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流言
- 簽了個魔妻
- 慣懶
- 2220字
- 2018-10-15 21:30:40
就算他回去告狀,她也能顛倒黑白。
畢竟她可是有恩于他,于情于理,父皇母后都不會認為她會搶太子的東西而定她的罪。
況且國師大人在朝廷上,勢力也在漸漸增大,他也是要忌憚于她的。
“參夙,參夙!”宣枚棠的聲音遠遠傳了過來,“參夙,你跑那么快干什么?”
看了看從梅林那端即將走近的宣枚棠,筠令對參夙拱手行了行禮。
“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
說完也不等太子殿下回答,就先行離去了。
參夙從地上起來,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塵。
“參夙,你這是做什么了?”走近的宣枚棠疑惑,怎么會從地上爬起來。
“不小心摔了一跤。”參夙笑笑,云淡風輕的說道。
仿佛剛才又遭“強盜”,又差點喪命的事情不曾發生。
“沒想到你這么謹慎的人也會有這么糊涂的時候,太可惜了。”
宣枚棠一聽覺得有些新奇,同時有些悔恨。
“可惜什么?”
參夙好奇地側臉看向他,他這個發小打小就不著邊際,腦瓜子也比常人清奇。
“可惜了,難得能看你摔跤的時刻,我居然錯過了!”
宣枚棠悔恨的樣子就差頂胸捶足了。
參夙搖搖頭,不理會這個不著邊際的發小,往來時的路走去。
一決衣角從梅花間拂過,香氣纏上了他的衣角,梅花盡被他的容色逼退了顏色。
宣枚棠看著他于梅林間煢煢孑立的身影,即使從小看習慣了他的容貌,也還是忍不住贊嘆。
“我說你走的時候能不能等等我!”
宣枚棠反應過來抱怨道,快步追了上去。
挽夕宮。
筠令覺得她需要去找一下東良王爺樂正凡,畢竟那張羊皮地圖還在他手里。
那一次她沒有拿走也是為了從長計議。
但從長計議不代表她拿不到手。
“國師大人,有東良王爺的書信。”
一宮女手托木盤碎步走來,木盤上呈有一卷紙。
筠令拿起紙卷,將紙卷攤開。
三日后便是元宵,晚上碧瑤江上游湖,國師可否賞臉與本王同游?
什么游江過元宵,她才不會去赴約,但吸引她的是他最后的兩個字。
地圖。
筠令刷地將紙卷上。
金殿中
“啟稟皇上,近日京城連連出現怪事和傳聞。”
一臣子持象笏從列中上前。
“是何怪事?愛卿不妨直說。”皇上開口。既然是會上報,想必事情不小。
“京城中出現一名神醫,聽聞他能活死人,肉白骨。家中有喪親者的百姓皆趨之若鶩。”
臣子繼續說道。
“而那些已死之人經此神醫之手,都起死回生。但卻如同行尸走肉,沒有生氣。”
“他們的特征就是,同樣都是全黑的眼球,不會人話。”
皇上聽聞也覺得匪夷所思,“確有其事?”
“確有其事。”臣子恭敬道。
“為何出現如此怪事,那城中神醫可有著手調查過?”皇上問。
此事非同小可,處理不當會引起打量恐慌,還會造成大量死人的回流,影響活人的生活。
筠令握著象笏站在一旁,聽著這臣子的所言,只覺此現象和見朽杯出世時很相似。
當時若不是清云子那班人馬攪和,見朽杯早就到手了。
筠令心里恨恨想著。
“那神醫神出鬼沒,我們幾番搜查都一無所獲。”
“聽民間的傳聞,說,說。”臣子言語猶豫。
“愛卿但說無妨。”皇上抬手,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說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是禍國妖孽,所以才會引來禍害!”
臣子鼓著膽子,一口氣說了出來,低著頭,握著象笏的手有些顫抖。
殿中嘩然,臣子們議論紛紛。
這太子殿下本身長得就貌若天仙,超塵出群。
向來人們都說稱贊太子殿下風華絕代,驚才艷艷。
僅已“絕”字就能說明他的美貌與才氣的無雙。
但如今卻有人反其道行之,認為太子殿下就是禍國妖孽,長的太好就是他是妖孽的證明。
這番流言對他很不利,但站在一旁的太子殿下卻沒有什么震驚或不可思議的表情。
在大臣議論紛紛中,只是間或咳嗽一聲。
他的身體總還是不能完全康復,國師大人的護身符已開始漸漸失效了。
禍國妖孽?筠令忍不住暼向他。
依舊眉目溫潤,有些出塵的氣質為他添了些文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
長成這樣,果然是妖孽!看來流言也不是空穴來風。筠令想道。
感覺到國師大人的注視,參夙看了過去。
筠令收回視線,乖乖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我攬月國的太子絕不是什么妖孽,這散播謠言之人一定要抓拿,嚴懲不貸!”
皇上有些威嚴的氣場鎮住了議論紛紛的臣子。
“活死人一案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在場的愛卿有哪位愿意來調查比案?”
皇上此言一出,沒有一人上前。
此案非比尋常,還有關太子的名聲,沒有人敢擔保能破案,辦不好還糊一身腥。
皇上皺眉,他所看好的臣子居然沒一個上前,太讓他失望了。
正想親自點名,參夙就站了出來。
“兒臣愿意負責調查此案,既然此事與兒臣有關,那由兒臣來調查最好不過。”
皇上一聽,覺得他說的也很有道理,畢竟破了此案,才能終止流言。
“那這么定吧,退朝。”
太子殿下接下了這個棘手的案子,殿內的其他臣子都松了一口氣,剛才他們是真怕皇上點了自己來負責這案子啊。
大臣從金殿中涌出,手中都拿著象笏,三三兩兩一邊還討論這剛才的事情。
筠令也走出了金殿,一臣子從她身后走來,小聲道:“國師大人,祈福壇是否可以開始建了?”
“你著手下去準備就行了,皇上和皇后那邊我會去說明的。”筠令說道。
臣子應承后離開。
這時一個衣著高貴的小女孩不知從什么地方跑來,奔向筠令的身后。
筠令回頭,小女孩跑過去,一把抱住了正往外走的參夙。
“明諾?你怎么跑來這里了,這里可不能隨便來的。”
參夙摸了摸她的頭。
明若抬著頭,單純明亮的眼睛看著他,似乎不明白為什么大家都告訴她不能來這里。
參夙沒有過多責怪,畢竟她還很小,智力也比一般孩子低下,再加上口不能言。
平常父皇母后都對她寵溺有加,即使她總是不聽各種規矩,容易犯錯,都不會對她加以懲罰。
參夙牽過她,和她一同往前走。
“太子殿下。”
筠令退到一旁行禮,看了一眼太子身旁的小女孩,又道:“明諾公主安康。”
明諾公主卻反常地躲到參夙的身后,一臉害怕地看著筠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