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蓮的打算是和父親說了,謝老爺對這個兒子的感情很復雜,如果不是太太的堅持,他其實是希望把家業交給木笛的,那當然也不會虧待了木蓮,都是自己的兒子。他認為木蓮的資質不及木笛,而且沒吃過苦,太嬌慣,不適合掌舵。本來他在家族企業里,謀個副職,做個股東,愿意辛苦就辛苦,不愿意就享受,也是舒服一輩子。
可是太太不同意,非要把擔子壓在這個嬌生慣養的兒子身上,這個孩子心地不壞,就是少擔當,這也是太太嬌慣的。謝老爺是個守信的人,而且當年太太把一部分陪嫁入了謝家企業的股,他不能過河拆橋。
現在兒子愿意考軍校,他當然樂意。他想讓他去外面長長見識也好,自己現在年輕,還能管理企業。連女兒宗桐,都讓她高飛去了。
父子二人達成一致,先讓木笛和宗桐離開后,他再走,免得太太鬧事,影響了那兄妹倆的行程。
宗桐在收拾行李,二姨娘恨不得把家給她搬走,一件一件放里放,宗桐不得不一件一件拿出來,告訴母親,又是火車又是船,根本不能拿那么多箱子,也就是木笛只拿一件行李,才給了她空間。二姨娘說,火車上丁管家會安排人相送,到了輪船上也是有人安置好了,有木笛在,多點東西沒事。宗桐終于妥協,后來她讓舅舅叫走了母親,這才清靜了些。
謝老爺私下給了宗桐些錢,宗桐留了一部分給了小舅。楊科長上班幾年,也有些積蓄,可是宗桐聽母親說,讓小舅蓋新房子,這樣也是提親的一個資本。
楊科長不要,說自己薪水不低,宗桐說,我走了,母親也要您照料,您收下吧。
楊科長這才收了。他感嘆,誰說女兒不如兒子,宗桐比木蓮強多了。
兄妹幾個,手中有錢的是木蓮,太太自有鋪子,收的錢,大部分給了兒子,木蓮大把花錢,也籠挌了不少人。魚龍混雜有好有壞。
現在兄妹幾個分別在際,這一走,再見面也在三年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