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時,赫圖阿拉,角落積雪殘存,風中猶帶著縷縷寒絲,如刀割面。
赫圖阿拉城的中間是后金的皇宮,形制仿制紫禁城而建,只是規模上小了不知多少倍,城墻石壘,不見精致,只見粗曠。
此刻宮殿前下馬石左右的柏樹上栓滿了馬匹,站滿了奴才——努爾哈赤正召集他的子孫和旗主開會。
大殿里炭火洶洶,努爾哈赤一身滾金馬蹄袖袍褂,帶著鑲嵌金珠的馬虎帽,坐在一張蓋著白虎皮的椅子上。
他的左右兩側分別是代善、舒爾哈朗,皇太極,范文程……
后金此時的建制并不完善,還保持著濃厚的原始習俗,不過也已經受到了漢風得影響,比如范文成一身漢族服飾,長袖飄飄,在一眾馬蹄袖中就顯得很是鶴立。
努爾哈赤雄渾而略帶蒼老的聲音在大殿里回蕩著,氣氛有些壓抑,因為后金的狀況不妙:境內饑荒加重,一個冬天死了很多人。
而雖然去年雖然獲得大勝,搶奪了很多物資、糧食和人口,但人口卻是要消耗糧食的。
或許可以將人口殺掉,減輕消耗,但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個道理努爾哈赤是明白的,他深知如果殺掉人口,憑借后金的體量,后金將會永遠弱小……這與其志不符!
活下去,找一條出路讓這些人活下去,不致于亂,是后金的當務之急——現在后金境內己經是盜匪四起,還有為了存活而主動為奴者。
現在努爾哈赤很是心焦,而他的焦慮也有沈清平也有沈清平的原因:范永斗被捉拿,其余七家暫時不敢送糧,外援基本己絕。
而出路也只有老辦法——去搶!這樣既可以把矛盾外嫁,更可以搶來物資以存活!
所以說戰爭在現階段對于大明和后金的性質不同,大明戰爭的目的是穩定,再加上泱泱大國的一點面子;而對于后金來講卻是存亡之道。
努爾哈赤緩緩的說出了戰爭的目標——蒙古札魯特部。
之所以選擇它,原因眾多,從大局上講,大明最肥,但努爾哈赤知道,從寧遠到山海關這最短、最佳的路線己被孫承宗建的像鐵桶似的,急切間難以啃動,而要是走西路進攻大明,那里是蒙古察哈爾部,現在并不會理會他!
所以欲攻大明,必先收取蒙古,這也是努爾哈赤暫時沒考慮進攻朝鮮的原因——不順路。
而收取蒙古最好是拿札魯特部開刀,原因一是札魯特部在后金的后方,而且和后金不合,努爾哈赤可不想留下這個后患!
第二就是札魯特部對蒙古大汗虎憨兔墩貌合神離,有很多臺吉想歸附他,收取相對容易。
而戰爭也不是說打就打的,為此努爾哈赤也做了諸多部署:皇太極北和科爾沁部;費揚古扼守滁州,防范毛文龍。
而對于朝鮮努爾哈赤沒作特別部署——沒去搶他們已經是他們燒高香了,同時去年大勝大明的努爾哈赤度量他們不敢大舉進攻,至于小股騷擾,這好像是他們做的事!
而對于西線,則是這次會議的重點,因為由于去年的大仗,后金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廣寧到西平堡一線。
而努爾哈赤對西線的意見是撤回來,這一是因為要用兵力打仗;第二則是補濟線太遠,兵又多,后金后勤上吃不消;第三點則是從廣寧到西平一線是平川,易攻難守,后金騎兵本善于攻,用來守城,是棄長揚短。
所以努爾哈赤想把絕大兵力撤回來,但簡單的撤回來,明軍會不會如影隨形的跟進,這是努爾哈赤的擔憂。
努爾哈赤的想法是再打一仗,把明軍打怕,讓他們不敢隨形,然后在西平堡少量駐軍,把這一帶形成戰略緩沖區。
努爾哈赤的想法獲得了一致的贊同,而后努爾哈赤把這個計劃交給代善執行。
至于如何執行,代善感覺有一點很為難,那就是如果明軍不打怎么辦——身居一線,他很清楚孫承宗的戰略,堡壘相連,穩扎穩打,把個前線一帶修的像烏龜殼似的,他想打都沒辦法下口。
會后,代善找到了范文程,而范文程給他的方法是逐步撤兵西平堡,而廣寧不撤,明軍追來則痛擊,到緩沖區形成;如果明軍不敢追擊,則那一線平川自然成了緩沖區。
實際歷史的進程中就和范文程分析的一樣,直到五月份清軍撤的差太多了,然后明軍才去收復,開始一帆風順,直到在廣寧小敗之后,明軍這才駐步,不過廣寧勝利后,后金兵就回撤了,然后廣寧再次回到明軍手里。
而雖然拿到廣寧,因為再次體會到明軍的不足,孫承宗也不敢追擊了,于是一邊勤練車陣,擴充軍力;一邊挖壕修堡,直到下一年兵強馬壯才要動兵,不過要晌時卻被戶部和工部卡住了,只好作罷。
代善聽了范文程的話深以為然,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事情已經因為閻鳴泰的奏章、或者說沈清平的介入起了變化……
辭別范文程之后,“駕!”代善揚鞭一抽,帶著一眾隨從直奔廣寧城。
……
這些改變以沈清平的身份自然不能知道,當日和曹變蛟喝完酒后,他暈暈乎乎的買了套衣衫就回去了。
而在第二天孫元化來到之后,又拉著他進了制作火繩槍的場所,這次沈清平沒有什么建議,主要是下一個難點是火門的處理,對于這這種落后的火門方式,他腦袋里沒什么印象。
而這時彈簧本身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原來打造的那根彈簧斷裂了。不過這個問題暫時不大,壞了可以重造,因此孫元化和沈清平都沒有理會。
如此又過了兩天,已經進入了二月,陰歷的二月,寧遠城里已經有了些暖意,可以張開了手腳,孫元化熱情不減,一般來說只要是進入火器營就是一整天,沈清平很想告訴他這件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即使設計好了火門還要實驗,但他終究沒有說出口。
二月二龍抬頭,一早沈清平就被孫元化招呼進了火繩槍的院子……而在中午時分,孫元化收到了帶著帶著批示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