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在城外吹笛,遇見李梧,李梧這幾年真的很少進宮,進宮也只是去未央宮給皇后請安,有時候遇見凰羽會聊一會兒,她盡量不見長樂公主,公主見了她極熱情,可是她有對公主心有余悸,襄王有一次提起,那時候你不會武功,現在你可以輕易的躲開,我們家的女孩子,不是讓人當靶子,誰都不能把你當靶子。
李梧彈的是箏,他們合奏了一曲,鳳嘉感覺,古箏彈奏《春江花月夜》更合適些,好似更能捕捉到那種感覺,輕揚而幽深的意境。
那天李梧沒敢多留,只彈了一會兒,就匆匆趕回,襄王最近身體不好,李梧不放心。鳳嘉安慰她,王爺的身體一直不錯,可能是時氣的緣故。
有人懷疑王爺是裝病,最初是如此,王爺不想卷入太子之爭,他心里是傾向中宮嫡子的,他一直不懂代宗猶豫什么,凰羽已經十五,算是成年,雖然文才武功不及燕王,可是中正平和,舉止有度,放著皇后的兒子不立,任由大臣猜測,這成何體統,但是為了兒女,他沒有多說什么。
但后來王爺是真的病了,太醫看過,最初也說是時令的緣故。
李梧是最憂心的,天天守在身邊,盯著人熬藥,親自看著爺爺吃下去。初一十五去廟里進香。
凰羽來府中看望過一次王爺,是好不容易請了皇上的旨意才來,王爺拉了他的手,嘆息了一聲,最后送了一個字,“孝”。
凰羽回宮后,向父皇進言,為母后祈福,出宮一月。他隨后住進廟里,開始天天抄寫經文。
這一個月,他是真有些心灰,他知道他的孤立無援,他的老師們都是父皇的人,對他認真教導,可是在太子之事上,都保持了沉默,到是翰林院的清流們,一直以嫡庶而論,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