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革命”導致失憶?

值得注意的是,陶寺貴族墓葬所顯現的這套禮儀制度,既有日后被三代王朝文明繼承下來的,也有大量就此失傳成為絕響的。

回觀夏商周三代更替,盡管是傷筋動骨的改朝換代,但誠如孔老夫子總結的那樣,“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下一個朝代對于上代,繼承是主流。而始于二里頭的三代王朝對陶寺禮制的揚棄,是否要歸因于這場內部革命對舊傳統的“砸爛”,從而導致了文化上的失憶?想來意味深長。

陶寺大墓的隨葬品一般都有一二百件,包括由彩繪(漆)木器、彩繪陶器及玉石器組成的成組家具、炊器、食器、酒器、盛貯器、武器、工具、樂器和裝飾品以及以豬為主的牲體等等,隨葬的禮樂器中又以蟠龍紋大陶盤、鼉鼓和特磬最引人注目,已如前述。后來商周貴族使用的禮、樂器,有不少在陶寺都邑已經現身。

但與三代禮器群相比,它又有些較顯著的特點。首先這些禮器都不是用青銅來制作的,因此有學者稱其為“前銅禮器”高煒研究員在《中國文明起源座談紀要》中的發言,見《考古》1989年第12期。。此時的陶寺都邑已經在使用銅器,但還沒有用青銅來制作禮器。關于這一點下面還要專門談及。

陶寺陶鼓(推測即文獻中的“土鼓”)

陶寺彩繪陶壺

陶寺“前銅禮器”群的第二個特點,是禮器組合種類齊全,還存在以量取勝的傾向,食器、酒器、樂器、兵器、工具都是成套出現,看不出“重酒好酒”的傾向。這也大大不同于后來二里頭至殷墟王朝以酒器為主的“酒文化”禮器組合。

前述獨木船棺的特殊葬具,以及有棺無槨(套于棺外的大棺)的簡單葬具,到了三代王朝時期也被復雜的成套棺槨所取代。

盡管社會階層分化嚴重,但各等級的墓又同處于一處墓地,并不見殷墟那樣獨立的王陵區。甚至,幾乎所有居民都被囊括進一個大的城圈。這種“全民性”,使我們對陶寺社會的進化程度也無法作過高的估計。

與后世的三代王朝相比,這些現象或者是原始性的顯現,或者是區域和不同族群間文化特征的差異。

無論如何,陶寺和同時代其他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人群間明確的等級劃分以及“前銅禮器”群的存在,說明在中原及其周邊各地域社會中,作為早期復雜化社會建立新秩序的重要支柱,禮制已經初現于世。但各區域社會的“前銅禮器”各有特色,尚未形成跨地域的統一定制,表明各區域社會尚處于禮制形成的初期階段。正是這些人類群團的持續競爭與交流影響,奠定了后來華夏禮樂文明的基礎許宏:《禮制遺存與禮樂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由于陶寺晚期社會“金字塔”塔尖的折斷和貴族傳統的中斷(這一時期尚未發現社會上層的遺存,能隨葬幾件玉器的墓主人已屬較高層級),三代王朝誕生前后向其汲取養分的程度或許也受到了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北海市| 巴塘县| 亚东县| 定南县| 巴林左旗| 城口县| 宁陕县| 定南县| 德惠市| 东丽区| 乡宁县| 黎平县| 东光县| 江门市| 博乐市| 延川县| 耒阳市| 本溪市| 丰台区| 江永县| 互助| 任丘市| 尖扎县| 临夏市| 正定县| 石景山区| 安乡县| 辰溪县| 阿拉善左旗| 宜春市| 海南省| 察雅县| 澎湖县| 吴川市| 伊通| 平阴县| 东港市| 汾阳市| 宝兴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