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裂時代的領導力(《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6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805字
- 2019-06-28 14:19:01
自由職業者成功指南
把零工經濟看成職業文化中的新事物,這個角度挺有趣。我參與零工經濟已經快30年,做過舞臺管理員、索具裝配員和DJ。娛樂和服務行業幾乎全部屬于零工經濟。所有行業本質上都屬于零工經濟,所有合同工都能從中獲益。千百年來,零工經濟是歷史的常態,工業/公司經濟則是偶然出現的擾動。
我說這些,是基于兩個原因。首先,我想鼓勵更多人自雇。對于社會中的大多數人,實現經濟公平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符合道德原則的勞工組織。大規模轉向自由職業,是補償數十年來C級高管之外各層級員工慘淡收入的最佳方式。擺脫公司控制的各行業員工越多,組織的壓力越大,就不得不為忠誠的員工提供充分的財務和情感補償。
其次,在常規的商學院話語之外,零工經濟的新參與者還可以利用多種資源。如果你已經在家附近的咖啡館辦公,不妨抽時間觀察一下柜臺后面的人。你最喜歡的那位咖啡師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還可以拜訪離你最近的戲劇舞臺員工同盟(IATSE)分會,請會長吃個午飯,討教如何做一名成功的自由職業者。
最后,可以研究一下廣義零工經濟的歷史。設想一下,網頁開發者、程序工程師、軟件測試員是否有可能組成工會或行業協會?彼此進行價格競爭只會徒增壓力,最終剝奪自由職業者在公司體制外工作應得的好處。怎樣與其他從業者共同制定最低指導價格和最低質量標準,從而讓所有人受益?
新零工經濟的真相就是,這根本不是一個新現象,只不過白領們現在終于開始覺悟——原來自己也是勞動者。那么,向前輩勞動者學習吧!
——奈德·科特-普萊德
讀者
很喜歡這篇文章。9年前,我決定辭職創辦獨立咨詢公司,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我已經走了多遠。讀文章的過程中,我回顧自己的職業路徑,再次認識到獨立的重要性。我意識到,我工作不是出于需要,而是主動選擇。我選擇跟隨自己的激情,即培養卓越的領導力。
——卡洛琳·漢普森
讀者
- 《商業評論》2022上半年合集(全4冊)
- 金融監管的域外適用:為什么外星人回不了家?
- 破解協同困局(《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12期)(哈佛商業評論)
- 中國企業家(2016年第01期)
- 爆款基金“塌房”調查:“躺贏”策略失靈,差異性選股成王道(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8期)
- 雪球???94期:如何選擇港美基金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0期)
- 全球收入不平等,金融何為?(《北大金融評論》2020年第4期)
- 實用投資進階指南·簡七講座精華(一)
- 案例:認識炒股的風險(第22輯)
- 雪球專刊第162期:小白必備:懶人投資法
- 雪球專刊153期:次新股,投資還是投機?
- 雪球專刊第160期:2017年中特輯:必須要賺
-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的那些事兒
- 雪球專刊272期:ETF組合投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