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繳納公糧代金,全村人都高興,除了朱小虎,取消公糧代金對他沒有絲毫影響,因為他家從來就沒繳納過公糧代金。不過,太陽能節(jié)能燈的安裝也幫山頂?shù)闹煨』⒓依烁娋€。但是用電的電費都是他頭疼的事情。平日里還是靠著晴天的節(jié)能燈光亮照明,雨天的夜晚仍然漆黑的夜晚。
年底天氣一直不錯,一到臘月初五,朱家村太陽能節(jié)能燈沿路也都安裝完畢,從進村的馬路開始一直山頂?shù)乃畮爝叄坏教烨绲囊雇砭妥兊妹髁疗饋恚拖衩利愑秩岷偷臐嵃坠鈳В瑱M掛在靜謐的黑夜山莊。
天晴的晚上,何梅總是觀看一下夜晚的天空,不論是繁星還是明月,她都驗證一下天氣預報的準確性,現(xiàn)在她總是每天關上院子大門前,總是向右看看,一直看到入村的馬路燈光,然后再向左看看,一直看到山頂水庫的燈光。白天這條路靠肉眼根本看不出原來的整個形狀和路線,只有夜晚在這路燈的照耀下才變得格外明朗與美麗。
夜晚有這樣的光亮,村頭的何梅一開始睡覺總是不適應,夜里醒來總是以為天亮了,不時地爬起來看看床頭的鐘,看看時間很早然后才接著安心入睡。“這路燈也太浪費了,夜里沒有人也亮著。不過做賊的人也沒不敢做賊了。”何梅自言自語道。
這路燈照亮所有晚歸和早出的人,他們不用害怕夜里沒有燈火。就連山頂?shù)闹煨』⒓疫€是村里唯一用不起電的人家,夜晚的路燈足可以照亮他和六指姑娘回家的路。
不過,要是一連幾天沒有見太陽,這路燈也就難以發(fā)揮作用,朱家村也恢復到以前的黑暗狀態(tài),仿佛一下子又陷入了茫茫大海,什么都看不見。于是,村里人又在自家原先的窗簾上加了一層窗簾,天晴的夜晚便拉上兩層窗簾遮光,天陰的夜晚便拉上一層窗簾遮光。
今年不用繳納公糧代金,因為修路安裝節(jié)能燈,年底村長朱前還給大家發(fā)了不少工錢,少則一千,多則二千,這個年不用等子女們打工回來,再備年貨了。幾乎每戶人家都可以比往年過得肥。
大寶家的電話是劉建紅買的,彩電是何梅賣桂花樹買的,何梅今年都不用買這些,她想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這玩意洗澡方便,還不用電,她羨慕已久了。蔡蘭家已經安裝幾年了,安裝了它,天晴再也不用為洗澡燒水犯愁。朱家村里買彩電的,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買摩托車的都有。一時間鎮(zhèn)上賣家的生意火爆,有人晚了一步,鎮(zhèn)上的東西都售罄了,只好輾轉到去城里選購。
從臘月初八開始,朱家村就開始熱鬧起來,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回來準備過年。鎮(zhèn)里在各村里安裝了一個手機信號塔。平時村里有手機的人并不多,只有過年的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回來幾乎都人手一部手機。每次回到朱家村,就經常沒有信號,打不通電話。今年大家手機都正常使用了。
劉建紅和桂花今年不回來過年,因為桂花馬上就要去香港待產。只有大寶、朱玉和陳好以及宋仁他們和村子里其他幾個人一起回來。小年的上午,朱玉和陳好、大寶、宋仁四個人一起坐火車到縣城。朱玉和陳好兩人去逛縣城,宋仁去了城里父親宋仲鳴那里,準備過了年回朱家村。最后大寶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坐大巴回朱家村。
朱家村留守的人們和打工回來的人們津津樂道今年村里發(fā)生的變化和外面的見聞。他們又將開始一場狂歡盛宴,今年家家戶戶的雞鴨鵝豬幾乎都不用去鎮(zhèn)上賣錢了。往年,何梅把舍不得吃的雞蛋鴨蛋都拿到鎮(zhèn)上去賣,今年也不去賣了,她早已把攢下的鴨蛋腌制起來,雞蛋除了過年做茶葉蛋外,還用來炸了很多雞蛋卷。
以往小年何梅從來舍不得用瘦肉做送灶餅,她想著今年過年過個肥年,讓每個人都過過肉癮,一邊剁著送灶餅的肉餡,一邊談論著年三十的“吉祥如意”、“恭喜發(fā)財”、“招財進寶”、“紅紅火火”、“年年有魚”、“團團圓圓”、“福氣滿滿”、“金玉滿堂”、“事事如意”、“步步高升”等等十幾道葷菜。
“這不繳納公糧代金了,我們就大富大貴了!”在一旁揉面團的朱愛明開玩笑道,也似乎一針見血。
“你別說,每年公糧代金那一兩千塊錢就是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年年得向你老二借錢。”何梅說。
“說到底,還是我們太窮了。”朱愛明嘆道。
“現(xiàn)在時代好了,來貴以后你也考個醫(yī)生!”何梅說。
“來貴,你要好好讀書,最好考個軍校。”大寶接著說。
“那來貴你就考個軍醫(yī)!”朱愛明看著孫子來貴滿意地說,這個孫子寄托著一家人的希望。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一會,何梅和朱愛明把送灶餅做好了,放進鍋里過了油,蓋上鍋蓋,灶堂里的柴禾燒起來。肉香彌漫了整個廚房,大家都站在灶前,期待著肉餡餅出鍋。
過了一刻鐘,金燦燦油光光的肉餡餅出鍋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何梅第一個給灶神盛了三個裝在碗里,放到灶臺上方的神龕里,讓大寶去院子里放鞭炮迎接灶神。噼里啪啦,村頭大寶家今年第一個迎灶神。
何梅接著給來貴盛了一碗。來貴迫不及待地用手拿起來就往嘴里塞,被燙得手直抖,還是狼吞虎咽起來。放完鞭炮的大寶立馬跑回廚房,也順手準備拿一個往嘴里塞,卻被何梅叫道:“你也像小孩子,拿筷子去!”
“媽,今年這餅不僅皮薄肉多,油也多,簡直就是天下一絕!”大寶把一個肉餡餅塞進了嘴里,贊不絕口,吃得滿嘴是油,然后才轉身去拿筷子。
“奶奶做的餅最好吃!”來貴也贊道。
“你奶奶做菜做飯好吃,那都是村里公認的,還用你們夸!”朱愛明也夸道。
“好吃,你們敞開肚皮吃!看今晚誰吃得最多!”何梅說完,便開始了她的飯前祈禱。大家都習慣了她這一動作,繼續(xù)吃自己的。
結果,何梅和來貴都吃了八個,大寶吃了十六個,朱愛明吃了二十個,大家都吃撐住了,摩挲著肚皮,感嘆這肉餡餅實在太好吃了!
突然,大寶提議買過年吃火鍋的時候放牛肉,那味道是杠杠的。何梅一聽大寶要買牛肉就不準了,這一斤牛肉的錢能買四五斤的豬肉。
“不買多只買兩斤,過年難得吃一次。來貴還沒吃過牛肉呢!”朱愛明在一旁勸道。
“媽,你不說過年討彩頭嘛,這牛肉吃了,就是牛氣沖天!吃了牛肉,我們就是朱家村最牛的!”大寶忽然想起母親說過年是討吉利的,靈光一閃。
何梅這么一聽,也似乎飄飄然,說:“買吧,你去鎮(zhèn)上挑好的牛肉買兩斤。不,不,還是我去,你們買不好。”
“老太婆終于想明白了,過年不就吃吃喝喝嘛!”朱愛明覺得何梅今年突然沒有往年那么一根筋了,凡事都能變通了。
當然,這不僅僅是何梅一個人,村里的很多人都變通了。朱家村的人們,從臘月開始就吃吃喝喝,不論是一家人的團聚,還是走親訪友,都是離不開“吃”的主題,當然朱小虎家是例外。吃飽穿暖對他一家來說還是難題。
幾個人議論完,何梅把鍋里十來個送灶餅用干凈的毛巾包裹好,遞給了朱愛明,讓他送給山頂?shù)闹煨』ⅲ蚕硎芤幌逻@肉餡送灶餅的味道。大黑狗知道朱愛明要出門,便一個健步沖出了院門,往山頂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