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明報》成為這場筆戰的大贏家,《大公報》做了《明報》的義務宣傳員,有讀者來信說,本來是《大公報》的長期讀者,以往從來不看《明報》,因為筆戰才有了興趣。金庸感謝《大公報》替《明報》做了義務廣告,介紹了不少讀者,使《明報》近來銷量大增,發行量從筆戰前平均日銷62075份,12月10日達到70516份,1965年1月達到73254份①,躍居《文匯報》《大公報》之上,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報之一,經常...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金庸和《明報》成為這場筆戰的大贏家,《大公報》做了《明報》的義務宣傳員,有讀者來信說,本來是《大公報》的長期讀者,以往從來不看《明報》,因為筆戰才有了興趣。金庸感謝《大公報》替《明報》做了義務廣告,介紹了不少讀者,使《明報》近來銷量大增,發行量從筆戰前平均日銷62075份,12月10日達到70516份,1965年1月達到73254份①,躍居《文匯報》《大公報》之上,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報之一,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