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羽的年齡到了十五,這時候有人提出請立太子,有人說立嫡,有人說立長,有人說立賢。
有人站隊有人觀望,這個時期凰羽的心境非常復雜,終于到了這一天,成則王候敗則賊,他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天天去書房讀書,他還沒有領差事,父皇不提,他也不問,他到想看看父皇如何安置他。
一下了課,他就回未央宮,皇后的身體明顯不好,太醫一天幾次過來請安。
燕王最近不大進宮了,他的王妃快臨產了,凰羽明白父皇一直在盼孫子。
鳳嘉知道他的壓力,便勸他彈彈琴,看看經文,這些東西讓人心靜。
凰羽很奇怪的看著鳳嘉,這位南寧王的長子,來長安好幾年了,還是當年的樣子,眸正神清,優雅平和,他苦笑,鳳嘉躲在長安,難道南寧的風雨就和他無關嗎。
皇后請鳳嘉過來,那天是重陽節,皇后怕鳳嘉思鄉,鳳嘉對南寧是比較矛盾的,有時候會想念,有時候更慶幸自己不在南寧,這幾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樂最輕松的時光,他是個被人忽略的南寧王長子,在長安,他交往的人極少,更多的是讀書習武。
有時候會和杜大人一起出去游歷,去洛陽看牡丹,去廟里進香。如果一輩子這樣,到是一種福氣,他喜歡這里,這里的人安居樂業,商鋪繁華,人們的臉上有著滿足的笑容。那種笑容常常感染了他,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春天的夜里,他會想起那首《春江花月夜》,月下吹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一面吹著,一面想著詩中的意境,有潮水有月光,有花林,有白沙,他總想畫下那場景,可是總畫不成,畫了出來,感覺沒有那種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