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
【編者導言】 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梁漱溟任山東省鄉建院研究部主任,研究部每日有例行的朝會,會上由主任向學生作講話。講話有長有短,聽講者是否筆記,每無一定之規。各篇講話作出之年月日已無從考察,只能判定所有講話作出的年代。至于朝會這一有意義活動的內容,讀者可參閱梁漱溟所作的《朝話?增訂版序言》。
收入本書之第一篇《秋意》至第八篇《道德為人生藝術》,均為“朝會”講話,選自《朝話》一書。而入選《朝話》的又僅是幾百次講話中所得留存下來的一小部分(僅五十九篇)。現又從中精選出八篇收入本書,以饗讀者。
現在秋意漸深。四時皆能激發人:春使人活潑高興;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覺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讓人起許多感想,在心里動,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余節氣或過于發露,或過于嚴刻。我覺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動人生感慨。人在世上生活,如無人生的反省,則其一生就活得太粗淺、太無味了。無反省則無領略。秋天恰是一年發舒的氣往回收,最能啟人反省人生,而富感動的時候。但念頭要轉,感情要平。心平下來,平就對了。越落得對,其意味越深長;意味越深長越是對。我在秋天夜里醒時,心里感慨最多。每當微風吹動,身感薄涼的時候,感想之多,有如泉涌。可是最后歸結,還是在人生的勉勵上,仿佛是感觸一番,還是收拾收拾往前走。我夙短于文學,但很知道文學就是對人生要有最大的領略與認識,它是與哲學相輔而行的。人人都應當受一點文學教育,這即是說人人都應當領略領略人生。心粗的人也當讓他反省反省人生,也當讓他有許多感想起來。當他在種種不同形式中生活時,如:四時、家庭、做客、做學生、當軍人、一聚一散等等,都應使他反省其生活,領略其生活。這種感想的啟發都是幫助人生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