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初識雅魯藏布大峽谷 (2)

  • 探險記系列4
  • 劉丹
  • 5617字
  • 2017-09-26 21:00:39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感受植物的原始狀態(tài)是容易的,特別是遠(yuǎn)離公路的地方。莽林之下,茂草之中,自然老化倒地的大樹比比皆是。有的倒地木已快腐爛為泥土,上面布滿青苔,與林地一色,只能隱約現(xiàn)出其巨大略為突出地面的輪廓。一些懸空朽木,竟成了幼樹與雜草的滋生地,形成了死亡與新生共存的有機組合。谷底飛瀑下一根根保持完整的圓木,被激流剝光表皮后,推到河床巨礫堆上,橫七豎八地架著,烈日常年照射,變成鐵青色。

充裕的光照,溫濕的氣候,使得這里成為多種植物生長的富集地,植物學(xué)家統(tǒng)計為3700多種。而所處緯度與中國大致相當(dāng)?shù)拿绹鴥H有植物2000多種。據(jù)說,藏東南的氣候與土質(zhì)特別適合桃樹的生長。桃林中有很多是已達百年、數(shù)百年的老樹。有的主干直徑達一米、高達一二十米,滿樹花朵燦爛明艷。蒼老的大樹旁,新生的一棵棵小桃樹又茁壯成長起來,在微風(fēng)中搖曳著柔枝。藏東南數(shù)百公里的桃花林帶,是野生的還是栽種的?隨隊的植物學(xué)家告訴我,這種桃樹果實內(nèi)核表面比較光滑,被稱為光核桃,此地所特有。它最先伴生在原始森林中,后來經(jīng)過當(dāng)?shù)厝罕姷倪x育,移植到地角田頭,現(xiàn)在則自然漫生。此種桃樹樹齡可長達幾百年,每年花期20多天,如果引種到內(nèi)地,很有觀賞價值。隨隊的當(dāng)?shù)馗刹科詹级嗉f,光核桃成熟后,口感尚可。不過,當(dāng)?shù)厝罕妼ζ淅帽容^有限,或砸些桃仁賣掉,或少量用其榨油。桃子成熟后,牛和豬很愛吃。吃桃吃久了,當(dāng)?shù)氐呐I踔辆毦土诉叧赃呁潞说谋绢I(lǐng)。笨笨的豬尚未練就此本領(lǐng),便嚼也不嚼囫圇吞下。接下來是豬跑到哪兒,屎就拉到哪兒,也就把桃核帶到哪兒。在桃樹的漫生上,豬的作用功不可沒。

蕁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渾身有螫毛,觸之奇痛且癢。葉對生,有齒。花兒呈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莖和葉子上都有細(xì)毛。有位植物學(xué)家云:蕁麻有20多種,最毒的是火麻。我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及其毗鄰地區(qū)看到,它生長隨意,在河谷地帶,疏林地帶,以及路邊都長有這種植物。蕁麻是惹不起的植物,要盡可能地避開它。從排龍出發(fā)沿帕隆藏布江赴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蕁麻多極了。必經(jīng)的一條一尺多寬的小路兩側(cè)長滿了這種植物。靠近路邊的蕁麻長得較低,約有20多厘米高。再往外,長得比人還高。風(fēng)一吹,兩側(cè)的蕁麻往往向路中間擺來,加上枝葉之間互相重疊,有些地方幾乎把路封死。順著葉脈數(shù)去,巴掌大的蕁麻葉面上就有90多個螫。被蕁麻刺過,皮膚會出現(xiàn)紅腫、痛癢。雖然我們想方設(shè)法避開蕁麻,但不可思議的是,當(dāng)?shù)氐呐_€特別愛吃這種植物。也有人說利用這種植樹可做紡織原料。可見,渾身是刺且讓我們頭疼的蕁麻仍有其利用價值。

榿木是一種葉子近于楊樹的闊葉樹,也有人稱它為“先鋒樹”。這個名字頗有來歷: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及其周圍地區(qū),由于降雨量大,坡陡,因而經(jīng)常發(fā)生滑坡,使得一些森林被摧毀,樹木有的被埋到沙石底下、有的樹根朝天,失去了生存能力。過了若干年,滑坡區(qū)貧瘠的土地上長出一片片翠綠的小樹,它就是有“先鋒樹”之稱的榿樹。通麥附近就有一塊這樣的地方,除了滑坡區(qū)頂部和兩側(cè)狹長地帶由于不適合植物生長出現(xiàn)裸露的空地外,從滑坡底部到近乎坡頂?shù)囊粋€三角地帶,全是清一色的榿木。就像人們有意在山坡上劃出一個三角地塊特意栽植的。榿樹敢于“先鋒”,是因為它擁有自已的生長特性。榿樹根部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為己所用,類似于大豆根瘤體的固氮功能,可以改良土壤。當(dāng)榿樹林地的土壤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之后,其他樹種才“跟蹤”而來。而一旦其他種樹深深扎根并成林,“高尚”的榿樹自然“隱退”,又轉(zhuǎn)向新的貧瘠土地。

見慣了中國山水畫,古往今來畫家們畫松樹,皆為松針朝上。我曾問過一位畫家,見過松針朝下的松樹嗎?他說連聽都未聽過。喬松則是松樹中的特類,松針向下。生于喜馬拉雅山地,葉五針一束,針下垂的喬松,是一種美麗的松屬植物,因它的葉色綠中有藍,國外也有專家稱它為藍松。喬松主干挺拔,針葉卻柔順地垂著,總讓人想起小姑娘攏起的頭發(fā),富有朝氣。

馬桑。是一種灌叢,滿樹枝條上結(jié)著密密麻麻的紅色小果實,乍看如樹上的胡椒。單株或幾株點綴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谷坡上。

野桐。顏色火紅,近似“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香山黃櫨。由于它的色彩極為突出,常在綠海林波中巍然挺立,宛若“萬綠叢中一點紅”。我曾屈身野桐樹下拾過它的落葉,亦紅得耀眼。

假百合。葉子綠綠的,泛著油光,顯得極為鮮嫩。我所看到的幾株,都是生長在林下陰濕的地方。有的株高1米,根部如同白白的大蒜頭。

獨活。菊科,枝葉頂端開盤狀白花。花束直徑約有15厘米,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秀雅。

南燭。二莖葉皆為粉紅色,一折便斷,極為鮮嫩。它成片生長,葉子散發(fā)出一種香味。

蛇莓。伏地蔓生植物,在大峽谷平坦沙地尤為常見,有時成片。它葉面褶皺,如同初春的榆葉。蛇吞食青蛙、鳥類之后,常以其果實補充體內(nèi)維生素,故而得名。蛇莓高度不到10厘米,近乎貼在地面,恰在蛇爬行的高度內(nèi)。果實表層是數(shù)不清的乳突,而色澤和形狀均如紅櫻桃,妖艷欲滴。想到它被蛇舔過,我不敢品嘗。

青刺尖。灌木枝條細(xì)長,稍彎,上面懸掛著很多紫色或綠色如同馬奶葡萄狀的果實,又如懸掛的小燈籠。有的枝條上果實密布,順枝條依序排列,把枝條都壓彎了,形成一條條優(yōu)美的弧線。為了解它,我品嘗過一次,里面的核很大,漿很苦很苦。

胡頹子。叢生于河灘地,密密麻麻開著小白花,只有零星綠葉點綴,聞之奇香。是密蜂喜歡的一種“蜜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荀子木。是一種伏在巖石上或地面上的灌叢。我看到,長在巖石峭壁之上的荀子木,其枝叉如同伸展的手臂,呈平面上擴展,造型很美,很適合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種。

(木旁加一個蔥字)木。在藏東南雅魯藏布江峽谷沿著隨處可見,連扎曲村也長了好幾棵。屬于五加科,與人參同科,是常綠闊葉林下的伴生植物,高可達六七米,枝干上布滿硬刺,頂部開花,與人參花極相近。

尼泊爾常青藤。順著朽木攀援的這種藤子可攀高八九米。茂密的闊葉中結(jié)滿小果,紅黃色,如黃豆大小,果實成束。

一抹白。此植物很有特色,用手指一捻樹葉,葉面上即明顯出現(xiàn)白印,故而得名。

野胡椒。幼樹的枝條呈粉色,脆嫩,一折就斷。用手一碰葉面,指上即留下濃烈的胡椒味,碾碎,味更強烈。長大后成林。

十大功勞。葉片外緣一側(cè)呈三個向內(nèi)起伏弧度,弧端長著刺人的尖。由于硬如革質(zhì),手碰上會刺得很疼。它的果實成束,我采摘數(shù)過一束,有7顆果實,狀如豌豆,但略大。成熟后為紫色,嘗之澀苦。剪一段樹干細(xì)看,只見樹干外表包一層皮,約1毫米厚,有彈性,如同橡木。內(nèi)里的木質(zhì)呈黃色。這是一種中藥材,中醫(yī)上稱“十大功勞”,因為它具有活血化淤,疏筋絡(luò),治拉肚子等功效。

青苔。狀如綠色的胡須,有十幾厘米長,又細(xì)又軟。它常懸掛于林中大樹的基部,與平時常見的青苔大不相同。夏季,城市或農(nóng)村都長有苔鮮,但一般緊貼在潮濕、陰暗的地面上生長。據(jù)隨隊的植物學(xué)說,只要有一定的熱度和濕度,苔鮮就會發(fā)生變異,長成須狀。

虎頭蘭。得名在于它的花冠狀如張開大口的虎頭,里邊的花蕊清楚地呈虎牙、虎舌狀排列。花蕊上還有暗紅的小斑點,活像老虎頭上的花斑。花朵有玉蘭花那么大,單瓣,呈淡黃色。花蕊則是深黃色,香氣濃郁,極其艷麗。我們第一次見虎頭蘭是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當(dāng)時隊友們正忙著趕路,不知誰喊了一聲:“嚯,好漂亮的花。”我舉目一看,只見在高高的山崖上,幾束黃花很醒目地點綴在周圍的野草之中,它的花朵很自然地垂下來,給人一種淡淡的美感。

山路彎彎大峽谷

想一睹世界第一大峽谷的雄姿嗎?最理想的地方莫過于扎曲。而要赴扎曲,唯一的路是從排龍村啟程,拐入先是由東西向再轉(zhuǎn)為南北向的帕隆藏布大峽谷,它的盡頭便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的標(biāo)志點——扎曲。

從排龍到扎曲的一段路,可用懸、險二字概括。兩地距離雖然只有36公里,相銜接的是一條有著不盡的艱險羊腸小道。

帕隆藏布江兩側(cè)基本處于峽谷地帶。有的地方左面一側(cè)是五六百米深的陡崖,令人頭暈?zāi)垦!S捎诠鹊转M窄,江流落差大,水流十分湍急。加之兩側(cè)的山勢突兀聳立,又造成水聲轟響,很是嚇人。走到兩側(cè)山脊之間距離拉大的地方,江水的聲音相對小些,但聲音忽大忽小,又給人造成一種莫名的恐懼。

最危險的是徒步經(jīng)過滑坡區(qū)。從排龍到扎曲,一路上要走幾個這樣的路段,雖然每個滑坡段只有三四十米,或再長些,卻往往讓人膽戰(zhàn)心驚。滑坡區(qū)的險在于,一側(cè)幾百米之下是滾滾急流,白色的浪花在空中翻卷沉落,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著奔騰而去。另一側(cè)是滑動后剛剛穩(wěn)定不久的坡度很陡的土石。此處沒有小徑可言,只有寬一二十厘米略為踩平的一串腳印。走到這里,一旦腳下不穩(wěn),身子一斜,就會滾下江里,步入黃泉。摔倒后自救是不可能的,坡上坡下光禿禿的,沒有一束可以順勢抓住的茅草,也沒有一處土坎擋住下滑的身體。只要滾入江水中,也就干凈利落地被死神擁抱走了,轉(zhuǎn)瞬間無影無蹤。遇到這一險況,即便隊友在路的一端站著,也無從救助。徒手的他們,沒有任何可以施用的手段。

老虎嘴也是險要之處。它是當(dāng)?shù)亻T巴族人在峭壁當(dāng)中鑿出的路,也可以視為棧道。它只有一米左右寬。所謂老虎嘴即山體急拐彎處。順著巖崖,伸展到半空中的路到了這里,便形成了老虎嘴。由于這地方三面臨險,稍不留神即會墜入崖下。

從安全角度出發(fā),探險隊經(jīng)過這種地方應(yīng)扯拉安全繩,以備患有恐高癥或心臟病的隊員經(jīng)過這里時有所依附,避免出現(xiàn)意外。然而探險隊并沒有這樣的準(zhǔn)備。這使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即科學(xué)探險隊員出征前,都要進行身體檢查,體檢表里,可沒有“是否患有恐高癥”的體檢項目。這樣,誰恐高,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如果我們考察隊中也有這樣的恐高癥患者、高血壓患者,因為沒有得到有效保護,一旦從滑坡區(qū)或“老虎嘴”墜下,走上黃泉路,該是何等的令人痛惜!

從排龍到扎曲,一路上共有4座吊橋。說它危險,是吊橋上兩邊幾乎沒有護攔,即使有也只是用根鐵絲纏繞在橫跨著的長長的鋼繩上。鐵絲網(wǎng)空隙較大,鴨子都能鉆過去,很難起到護欄作用。橋面是橫置的條條木板。新的橋面木板還算嚴(yán)實些,舊的橋則不然,有的橋面木板已經(jīng)脫落,出現(xiàn)了漏空。透過空洞,竟能看見百米之下的滾滾急流。有的橫板掉了之后,山民便用新砍下來的尚包著樹皮的一段木頭補上,踩在上面很容易滑倒。這4座橋有三座長度在60或70米不等,而最后一座橋長達180余米。走在上面,橋晃動的幅度很大,特別是那180余米長的吊橋。

過去考察隊員通過帕隆藏布江時,沒有吊橋,只有凌空橫扯在狂奔的大江上的鋼纜。過時束好人身,人倒懸著,形同吊豬,慢慢地倒爬過去。有了橋,總比系著繩子過要好些。

接近扎曲時那絕對高度在六七百米,曲曲彎彎的山路,幾乎是步步爬坡。此時時近中午,天氣炎熱,令人大汗淋漓且不說,還喘不過氣來。但幸好這個地方海拔比較低,植被茂盛,氧氣充足。

南迦巴瓦峰

論及世界第一大峽谷,必然會說到南迦巴瓦峰,因為世界峽谷之最的產(chǎn)生,就是在南迦巴瓦峰和里勒峰之間,以兩峰的高度,以及處于谷底宗容村的低度,才有了無可比擬的6009米的深度。

不過,作為世界第15高峰雄踞在藏東南的南迦巴瓦峰,一直以它險峻奇?zhèn)ァ⒕屯Π巍㈦y以攀登而備受科學(xué)探險隊矚目。同時又因為它常年云遮霧罩,如同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難睹它的芳容而被人們賜以美名——“羞女峰”。

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它是一座“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關(guān)于它,在當(dāng)?shù)亓鱾髦芏嗝利惖墓适拢渲心襄劝屯叻迳铰锤窀麓宓囊晃焕先酥v的故事最為扣人心弦。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藏東南一帶毒蛇怪獸興風(fēng)作浪,殘害生靈,弄得人民困苦不堪,于是,上蒼就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兄弟倆鎮(zhèn)守這一帶。哥哥南迦巴瓦駐守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南岸,弟弟加拉白壘駐守在北岸,他們隔江相望,南北對峙,日夜忠實守護著藏東南生靈萬物。懾于他們的聲威,各種毒蛇怪獸很快銷聲匿跡,從此天下一片太平。但南迦巴瓦自視有功,日漸滋長驕傲情緒,不把周圍的眾神放在眼里。而勤奮好學(xué)、埋頭苦干的弟弟加拉白壘長得一天比一天強壯,武藝也越來越精,大有超過哥哥之勢。性格怪戾、心胸狹窄的南迦巴瓦對此十分忌妒,竟在一天夜里,趁加拉白壘熟睡之機,偷偷過江,砍掉了弟弟的腦袋,從此加拉白壘峰成了斷頭山。據(jù)說位于林芝縣附近的德拉山就是那顆人頭變成的。南迦巴瓦陰謀得逞,成為藏東南群峰之首。然而,如同所有作惡者一樣,終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南迦巴瓦的惡行被上蒼發(fā)現(xiàn)后,令他停在江邊,終生服苦役。這些神話傳說的主旨,無非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還表達一個事實,南迦巴瓦峰就位于雅魯藏布江邊。

想一睹神奇而美麗的南峰,一直是很多探險人的心愿。以前的考察證明,南迦巴瓦峰的雄姿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上個世紀(jì)初,曾有少數(shù)外國探險家從印度來到南峰,想拍一兩張南峰珍貴的照片帶回國。誰知天公不作美,南峰好像成心跟他們捉迷藏似的,等了整整一個多月,它依然云霧重重,不肯一展其容,幾位探險家只好望山興嘆,敗興而去。

舉目遠(yuǎn)望,南迦巴瓦峰云遮霧繞,隱去真容,“羞女峰”果不虛傳。云在位移,輕如薄紗,成為南迦巴瓦峰的點綴。當(dāng)南迦巴瓦峰透過濃云間隙露了頭。它銀峰雪嶺,歷歷在目。錐形的峰體,是那么雄偉,峻峭,宛若一個魁偉的衛(wèi)士。山腰浮云團團,使整個山體時露時現(xiàn),又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薄薄的浮云,就像少女身上裹著的輕紗,把南峰妝扮得既純潔而又端莊。

南迦巴瓦峰西麓的格嘎村,雅魯藏布江流到此地之后,好像突然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原來比較開闊平靜的江水,到此一下變得咆哮起來,翻起朵朵白浪,緊貼山麓,猛地向東流去。到了格嘎村,就意味著已經(jīng)深入了世界第一大峽谷。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喜馬拉雅山東段的最高峰,它與圍繞它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形成奇特的天然巧合,雅魯藏布江實際就是圍繞它形馬蹄形大拐彎。隨著世界第一大峽谷的廣泛影響,南迦巴瓦峰也已聲名雀起,并將進一步名揚天下。

雅魯藏布大峽谷對世人有著神奇的魅力,獨特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們祖國的珍貴財富,也是地球上最后一塊“秘境”,是全人類的珍貴自然遺產(chǎn)。

青藏高原上的死亡地帶——那陵格勒峽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湘乡市| 大庆市| 长春市| 双牌县| 新晃| 永修县| 施甸县| 东乌珠穆沁旗| 措勤县| 神农架林区| 保定市| 错那县| 丹凤县| 古蔺县| 鸡泽县| 常德市| 灵宝市| 宿迁市| 买车| 蒙城县| 五原县| 彭水| 资兴市| 柳河县| 浪卡子县| 桂东县| 姜堰市| 灵武市| 新田县| 辽宁省| 珲春市| 锡林浩特市| 隆林| 余江县| 泾川县| 沁阳市| 长子县| 汉阴县| 广东省|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