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魅力修煉指南: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就靠它了!(《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949字
- 2019-05-08 10:03:18
序 如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最近幾年來,演說類的節目、單口相聲等很是火爆,一些片段讓人忍不住“刷”上幾遍。雖然很多都是節目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已被吸引。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看起來平淡無奇,卻會不由自主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心生好感。我們把這歸結為人格魅力——吸引并激勵他人的能力。
魅力的希臘原文是Kharisma,意思是“神的禮物”,魅力的含義是極具風度、個人吸引力,能感染其他人的熱情和投入。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er)將魅力定義為“具有神圣根源或有表率作用,具備這些特質的人會被當成領導者。”
很多人認為這是學不來的。他們覺得人格魅力是天生的,就像外向的人天生就善于表達和勸說。無論如何,像丘吉爾這樣的人不是能教出來的。
事實并非如此,人格魅力不全是天生的,神經學家很早就發現,大腦可以根據現實經驗自我調整。通過學習、練習,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具備人格魅力。
本期增刊中《領導者魅力教程》一文提出,人格魅力的根源在于價值觀和情感,它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理性(logos)、人品(ethos)和情感(pathos)三者結合產生的影響力。這意味著,要想影響他人,必須運用強有力和合理的修辭,建立個人信用和道德信譽,并激發聽眾的感受和熱情。
它研究總結了12項核心CLT, 9項CLT和語言相關:隱喻、明喻、類比;故事和逸聞;對比;修辭疑問;三個一組列舉;表達道德信念;迎合群體情緒;制定高目標;傳達實現目標的信心。此外有3項非語言CLT:聲音變化、面部表情和手勢。通過“領導魅力策略”(CLT)的訓練,任何人都可以看起來更具影響力、更可信賴、更有“領導范”。
這些技巧的運用建立在對自身性格了解的基礎上,當你對自己越了解,你就越能知道該在什么樣的場景下去運用這些技巧,讓自己變得更有魅力。當然,一般人都了解自己個性中某些特質的積極一面,但任其發展的話,我們的事業和所在組織都可能遭遇嚴重危機。本期增刊中另一篇文章《駕馭性格黑暗面》發現,多數人都會表現出至少3種黑暗面特質,大概四成人在某一兩類特質上的得分過高,風險極大;也就是說,即便我們現在的工作還算得心應手,也完全有可能因性格問題斷送自己的前程。
本期增刊《人格魅力修煉指南·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就靠它了!》精選11篇文章,讓你更加了解自身,在對自我了解的基礎上有效習得有關增強人格魅力的技巧,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 《商業評論》2022上半年合集(全4冊)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13期)
- 經濟學中的信息與范式革命(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I)
- 有房好,有顏更好?(財蜜eMook)
- 雪球專刊098期:十位雪球大V的2015
- 經濟學中的構建主義和生態理性(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V)
- 談判力
- 精英們為什么不待見特朗普(英國《金融時報》·地鐵大學)
- 比較(總第119輯)
- 當代縣域經濟(2021年第10期)
- 哈佛商業評論·新手管理者,這些“套路”請收好(全9冊)
- 比較(總第105輯)
- 哈佛商業評論·2019全方位破解企業發展之道【精選必讀系列】(全10冊)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5期·下旬刊)
- 零售生意經(《商業評論》2024年5/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