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執行宵禁的緣故,整個揚州城都是靜悄悄的一片,巡夜更夫的鑼聲從遠處的角落里,順著縱橫交錯的揚州街道傳來,抬頭仰望星空,月光偏西斜下,這一夜竟是到了丑時之末了。段天德走在最前頭,后面的楊舒坤被兩名錦衣衛押著,緩緩地向前走著。
一路上,段天德背對著楊舒坤,一言不發。楊舒坤的心中壓抑,從剛才自己講完當年對洛家行兇的事之后,段天德就再也不和楊舒坤交流一句,就連他妹妹段靈的事情,他亦是不問一句。
楊舒坤心中擔憂,萬一段天德因為他妹妹的事情對自己采取私刑的話……正想著,段天德突然在前面問道:“你殺死我妹妹的時候,可曾后悔過?”
果然,段天德最終還是要問段靈的事情啊。楊舒坤心中嘆息一聲,道:“我沒想過要殺任何人,可是有的時候我卻會被蒙住雙眼,做出那些我本不愿去做的事情……連我也不知道為何,當我殺死段靈之后,后來偶然得知真相,我也曾想過向你去坦白自首,可是竹林啊……我的身上可是竹林百年復興的重擔啊!”
“竹林……”段天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當年陳大俠離開中原之時,為保住中原武林的最后一點兒香火,他與忽必烈交易,只要元庭在一天,竹林就永不出世,此后的時間里,竹林遵守諾言三十年,雖說時間不長,但是也因這三十年的斷層,竹林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之后,你們代代竹林掌門未來竹林分復興,費盡努力……”
“這本沒有什么,可是竹林的復興不該建立在殺死那么多人的基礎上啊!當年,如果不是我妹妹段靈的死,我就不會分出心神來調查她的死因,也正是因為對于你們竹林的調查,我開始發現到了一些有關洛家當年屠滅時的線索。”
“你以為你的所做所為能夠使竹林恢復陳大俠當年的氣勢,殊不知,你這步步錯棋終將是將竹林帶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楊舒坤心中回味段天德的話,腦海當中不禁想到這么幾個字來:欲速則不達。
王朝百年更替,興衰變換,一個門派更是如此,人生在世多不如意,與其為了最后的如意不擇手段,倒不如順其自然,無愧于心的更好。
這道理,時至今日,楊舒坤才在心里想明白。可是一切已經晚了啊。他苦苦的笑了笑,然后對段天德問道:“說再多又能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經發生了……接下來,你準備如何來處置我?”
段天德道:“我無權處置你,你的命現在是屬于東廠……”
楊舒坤心里忽然一動,段天德話里的意思似乎是說,揚州這一場大鬧雖說是他段天德一手策劃,但是最后的功勞卻是屬于新建不久的東廠機構!照這樣的意思來理解的話,段天德在朝廷的處境似乎也并非高枕無憂啊!
前邊的段天德繼續說道:“你已經死罪難逃了,但是竹林額百年基業不能就這么壞在你和藍夜清的手里,我帶你過來,所為的正是竹林的后事。”
正說著,段天德已經走到了街道盡頭的一間小屋前,緊跟著他回過頭,淡漠的看著楊舒坤,道:“進去吧!”
楊舒坤神色猶豫了一下,卻是終究邁出了步子,走到房間的門前,輕輕的推開那扇木門,然后一步一步的緩緩走進。屋里的燈光很難,只有一盞忽閃忽閃的酒油燈,似乎要不了多大的風,便能將其吹滅一般。
再往前看,是一張破舊的太師椅,椅子上有一個人影,燈光太難,楊舒坤一時難以辨別出那人影是誰,他又往前邁了兩步,瞪大了眼睛,當他清楚額看到那人影的面容時,他神色忽然大變,慌忙跪下來,連磕三個響頭,恭敬道:“弟子楊舒坤拜見恩師。”
那人影輕輕咳了一聲,問屋外的段天德道:“段指揮使大人,我與我這不成器的弟子有多長時間的敘舊啊?”
屋外的段天德道:“回商前輩的話,本來你們是有兩個時辰的,但是因為路上耽擱了一些時間,如今也就只剩一個半時辰了,算上回去的路程,所以你們也就只有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夠了,段指揮使大人,接下來就是我們竹林自家的家事,可否容我們師徒二人單獨說說話?”
段天德道:“當然可以,但是也請商前輩明白,竹林一脈的傳承,如今可是真正的掌握在了你的手里。”
“老夫明白!”
等這話說完,門外的段天德也是同時的關上房門。空蕩蕩的房間里,就只剩下太師椅上的那位商姓之人與楊舒坤了。良久,那姓商的人慢慢的站起身,走到燈光的明亮處,然后看著楊舒坤道:“我沒有辦法救你,段天德的手段太狠,聽從京城的神機營當中調來十五門火炮,將我們整個竹林團團圍住,我若救你,竹林必定滅亡。”
“好在段天德不是狠心之人,他給了你我師徒今日見面談話的機會,雖說時間不多,但也夠你交代竹林的后事了。”
商姓老者全名商回,是竹林上一代的掌門,因為年齡過長的緣故,在當年傳位給楊舒坤之后,他便隱居在竹林深處,再也不問事實,今日的事情,如若不是關乎竹林未來的存亡,恐怕世人都很難見到他出面啊。
楊舒坤低著頭,不知該如何的答話,叫了一聲“師父”之后,他就跪在那里,再也不動了。見其模樣,商回道:“不要說了,你當年計劃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也是知道的,你天資聰穎,當時我想著若你的計劃能夠成功,竹林說不定可以一掃眼前的陰霾,重回當年的光輝時代,所以我當時并未出面制止,可是卻不想,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啊……如今竹林面對這樣的境地,你有錯,為師也有錯,所以你也就不用跪著了,日后你對竹林有什么安排,就在此說出來吧,我們為以后的竹林再次謀一條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