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波斯神話、印度史詩(前7—4世紀,波斯、印度)

波斯古教,拜火崇光

中國的西鄰伊朗,古稱波斯。那里的文明起源,時間跟華夏不相上下。四千年前,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百姓就有拜火的習俗。公元前7世紀,有個叫瑣羅亞斯德(前628—前551)的,改造波斯的原始宗教,創(chuàng)立了新教,就叫瑣羅亞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信奉光明之神阿胡拉·馬茲達,崇尚“善惡二元論”,認為宇宙分為善惡兩大陣營;善神阿胡拉的光明陣營跟惡神安哥拉的黑暗陣營斗個不停,據(jù)說要斗九千年哩!而整個世界便在斗爭之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

與瑣羅亞斯德教相關(guān)的石雕

善神阿胡拉又是智慧之神和創(chuàng)造之神,他創(chuàng)造了天空、星辰、日月等,還造出“原牛”和“原人”來。惡神安哥拉也能創(chuàng)造,可他造的卻是毒蛇、害蟲等丑類。惡神也有法力,善神創(chuàng)造的“原牛”“原人”全都死在他手下。

只是“原牛”死而不朽,它的骨髓里生出草木,它的精子生出各種有益的動物。“原人”呢,他的精子藏于地下,長出大黃——那原是一種草藥,而大黃中又生出一對相互擁抱的伴侶——瑪什耶和瑪什耶那,這便是人類的祖先了。這又有點兒像中國神話中的伏羲、女媧,希伯來神話里的亞當、夏娃。

阿胡拉不簡單,他七位一體,除了自身,還是天空、大地、水、植物、動物和人類的保護神。瑣羅亞斯德的神廟中燃燒著永不熄滅的圣火。信徒們過世后要實行天葬,用遺體喂鷹隼。

在波斯,瑣羅亞斯德教一度成為國教,以后又盛行于中亞,并于北魏時傳到中國,稱“祆(xiān)教”或“火祆教”。此教中有一位星辰雨水之神叫蒂斯塔爾,有金牛、駿馬、俊小伙兒三種化身。有學者考證,盛行于我國川滇地區(qū)的二郎神崇拜,就有著蒂斯塔爾崇拜的影子呢。

二郎神有著戰(zhàn)神、雷神、火神、雨神等諸多神格,全都跟蒂斯塔爾相吻合。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的“生日”,同時又是西南地區(qū)的火把節(jié);這也與瑣羅亞斯德教“拜火”的習俗相近。在瑣羅亞斯德教信仰中,犬的地位很高;這下你該明白,二郎神身邊那只連孫悟空都怕它三分的“哮天犬”是從何而來了。

有意思的是,瑣羅亞斯德死于公元前551年,那一年,中國的孔子剛好誕生。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

同在亞洲的印度,這會兒產(chǎn)生了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前面說過,印度古老的《吠陀》詩集距今已有四千年歷史。這兩部史詩的流傳比《吠陀》稍晚。

兩部史詩篇幅宏大,尤其是《摩訶婆羅多》,足有十萬頌。兩行為一“頌”,加起來就是二十萬行,《荷馬史詩》才是它的八分之一!

《摩訶婆羅多》中的辯才天女

“摩訶婆羅多”就是“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意思。《摩訶婆羅多》說的是婆羅多王族有兄弟兩個,一個叫持國,一個叫般度。持國生下來就雙目失明,王位也便由般度繼承。不過持國多子多福,有一百個兒子;般度呢,只有五個。

般度死了,王位由雙目失明的持國接著坐。持國的大兒子難敵是個野心家,他一心要把般度的五個兒子擠走,好把王位永遠霸在自家手里。

有一回節(jié)日慶典,難敵把五個堂兄弟請到一座美麗的宮殿里。這宮殿是拿樹膠筑成的,沾火就著。到了夜里,難敵派人點著了宮殿。他滿以為眼中釘從此“人間蒸發(fā)”,哪知五兄弟早已得知消息,連夜從地道逃走了。

后來這五兄弟在盤遮羅國被招為駙馬,回來跟持國平分天下。難敵不死心,又騙五兄弟擲骰子。五兄弟輸?shù)艚疸y、車馬、仆從、軍隊、城池,最后干脆連老婆也都輸?shù)衾病=Y(jié)果五人被放逐到大森林里,一去就是十三年。

《摩訶婆羅多》插圖

再后來,般度五子帶兵跟難敵展開一場惡戰(zhàn)。戰(zhàn)爭打了十八天,持國的一百個兒子全都戰(zhàn)死,般度一方也損兵折將,只剩下五個“光桿司令”。最終五兄弟得了天下,并把國家交給兒輩,他們自己則進雪山修行,全都升入天國。在那兒,五兄弟跟持國的一百個兒子“一笑泯恩仇”,大家全做了天神。《摩訶婆羅多》的作者,相傳是一位名叫毗耶娑的大仙。不過學者們說,這部大史詩絕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事實上,史詩在印度民間流傳了上千年,4世紀才最后完成。

史詩最初只是對印度歷史上一場戰(zhàn)爭的記述,在千年傳唱中,不斷添枝加葉,融入無數(shù)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人們獲得的新知識、新思想。在后人眼里,它不單是文學作品,更是一部古印度文化的百科全書!

《羅摩衍那》,神猴稱雄

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的文學味兒更濃些。全詩分為七篇,兩萬多頌,產(chǎn)生在公元前4世紀到2世紀之間。

“羅摩衍那”意為“羅摩傳”。羅摩是印度古代十車王的太子,娶了別國公主悉多為妻。后來十車王聽信王妃的挑唆,廢長立幼,把羅摩放逐到大森林里。羅摩的妻子和另一個弟弟不愿意拋棄他,甘愿跟著他去受苦。——其實新太子婆羅多倒也是個好青年,他追不到哥哥,便拿哥哥的一雙靴子放在寶座上,自己算是替哥哥攝政。

森林里的生活可艱苦啦,不但野獸成群,還有妖精出沒。十首魔王的妹妹看上了英俊的羅摩,向他求婚;羅摩當然不會答應。女妖就慫恿哥哥把悉多搶了去。

羅摩到猴子國求援,猴王派了神猴哈奴曼去打探消息。哈奴曼搖身現(xiàn)出猴形,一躍跳過大海,在魔王的花園里找到悉多,并向她通了消息。后來猴子國的大軍幫助羅摩造橋渡海,跟魔王展開一場大戰(zhàn),終于奪回了悉多。

等流放期滿,羅摩回國坐了王位,忽然又心生疑惑,說妻子悉多久困魔國,貞操難保。悉多有口難辯,悲痛萬分,縱身跳進了地縫里,只把一縷長發(fā)留在羅摩手中……

哈奴曼銅像

羅摩是詩中的主角,他文武雙全,道德高尚。在后來的印度教中,他被奉為神明。悉多的形象更動人,她的遭遇大概正反映了古代印度婦女的命運吧。

神猴哈奴曼呢,他可是最讓中國讀者感興趣的形象了:你看他變化無窮,法力通天;羅摩最終能戰(zhàn)勝魔王,就是靠他從魔婆手里騙來神鏢,才結(jié)果了魔王的性命。這簡直可以編進《西游記》,作為第八十二難啦。

《羅摩衍那》的作者相傳是蟻垤(dié)大仙。悉多被遺棄后,蟻垤曾照料并保護她,還把她跟羅摩的事跡編成長詩讓人傳唱。這部史詩據(jù)說就是這么產(chǎn)生的。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對印度后世文學影響極大。有人說,假使把與這兩部史詩有關(guān)聯(lián)的作品去掉,印度文學史便成了一片空白啦。——古印度最著名的戲劇《沙恭達羅》,其實就是從《摩訶婆羅多》中取材寫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古田县| 鸡泽县| 延津县| 屏东市| 桐梓县| 梁河县| 枣庄市| 南安市| 临沂市| 泗洪县| 大悟县| 渭源县| 中方县| 星子县| 兴山县| 白河县| 左权县| 仙居县| 彰化县| 乐亭县| 呼玛县| 军事| 土默特左旗| 湖南省| 衡东县| 金湖县| 弥勒县| 临清市| 大洼县| 新绛县| 古丈县| 板桥市| 瑞昌市| 咸丰县| 仁布县| 赤壁市| 阿巴嘎旗| 通海县| 金门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