比如說“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冷漠,凄清又惆悵”,比如說“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這些復沓句式和單一的句型表達,它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能刪掉其中一個嗎?讓學生品味對比,體會復沓句式在表達作者情感上的效果和作用。再就是疊詞的使用,讓學生體會“悠長悠長的雨巷”,刪掉其中一個“悠長”和保留一個“悠長”效果的差別。另外還有“走近,走近”,刪其一對比效果差別。這樣,通過語言的揣摩和對比,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組織形式的不同是為了情感表達的需要,而不是隨機的。

這堂課我覺得要實現這兩步,要領悟意象和語言表達形式,唯一途徑就是讀,就讓學生去讀,他才能把握內涵的意象。只有讓學生去讀,他才能揣摩語言,才能領悟語言組織形式的妙處,所以我把誦讀作為這堂課教學的一個主要的途徑。

如果說這堂課還有一點遺憾的話,就是說沒能夠讓學生讀過詩歌后,有一個反思的過程,提出自己存在的困惑,這個民主化的對話交流由于時間的局限沒有實現。如果讓學生再回味一下,反思一下,提出疑難和老師再交流碰撞一下的話,我覺得可能還會挖掘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只是完成了我教學的一個基本意圖,關于學生對這個詩歌有什么情況反映,由于時間關系的局限,我沒能夠收集加以處理,這是這堂課的遺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奉贤区| 蕲春县| 武宁县| 庆城县| 黄陵县| 涿州市| 沁阳市| 达州市| 工布江达县| 江阴市| 元朗区| 乌兰察布市| 海宁市| 怀柔区| 沙湾县| 古丈县| 清丰县| 无极县| 徐闻县| 台南县| 长海县| 衡山县| 阳城县| 屯留县| 安溪县| 原阳县| 澄迈县| 京山县| 武城县| 荔浦县| 中江县| 龙山县| 远安县| 清丰县| 永春县| 河北区| 北海市| 光泽县| 富顺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