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CA時代,想要成功,這些原則你一定得明白(《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898字
- 2019-06-17 11:46:40
防止員工流失
一旦從外部招聘到或在內部發現真正有潛力的人才,下一步就是留住他們。畢竟競爭對手也在爭奪市場上的人才,很有可能挖走你的人。阿格納利表示,他在Vale任內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不是公司的高收入、高盈利或股價上漲,而是公司內部提拔的管理者素質不斷提高。“在5、6年之后,公司所有管理者都是從內部提拔。”他說,成立優秀團隊和留住團隊成員,是任何領導者或組織獲得成功的關鍵。
2011年巴西政府使用其在Vale的61%控股迫使阿格納利離職,執委會8名成員中的7名也在一年內自動解職,公司市值很快折半。雖然這一決定與巴西以及國際股票市場看衰大宗商品股有關,但Vale的直接競爭對手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同期市值并不像Vale縮水如此嚴重,顯然這和投資者對流失核心團隊的公司失去信心不無關系。
那么該如何向阿格納利治下的Vale集團學習,并避免公司后來的慘劇呢?正如丹尼爾·平克(Daniel H.Pink)在他的《動力》(Drive)一書中所述,我們大多數人,尤其是知識型員工的源動力有三:自主權——掌控自我人生之自由;一技之長——在專業上追求卓越;目標——渴望為自我之外更大的事業服務。
當然,經濟回報也很重要。所有員工,特別是高潛力員工,都期望回報與努力、貢獻成正比,以便和從事類似工作的其他人區分開。然而,就我的經驗而言,盡管不公平的薪酬制度會打擊工作積極性,但超過一定程度之后,薪酬的重要性比大多數人想象得小。我追訪過一些通過本公司找到工作的求職者,他們在新崗位干得不錯,但3年內便離職了。我發現,85%的人離職后都找到了職位更高工作,只有4%的人表示,更高薪水是他們離職的主要原因。更普遍的原因是與上司不和、獲得支持不足以及缺乏成長機會。
組織需要提供公道的薪資,最好能比平均水平高些,但也要在四個方面賦予自主權:任務(要做的事)、時間(何時做事)、團隊(和誰一起做事),以及技術(如何做事)。組織設立有難度但依舊可以完成的挑戰,減少分心的雜務,能讓有潛力員工在專業上有所建樹。貝索斯、阿格納利等領導者的成功之道還在于為有潛力員工組建優秀的團隊,讓他們參與到組織和社會性的更大目標之中。可惜阿格納利離開后,Vale集團對留下領導者的激勵大不如前,因此很多人選擇了離開。
- 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北大金融評論》2022年第1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上旬刊)
- 雪球專刊第124期:尋找大牛股
- “復蘇牛”路徑推演(《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50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6期)
- 中歐商業評論(2022年9-10月刊)
- 新產經(2021年第1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下旬刊)
- 雪球專刊294期:如何選擇港美基金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4期)
- 疫情之下,商業嬗變(《商界》2020年第2/3期)
- 比較(總第104輯)
- 規模房企大變局 國企央企成逆勢生力軍(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2期)
- 穿越周期·長期主義·管理紅利(《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年度典藏)
- “和升系”資本煉金術(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