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手術不用刀(1)
- 說漂亮話,辦漂亮事,做漂亮人大全集
- 趙穎 車坤
- 5613字
- 2013-09-08 10:01:07
——批評的話、反駁的話如何說得漂亮
表揚和批評都是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方式,目的在于調動積極性、激發上進心。表揚好比是熱敷,批評就像是冰敷,彼此的溫度不相同,但都是療傷治痛的手段。
1.用贊揚和建議代替批評
這里有兩個關于批評的事例。
一個孩子考試沒及格,父母知道了非常生氣,大罵道:“你可真是夠笨的,腦袋是用木頭做的嗎?跟你說多過多少次了,好好學習,好好學習!我看你是沒救了,這輩子也沒啥出息了!”
另一個孩子也沒考及格,父母知道后雖然很著急,但卻心平氣和地說道:“我知道你努力了,沒考及格你也會很難過。不如咱們坐下來一起找找原因吧!你認為是不是放學回家后學習的時間有點短了呢?這樣不如把玩的時間縮短一下,多學習一會兒,下次就能及格了。”
如果你要對你的孩子、另一半或者下屬員工說他在某一件事情上顯得很笨,很沒有天分,那么你就是做錯了,因為那等于毀了對方所有要求進步的心。
你可以用相反的方法,鼓勵他,使事情看起來很容易做到,讓他知道,你對他做這件事的能力完全有信心,只是其才能還沒有發揮出來。他聽到這樣的激勵,往往會更加努力,更加拼搏。
美國前總統柯立芝就是一位處理人際關系的高手,他會給別人勇氣與信心,使人充滿了自信。有一次,他與湯姆金斯夫婦一起去度周末,并邀請湯姆金斯夫婦參加他們的橋牌友誼賽。橋牌對于湯姆金斯而言,是一個全然陌生的游戲,他對規則一點兒也不了解。
柯立芝對他說:“湯姆,為什么不試試呢?除了需要一些記憶與判斷能力外,它沒有什么技巧可言。你曾經對人類記憶的組織有過深入的研究,因此打橋牌對你來說,一點兒也不難。”
湯姆金斯還沒有意識到什么的時候,就已經被柯立芝拉到了橋牌桌前。湯姆金斯后來回憶道,他發現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橋牌比賽,完全是因為柯立芝給了自己信心,使自己覺得打橋牌不是一件難事。他也給自己帶來了一個足以改變人生的哲理,那就是:要是能夠恰當地使用鼓勵的方式,在對方接受的前提下,就可以指出對方的不足,卻令對方有信心面對錯誤與不足,然后改正它。
當我們批評一個人時,我們的目的和動機是幫助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他進行改正,而不是打擊對方,也不是發泄自己的怨氣。批評就有如做手術的手術刀一樣,要針對病癥之處開刀。若是不顧被批評者的面子和尊嚴,大罵一頓,而且被批評者只犯了一個小錯誤,就罵他“沒救了”、“這輩子也出息不了”等話,這就是在發泄自己的怨氣或在打擊對方,這時“刀子”就不是手術刀,而是害人的兇器了。
林則徐小時候性子很急,做事毛手毛腳,經常出錯。小孩子這樣下去形成習慣,將來辦事是要出大錯的。他的父親很為他擔心,但是并沒有責罵他,而是把他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性子很急。他非常講孝道,若是聽說誰不孝敬父母,立刻氣得火冒三丈,給予不孝之人嚴厲的懲罰。這一天,有兩個人押來一個嘴被堵上的年輕人。來到大堂之后,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道:“這個年輕人非常不孝,我們路過他家時,聽見他在罵他的爹爹,還動手打他的親娘。我們看不過去,就把他捆起來了,可是他不停地罵,沒有辦法,就把他的嘴堵上了。現在拉到這里,請求大人嚴懲這個逆子。”
判官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喊道:“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手下人都知道判官痛恨不孝之人,所以下手非常狠,不一會兒就把年輕人打得血肉模糊,昏死過去。這時,有個老婦人拄著拐杖急匆匆走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判官面前,哭著說道:“求大人快幫我找回兒子吧!剛才有兩個盜賊溜進我家后院,想偷我家的牛,我兒子捉住他們,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我兒子捆走,不知弄到何處去了。求大人幫忙,趕緊替我找找兒子,我就這么一個孝順兒子。”
判官聽完,忙問道:“那你看清偷牛人的長相了嗎?”老婦人哭著把偷牛人的相貌描述了一遍,判官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剛才那兩個人就是偷牛賊,是他們惡人先告狀!這么說,被押來的年輕人肯定就是老婦人的兒子了。
判官忙命人去找剛才那兩個人,可是他們一見老婦人之后,就趁亂溜走了。判官讓人把那個年輕人抬上來,老婦人一看兒子血肉模糊,心疼得一下子就昏倒了。
講完這個故事后,父親對林則徐說道:“看,判官這么急性子,結果釀成了大錯,再也無法挽回了。許多時候,遇事莫著急,這樣會避免做錯事的。”
林則徐聽了這個故事之后,深受觸動。幾十年后,他做了湖廣總督仍不忘父親講過的故事。為了時時警惕自己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的毛病,他專門做了一個“制怒”的橫匾,掛在自己的書房,來時刻提醒自己。
林則徐的父親沒有罵他,只是講了一個故事,卻幫助林則徐改掉了毛病。可見在批評別人時,除出發點和動機是善良的之外,還要講究方式。善意和講究策略的批評,會幫助人們明辨是非,改正錯誤,進而不斷地完善自己。批評人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傷害人,而是解決問題。
派克?巴洛特是法國國家馬戲團的著名馴獸師。他有一個狗與小馬的節目非常受人歡迎。他訓練狗的樣子特別有意思。旁人會發現,當狗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時,派克?巴洛特便會去拍拍它,夸獎它,還給它肉吃,并逗它一陣子。
當然,這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兒,因為幾個世紀以來,大多數馴獸師都采用這樣的方法去訓練動物。但是,難道這對我們真的沒有很重要的啟發嗎?
為什么我們要改變別人時不用贊揚和鼓勵代替斥責呢?就像訓練小狗一樣,即使它只獲得了一點點進步,我們都可以給予它贊美和激勵。事實上,只有激勵才會讓人們更有效地不斷進步。斥責也許可以讓人們進步,但效果不會太好,而且肯定不適合大多數人。
當批評減少而鼓勵和夸獎增多時,人們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情會受忽視而萎縮。每個人都渴望受到賞識和認同,并會不惜一切來得到它。當然,我們鼓勵別人必須是真誠的。
任何人的能力,都會在批評下萎縮,卻能在鼓勵下綻放。因此,要希望對方做到某一件事情,那么,就贊美其最細小的進步。每個人都需要誠懇的認同和慷慨的贊美。
2.什么樣的批評讓聽者如沐春風
批評人的時候,盡管動機和出發點都是為對方好,但方式不恰當的話,就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在批評時要心平氣和,要誠懇認真,冷靜而有耐心,這比板起臉來訓人的效果更好。還有一點,在批評時要因人而異,要采取不同的辦法,比如,對年輕人,要注意語重心長,寄予希望;對中年人,最好是旁敲側擊,點到即止;對長輩和上級,則要巧妙一些,委婉一些。
下面介紹幾種批評的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選用。
(1)糖果批評法。
在教育界里,流傳著一個陶行知用糖果批評學生的故事:
陶行知當校長的時候,在校園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當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里去。
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看見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陶行知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隨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里,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王友更驚疑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的!”王友一聽校長這么說,感動得哭了:“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說:“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送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
陶行知在批評學生時,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進行獎勵,寓獎勵于批評之中,這種批評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2)委婉批評法。
在批評別人時,應該是對事不對人。有些人之所以做錯事,常常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標準是什么,所以做錯了也不知道錯在哪里。批評這種人時必須直接指出錯誤所在,他才會明白,才會改正。當然,提出這種錯誤時,一定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盡量使用委婉的方式。
美國總統林肯發現,工作人員每天送到白宮辦公室的報告都冗長復雜,而且抓不住重點。他想批評一下工作人員,讓他們改進,可是他并沒有直接指責工作人員不會寫東西、能力不行等,而是在談對報告的看法時對工作人員說道:“當我派一個人出去買馬時,我并不希望這個人告訴我這匹馬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點何在。”工作人員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下次再寫報告時,就改正過來了。
(3)幽默批評法。
幽默是最好的“糖衣”,也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如果批評能以幽默的方式來表達,這樣既能實現批評的目的,又不至于傷了彼此的和氣。
在批評別人時,19世紀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幽默而又睿智。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新編了一首曲子,請羅西尼前去欣賞。羅西尼一邊聽一邊站起來脫帽,接連做了很多次這樣的動作。演奏完畢后,作曲家關切地問他:“我看閣下經常站起來脫帽,是不是我們這里太熱了呀?”羅西尼一聽,說道:“不是的,我這個人有個習慣,一見到熟人就站起來脫帽,剛才我從你的樂曲里遇到了好多熟人,所以就頻頻站起來脫帽了。”
顯然,羅西尼從作曲家的曲子里聽出了很多抄襲之處,但是他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用這種幽默的方式表示自己發現了,作曲家自然就心領神會了。
(4)以情動人批評法。
這里有兩個關于批評的事例。
有一家公司,辦公區內寫著“禁止喧嘩”。有一天,大家因為前一晚都看了一部電視劇,所以高興地聊起了劇情。老板聽見后,走到他們面前,大聲地罵道:“你們不識字嗎?沒見這里寫著‘禁止喧嘩’嗎?”工作人員立刻沒了聲音,等老板走后,有人說道:“我看他也不識字,剛才他的聲音可比我們說話的聲音高得多!”大家一聽,都捂嘴偷笑。
有一位企業家經過廠房時,看到幾個休息的工人在廠房里吸煙,而在他們旁邊的一塊牌子上醒目地寫著“禁止吸煙”。這個企業家沒有批評工人,而是從包里拿出一盒煙,發給每人一支,然后說道:“如果你們能到外面吸這支煙,我真是感激不盡。”幾個工人一聽,趕緊掐滅了手中的煙,還說道:“下次一定注意,再不會在廠房內吸煙了。”
有些時候,板起臉來訓人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以情動人反而會更奏效。長輩或領導發現下屬或晚輩在做事時有失誤的地方,若是以情來打動他們,會讓做錯事的人因心存感激而主動地改正錯誤。
3.反駁要不失風度
當你進行演講時,一定會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理直氣壯地對你提出反對意見。
此時,你千萬不要立刻反擊,因為以這種正面交戰的語言策略來應對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反而會使雙方鬧僵,讓自己失去風度,也下不了臺。
因此,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先重視對方的問題,而且要表現出這個問題好像很嚴重,不能草率應答,一定要找時間來研究。用這種戰術讓對方受寵若驚,甚至讓其感到事態不妙,自己也不好再堅持下去。
如此一來,你不但保持了形象和風度,也讓對方“知難而退”,這才是一個沒有副作用或殺傷力的完美“攻心”策略。
美國有家生產乳制品的大工廠,某日來了一位怒氣沖天的顧客,他不客氣地對廠里的負責人說:“先生,我在你們生產的乳制品中發現了一只活蒼蠅,我要求你們賠償我的精神損失。”
之后,這位顧客提出一個天文數字的賠償數目。
在美國,像這種乳制品生產線的衛生管理是相當嚴格的,為了防止乳制品發生氧化反應而變質,每次都要將罐內所有的空氣抽出,然后灌入一些無氧氣體后再予以密封。在這種嚴苛條件下生產的乳制品,根本不可能有活的蒼蠅會在里面。
由于這個事件關系到公司的聲譽,工廠負責人不好立即揭穿這位顧客的騙局,只是很有禮貌地請他到會客室里。
當這名顧客第三次提出抗議并要求賠償時,工廠負責人很有風度地為對方倒了杯水,然后慢條斯理地說:“先生,看來真有你說的那么回事,這顯然是我們的錯誤,你放心,你會得到合理的賠償。由于這個問題事關重大,我們絕對不會忽視的,這樣吧,你稍等一下,我馬上命令關閉所有的機器,以查清問題的來源。因為我們公司有規定,哪一個生產環節出現失誤就由哪個環節的負責人來負責,等我把那位失職的主管找出來,讓他給你賠禮道歉。”
說完后,工廠負責人一臉嚴肅地命令一位工程師:“你馬上去關閉所有的機器,雖然我們的生產流程中不應該會有這種失誤,但這位先生既然發現了,我們就有義務給顧客一個滿意的答復。”
這位顧客本來只是想用這個借口來詐騙一些錢,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話會引起如此嚴重的后果,頓時擔心自己的花招被拆穿。那樣一來他會被要求賠償整個工廠因停工而造成的損失,那么即使他傾家蕩產也賠不起。
于是他開始感到害怕,并且囁嚅道:“既然事情這么復雜,我想就算了,只是希望你們以后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那名負責人誠懇地對他說:“感謝您的指教,為了表示我們的感激,以后您購買我們的食品均可享受八折優惠。”
這位先生沒想到會因此得到意外收獲,從此他也成為這家公司的義務宣傳員,讓更多的人肯定這家公司產品的品質。
上述案例中,那位高明的工廠負責人不僅掌握了對方的心理,用“攻心”說話術揭穿對方的騙局,而且還反過來“綁架”那位顧客的想法,使他從此以后成為公司最有效的廣告宣傳員。他用的就是“順水推舟”這個策略。
一些地方選舉前的辯論演說,參加者本來都是修養甚佳的人,卻因為各自的觀點不同而爭得不可開交,甚至到最后偏離主題而轉為互相侮辱、唾罵,有時候還出現大打出手的混亂場面,變成為反對而反對。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懂得適時運用“知難而退”或“順水推舟”的說話策略,不僅可以掌控局面,還可以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如果你身為某次會議發生爭論的某一方的成員,你堅持要按照你們提出的方案辦事,但另一方則堅持要由他們做主。眼看爭論就要陷入僵局,此時你應該馬上站出來說:“雖然我堅持要用我們的方案,但我發覺你們的方案也很有道理,我們也不是全盤否定。”
對方聽到你這句似乎是肯定他們的方案,可能也會放棄爭論而謙虛地說:“老實講,你們的想法也不錯。”
這時,你就可趁機說:“既然這樣,我們也沒有必要爭論,不如大家一起來制訂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