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李梧一直找理由在外邊,有時候說給爺爺祈福,有時候說是父母的忌日,反正她說什么,襄王都點頭,而且那些理由都是賢孝有德。
襄王明白,對于李梧來說,這可能是她一生最輕松無憂的日子,她在宮里七八年,都拘束壞了,現在不任性什么時候任性。
而且襄王一直希望李梧淡出皇家的視線,他可不希望代宗想起來給李梧指婚,他給李梧安排了來兵部候缺的李冰作為李梧的教習,他答應一年后,把李冰推介給胡捷帳下。
李冰今年二十五歲,文武雙全,拿過武狀元,也算是少年有才。最難得是他熟讀兵書,為人穩重。
有他在李梧身邊做侍衛長,襄王當然放心,后來干脆讓他陪著李梧去洛陽看牡丹。說是替他去白馬寺燒香。
襄王那時的想法里,卻是中意李冰,李冰本姓駱,是過繼給姑母家,如果真的合適,只要讓他恢復本姓就好。
李梧這次出行時間長,到有些不放心爺爺,襄王反而笑她不爽快,讓她盡管出去玩,宮里找她,自然有他應付,李梧不是宮里的侍女,哪能隨叫隨到。
李冰到是一板一眼的指點李梧的功夫,他不知襄王為何培養孫女練武,但想著李梧的父親就是名將,也許這是人家亡父的心愿。
在洛陽他們包了一家客棧,離城不遠,是為了方便往來,城里的客棧想包店不易,畢竟看牡丹的人群里,有不少貴人。
那一天,天快黑了有人投店,伙計說了情況,那邊到是好言相商,說城里的店都客滿了,能不能通融一下。
李梧從外面回來,她換了男裝,她認出了那位教書先生打扮的人是杜大人,再往后看居然是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