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〇八章 上門開鎖的
- 紅銹
- 王七念經
- 2022字
- 2018-11-26 14:03:09
厲朋上哪去找這把“柴火”暫且不提。方生平那邊是真出事了。
具體來說,出事的不是方生平,而是他們的目前唯一服務的客戶:梁亞青。
事情還要從梁亞青的藥妝說起。幾年前,梁亞青因為不適應醫院的工作節奏,從醫院辭了職。她出身中醫世家,一直對搗鼓護膚品很有興趣。在家賦閑期間,偶然間給QQ群里的群友治好了臉上的痘痘,大獲贊賞,于是就萌生了做藥妝的想法。只是當時技術條件各方面都不夠成熟,只是先開一家小網店,賣一些純手工制作的產品。買家幾乎都是網友互相介紹來的,每一個她都要看過照片之后對癥下藥。因為口碑確實不錯,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就在網上也積累了不少的人氣。
開公司,搞規模生產,是近兩年才開始的。尤其是年初時,侯琛操刀幫她做了幾個系列護膚品的品牌包裝,推廣全面上線后,網上旗艦店也跟著火了起來。
以前是小打小鬧,口口相傳,如今知名度上去了,差評也隨之而來。
開過網店的人知道,差評簡直就是網店的毒瘤。網購無法看到實物,只能根據評價了解商品,尤其是中差評,最能直觀體現出商品的不足之處。
只是,近來梁亞青網上旗艦店遭遇的差評,跟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幾乎可以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形容。往往是這一波糾紛還沒過去,下一波就又來了。而且網上一些被反復盜用的面部過敏圖片,也經常會出現在評論里。網友們不明就里,只相信自己看到的,這直接導致銷量開始下滑。更有甚者,一個買家貼了幾張皮膚病的照片出來惡心人,他們更能肯定,這是有人存心要黑他們,無奈對方一直沒有浮出水面。
侯琛道:“如今正是商場專柜準備進場的時候,接照一貫的套路,如果在關鍵時候爆出不利于品牌形象的事件,只怕想快速扭轉局面就難了。”
方生平也點頭:“對方恐怕就是這么打算的。我聽人講過,前幾年有職業差評師被判了刑,這些人雖然都隱藏起來了,但還是敢冒著風險干這勾當。而且他們很會抓新聞點,什么時機該爆什么黑料駕輕就熟。現在的局面,只怕是他們在做前期準備,預備著接下來的出手。”
梁亞青有些焦頭爛額。以前單純的做藥妝,是個人興趣愛好,幫助別人同時也實現自我價值。沒想到剛往前邁了一步就遭遇惡意競爭?如今進不是、退也不是,真有些騎虎難下了。
方生平安慰道:“對方沒有直接交涉謀財,不是要敲一筆大的,就是奔著抹黑店鋪名聲去的。現在網絡上消費者對不良商家很敏感,負面消息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現在幸虧發現及時,影響范圍還不大。這樣吧!先找人提取IP,看看能不能發現新的線索。”
侯琛也同意這么做,他直接打電話給高飛,交待幾句。過了幾分鐘,高飛就回話說那人大概一個小時趕到。
等人來的時間里,方生平和侯琛一起到樓梯間抽煙。見老方同志若有所思,便調侃道:“怎么?見亞青姐心情不好,你心疼了?”接收到兩道不善的目光,才改口道:“你平時也不網購,怎么對差評師的事情還挺了解的?”
方生平熄了只抽了兩口的煙:“這還要感謝你們,這幾個月的課程也不是白上的,總會有人分享一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耳濡目染之下,也聽到了不少的從前沒關注過的新鮮事情。”
侯琛感嘆:“不怪小鵬哥總說,奇門武功還得江胡小白來練。我們這些人經驗是豐富了一些,可只關注自己需要的東西,有時候,強迫自己接收新鮮領域也總是懷著辯證的眼光,接受起來就慢了很多。”
高飛找來的是個戴鴨舌帽的年輕人。看他在電腦上一頓忙活,顯然是常干這種事情。梁亞青不禁好奇,小聲問侯琛:“咱們這樣是不是違法的啊?”
“啊?”侯琛怔了一下,看了方生平一眼。
方生平也有些尷尬,因為提取IP這種事,自然是違法的。
倒是那年輕人平淡地道:“我只是個上門開鎖的。公安有備案,正經服務,你們可別出去亂說。”
三人互看一眼,方生平好笑地道:“當然不會、當然不會。”
最后,在年輕人的幫助下,他們篩選出省內幾個最有可能找到線索的地址,把其中一個出現頻率最高的設為重點。
“T市距離咱們這里也不遠,我和老方先跑一趟,看看情況。亞青姐就留在公司繼續找平臺介入,爭取降低損失。”
“不行!”梁亞青搖頭:“我也一起去吧!另一個地址,我得自己跑一趟。”她抄下一個被他們排除的平常地址,說自己一定得去看看。
見她堅持,方生平也就點頭同意:“那也行,咱們一會兒出發,剛好趕到T市吃午飯,下午去踩點,爭取晚上回來。”
三個人商量好,就安排好各自的事情,開車一道去了T市。
梁亞青之所以執意要跟著,是因為那個一個地址她很熟悉:“我開網店之初,這個人就一直是我的顧客,而且還經常向她的親戚朋友推薦我的護膚品。她在店里的消費額度已經是第一檔的黃金會員了。只是,我沒想到她竟然用小號給我刷差評!”
方生平疑惑:“那這個人你見過嗎?”
梁亞青搖頭:“沒見過,我們一直都是網上交流。上個月她還一次性拍了三十套新上市的珍珠系列,說是要給員工發福利。”
大買家?那為什么要給差評呢?方生平望向車窗外,春天的景色一片喜人的嫩綠。他無心欣賞,心中一直徘徊著一個疑問:職業差評師無非就是為了謀財。可這次的暗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處心積慮的只給差評,不露頭、不交涉,這戰線拉得未免也太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