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怪杰:華爾街的頂級交易員(典藏版)
- (美)杰克·D.施瓦格
- 27485字
- 2019-01-05 08:04:20
第三章 邁克爾·馬庫斯絕不重蹈覆轍
邁克爾·馬庫斯的職業生涯是從擔任一家大型經紀行的商品(期貨)研究、分析師開始的。因為交易對他有著近乎無法抵抗的吸引力,令其癡迷其中,所以他辭去了穩賺工資的分析師職務,轉而全天候投身于交易工作。馬庫斯在做了一段短暫、發展空間有限,幾乎有點滑稽可笑的場內交易員工作后,正逢一家商品期貨公司招募專職交易員,負責該公司自營盤的交易,于是他轉而為這家公司工作。馬庫斯成為這家商品期貨公司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多年來,馬庫斯所做交易賺取的盈利要超過該公司其他所有交易員賺取盈利的總和。馬庫斯負責操盤的公司交易賬戶歷時十年就翻了令人難以置信的2500倍!
我初次見到馬庫斯是在我進入雷諾證券公司(Reynolds Securities)擔任期貨研究、分析員的那天。那時馬庫斯正離開雷諾證券,跳槽到競爭對手的公司,擔任與我相近的職務,我接手擔任的職位就是他離職后留下的空缺。此后在我們倆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我們定期碰面。雖然當我們有意見分歧時,我通常認為我對自己觀點的分析更具說服力,但馬庫斯對于市場方向的觀點到最后證明是正確的。最終他擔任了交易員的工作,干得非常成功,并且遷居到西海岸。在我最初構想本書的訪談時,馬庫斯是我首先想到的訪談對象之一。馬庫斯起初答應了我的采訪請求,但口氣并不堅決肯定。數周后,他又回絕了我的采訪請求,因為他不想廣為人知,天性喜歡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交易)保持默默無聞的努力狀態(馬庫斯本人認識并且推崇許多本書中我所采訪的交易者)。對于馬庫斯的拒絕,我倍感失望,因為他是我有幸認識的、最好的交易員之一。所幸的是,在我倆共同朋友的勸說斡旋下,他最終回心轉意,同意接受我的訪談。
當我采訪馬庫斯時,距離我倆最后一次相見已有七年。訪談在馬庫斯的家中進行,他家是一套復合式建筑,由兩間大房子聯體而成,位于峭壁之上,可以俯瞰加利福尼亞南部的私人海灘。當你進屋時,你會看到一扇厚重而且龐大的大門(他手下引領我進屋的助手把這扇門稱為“神奇的大門”),如果用這扇門來抵御一個裝甲師的進攻,防守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初次訪談,剛寒暄時馬庫斯顯得沉默寡言,幾近冷淡。馬庫斯曾經嘗試成為場內交易員(floor trader),當談到這段短暫的經歷時,他沉靜內斂的個性使他的講述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當他談到交易經歷時,立刻變得充滿生機和活力,滔滔不絕,侃侃而談。我們訪談的重點放在他早年“過山車”式的經歷,他認為這段經歷是其交易生涯中最有意思的一段。
你最初是怎樣對期貨交易產生興趣的?
我是一個略帶學者氣質的人。1969年,我幾乎是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從瓊斯·霍布金斯大學畢業,是聯誼會(Phi Beta Kappa)成員。我得到了攻讀克拉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的獎學金,完全有望走上學者之路,過起當教授的日子。你我有個共同的朋友,他就是約翰。他對我宣稱,他可以讓我的資金每兩周就翻一倍,絕對精準無誤(馬庫斯不由笑道)。我認為甚至不必去問約翰他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因為這個計劃太吸引人了,我不想去找尋大量事實證據來判定約翰說法的真偽,以免錯失良機而壞事。那時我唯恐自己太膽小怕事,過于謹慎小心。
難道你沒有懷疑?他(約翰)的話聽起來不是很像一位二手車推銷員說的話嗎?
沒有懷疑,當時我沒有投資過任何東西,很傻很天真。我雇用了約翰,這個我所在學校的大三學生,擔任我商品期貨交易的顧問,每周工資30美元。此外,我給他提供了免費的薯片和碳酸飲料。約翰的理論是:人靠吃這兩樣東西,就能活下去。
那就是你付給他的所有報酬?難道沒有獎金激勵,比如干得好再多給點薯片?
是全部報酬。沒有別的了。
那時你投入多少錢進行交易?
大約1000美元,那是我存下的錢。
那接下來怎么樣?
我第一次去經紀行的時候,非常興奮。那天我穿上唯一的套裝,穿戴整齊后和約翰一同趕往雷諾證券位于巴爾的摩的營業大廳。該營業廳寬大而且華麗,使人聯想到世代相傳的財富。營業大廳裝潢的基調以肅穆、恭敬為主。所有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
整個營業大廳的焦點是位于大廳前面顯示商品期貨行情的大屏幕,其行情跳動的方式是老式的那種,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這種咔嚓聲會令人亢奮不已。交易者可以站在營業廳的走廊上看報價的大屏幕。但距離太遠,我們只能用雙筒望遠鏡來看大屏幕上顯示的價格。這很像在看賽馬,因此也同樣令人興奮。
當擴音器發出聲音,推薦做多豆粕期貨時,我不知可否,于是看著約翰,希望從他的表情里得到信心和肯定。但他反而看著我并且笑著問道:“你認為我們該怎么做?”我頓時意識到事情有點可怕,約翰根本一無所知,他也是個新手。
我記得豆粕期貨的價格在78.30和78.40之間反復拉鋸,交易風平浪靜。我們下好交易訂單,就在確認成交的同時,豆粕期貨的價格近乎神奇地開跌了。市場一知道我進場,就馬上把這作為開跌的信號。我猜想自己還是有良好的直覺,因為此時我立刻對約翰說:“我們干得不太好,清倉離場吧!”在那筆交易中,我們虧損了大約100美元。
接下來我們又交易了玉米期貨,情況與第一次相同。交易前約翰問我是否該進行交易。我回答說:“好吧,讓我們試一下玉米期貨。”這次交易的結果也和第一次交易一樣,以虧損告終。
那時你對所進行的交易有所了解嗎?你讀過任何與商品期貨或交易有關的書嗎?
那時我對此一無所知,懵然不懂。
那時你知道每張商品期貨合約的規模嗎?
并不知道。
那時你是否知道每個價格刻度代表的盈虧?
這個是知道的。
很明顯,那是你唯一清楚的事。
對哦。我們接著交易小麥期貨,也是失利告終。在那以后,我們重新交易玉米期貨,這次操作得稍好,歷時三天才輸光我們的錢。那時我們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就是虧光錢所用的天數。
你總是在虧損100美元后止損離場嗎?
是這樣的,雖然有一筆交易是在虧損約200美元后才止損離場的。當我的資金虧到大約500美元時(虧損近半),約翰跑到我面前,向我出“可保不敗”的主意。他建議做多(冷凍)豬腩期貨8月合約,并同時做空豬腩期貨2月合約(兩者數量相等),因為兩者價差(spread)會擴大,由此所得的利潤會大于交割的相關費用(8月合約和2月合約的運雜費和商品保管費)。他說如此一來我們的交易就能永保不敗了。
我含糊、粗略地理解這個主意,并且同意這樣去交易。那次交易是我們第一次決定外出用餐,因為過去所有的午餐時間我們都要忙于看盤,但我們認為這筆交易是“不可能虧錢”的交易,所以我們可以安心離開報價屏,篤篤定定地外出用餐。等我們吃完飯回來,我已大體虧光。我依然記得那一時刻的震驚、失望和難以置信。
對于約翰的形象,我始終難忘。他是一個非常胖的人,帶著厚厚的墨鏡,記得那天他跑到報價屏前,對著報價屏,用拳頭砸,用手搖,并且大叫道:“難道確定能賺到的利潤,竟然沒人想賺!”后來我才搞懂,8月豬腩期貨合約交割買入,得到的豬腩實物無法用于2月合約的交割(即賣出、提交豬腩實物)。這筆交易的邏輯一上來就是錯的。
之前約翰是否有交易的經歷?
沒有。
約翰為什么要說通過交易使你的資金每兩周翻一倍的謊話?
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但經過那次交易(即前述豬腩期貨的交易)后,我輸得精光,所以我對約翰講,鑒于所發生的這一切,我認為對于交易我和他都是一無所知,半斤八兩,所以我打算解雇他。他將不會再有薯片,也不會再有碳酸飲料。我永遠忘不了當時他的回復。他對我說:“解雇我是你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我問他被解雇后打算做什么,他對我說:“我打算到百慕大去洗盤子,積累交易的本金。然后我會通過交易成為百萬富翁,接著就退休?!彼麤]有說“我打算到百慕大去找份工作,積累交易的本金”,而是非常具體地說靠洗盤子來積累交易的本金,這不禁把我逗樂了。
約翰最后怎么樣了?
至今杳無音訊。就我所知,他可能居住在百慕大,靠洗盤子成了百萬富翁。
在解雇約翰后,我又設法弄來了500美元,投入白銀期貨的交易。我再次輸光了本金。至此我最初的八次交易,其中五次是和約翰共同操作,三次是我獨自操作,都以失敗告終。
那時你是否萌生過“交易也許并不適合我”的念頭?
沒有。我在學校時一向表現出色,我認為當時交易失利是因為尚未摸清交易的門道,沒有掌握交易的技巧,并非我不適合交易。我父親在我15歲那年去世,留下3000美元的人壽保險金,我決定全部提現用來交易,盡管我母親那時反對我這么做。
但我明白在再次投入交易前,我真的需要學習一些東西。我讀了切斯特·凱爾特納(Chester Keltner)關于小麥期貨和大豆期貨的書,并且我也訂閱了他所寫的市場通訊,其中有他所做的交易建議。我所遵循的首次操作建議就是做多小麥期貨,那次交易取得了成功。我在該筆交易中每蒲式耳賺了4美分,一張小麥期貨合約是5000蒲式耳,所以我做多一張合約共賺得200美元。
接著在凱爾特納市場通訊各期的間隔時段,合約的市場價格又跌回我之前建倉做多的價位,所以我再次入場做多,建立多頭頭寸,靠我自己(此時沒有市場通訊的操作建議可遵循)再次盈利。我覺得自己對交易開始有了感覺,即使在最初開始交易的時候,其實我也喜歡自己獨立交易的感覺。接著,1970年夏天,我基于凱爾特納的操作建議,建立三張玉米期貨12月合約的多頭頭寸,那年夏天恰逢玉米遭受枯萎病的災害,所以說這次交易純粹是好運相助。
那是你初次大賺嗎?
是的,在那次交易中我在玉米、小麥和大豆上建立了大量的多頭頭寸,一方面是因為遵從凱爾特納市場通訊上的操作建議,另一方面是出于我自己的交易直覺。在那個輝煌夏季結束的時候,我累積盈利3萬美元,大賺了一筆,對于我這樣一個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的人來說,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盈利的時候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在上漲途中我會兌現部分利潤;當市場開始掉頭向下時(如果做多的話),我會兌現另一部分利潤。總的來說,我在利潤兌現方面做得很好。
所以恰在那個時候你能憑直覺來做正確的事?
是的。那年秋天我到馬薩諸塞州的伍斯特市念研究生,但發現對所讀的專業全無興趣。我常常溜到潘恩·韋伯證券經紀公司(Paine Webber)在伍斯特市的營業大廳,在那里進行交易。
讀研究生的時候是我一段美好的時光。那時我賺了點錢,雖然不是很多。念研究生期間,我驚奇地發現過去那個在瓊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心致志、從不缺課的好學生已變得曠課頻頻。我意識到這不是個好兆頭,于是在1970年冬天中途退學,搬往紐約。我在基督教青年會待了一段時間。當人們問起我過去是做什么的,我相當自負、傲氣地告訴他們,自己是個做交易的投機者。這個職業聽上去還不錯吧。
1971年春天,谷物(包括玉米、小麥等)市場又變得有意思起來。有一種猜測開始四處傳播,那就是枯萎病的病毒都安然過冬,也就是說這些病毒可以活過冬天并將再次侵犯玉米作物。我決定為枯萎病這個做多理由真正建一次倉。
這是凱爾特納的猜測嗎?或僅是市場的謠傳?
我認為凱爾特納也相信這種猜測。我向我母親借了2萬美元,加上我自己的3萬美元,全部用于交易,我把所有一切都押在枯萎病上了。我所有的5萬美元(含向母親借來的2萬美元)全部充作保證金,做多玉米期貨和小麥期貨,兩者的期貨合約能進多少就進多少,全倉做多。起初,市場還保持穩定,因為對枯萎病的恐懼促使期貨價格保持走高。我建倉后沒有賺錢,但也沒有虧錢。接著某一天,這天我永遠不會忘記,《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場內交易里的枯萎病比中西部玉米地里的枯萎病還要嚴重》的文章(此時馬庫斯笑了起來),該文指出市場所傳的枯萎病再度襲來言過其實,純粹是多頭炒作的借口。當天玉米期貨市場大幅低開,并且以相當快的速度直奔跌停板而去。
市場價格崩潰下跌時,你親眼看見了嗎?
是的,當時我正在經紀人的辦公室,看著顯示屏上的價格往下跳。
在市場價格封死跌停前,還處在下跌途中的時候,你考慮過清倉離場嗎?
當時我認為我應當清倉離場,但我只是看著價格下跌。那時我整個人已完全癱掉了,希望市場能有轉機,價格能夠反身向上。我就目不轉睛地看啊,看啊,當價格封死跌停后,我已無法離場。當天我苦思冥想了一整夜,但確實已無計可施,我沒有更多的錢可以追加保證金,不得不清倉離場。第二天早上一開盤,我在開盤價處清空了全部頭寸。
你全部清倉的那天,市場沒有大幅低開嗎?
沒有,低開但跌幅不大,只低開了大約2美分。
當全部清倉時,你在該筆交易中損失了多少?
我自己的3萬美元全部虧光,另外我母親借我的2萬美元則虧掉了1.2萬美元?!敖灰讜r不要孤注一擲”,這就是我從這次交易中得到的教訓。
接下來你做了些什么?
當時我確實傷心欲絕。我覺得我不得不去工作。那時正處經濟衰退時期,我認為可能得不到確實很好的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但我發現即使我去面試自己明顯能很好勝任的職位,也不能得到任何工作。我最終認識到,我不能得到那些工作是因為我確實不想得到它們。
后來我發現一個極好的工作機會,那就是雷諾證券公司商品期貨研究、分析員的職位。我發現得到該職位易如反掌,因為我感到這份工作確實是我想得到的。我由此認識到:如果你確立的目標是你真正想要得到的,那么該目標非常可能達到,因為你只有真想得到某東西,你才會全力以赴,全心投入。
在雷諾證券公司,我的辦公室和經紀人坐的主辦公室間有一堵玻璃隔墻。那時我對交易依然癡迷,透過玻璃隔墻看著經紀人交易并且歡呼雀躍,我太痛苦了。
那時你只是做研究工作嗎?
是的,因為當時公司嚴禁分析師從事交易,但我認為我不能被這個規定阻止。我再次向我母親借錢,而且向我的兄弟、女朋友借錢,并在另一個公司開立了交易賬戶。我設計出一套復雜的代碼系統,通過該系統和我的經紀人聯系,下達交易指令,這樣辦公室里的其他人就不會知道我違反了公司的禁令。比如,如果我對我的經紀人說“太陽出來啦”,這句話其實暗含某種意思(是叫他進行某種交易操作)。而如果我對他說“今天是陰天”,那又暗含另一種意思(叫他進行另一種交易操作)。
當我撰寫市場研究報告時,我一直透過玻璃隔墻,瞇眼注視主辦公室里大型交易顯示屏上的報價。當我盈利之時,我竭力掩飾我的得意揚揚,而當我虧損之時,我不得不努力做到不露聲色。我認為沒人能理解,我那時其實是處于躁狂抑郁的狀態。我倍感煎熬,我想自由自在、正大光明地交易,而不是靠復雜的代碼,像猜字謎一般偷偷摸摸地交易。
在那個時期你是賺還是虧?
我是虧錢的。還是一樣的老套路,不斷借錢,不斷虧錢;虧了再借,借了再虧。
那你知道錯在哪兒嗎?虧錢的原因是什么?
很好的問題。主要在于,我沒有真正掌握交易的準則,所以做一筆(交易)就虧一筆。一做就錯,屢戰屢敗。到了1971年10月,在我經紀人的辦公室里,我遇到了助我成功的一個人。
那人是誰?
他就是艾迪·塞柯塔。他是一個天才和極為成功的杰出交易者。我初見艾迪·塞柯塔時,他剛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并且通過電腦編程研發了最早的一套可用于測試和交易的技術分析系統。我仍然不明白,塞柯塔怎么能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積累了那么廣博的交易知識。
塞柯塔對我說:“我認為你應該來我這兒工作。我們建立了一個研究小組,你來的話,可以用你自己的賬戶交易。”當時聽上去確實很好,很合我心愿,但后來唯一的問題在于,塞柯塔所在公司研究部門的主管拒絕聘用我。
他為什么不聘用你呢?
因為我既有很好的理論知識,研究報告寫得好,又具有實戰經驗,所以我找不出被拒之門外的原因。后來我找到他,逼著他告訴我理由,他對我說:“我不聘用你是因為你已經懂得太多,而我想招個新手進行培養。”我聽后對他說:“我做任何事都會遵照你的意愿和想法。”最后我說服了他,他聘用了我。
這確實太棒了,因為從此以后我能和艾迪·塞柯塔共事,向他學習討教,而他那時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交易者了。艾迪·塞柯塔基本上是趨勢跟蹤者,采用經典的交易準則。他教我怎樣止損,也教我懂得“讓利潤奔跑”的重要性。
艾迪·塞柯塔是極好的模仿榜樣。比如,有一次他做空白銀期貨,而白銀期貨的價格只是保持勉強下行,今天跌個半美分,明天跌個一美分。其他每個人似乎都看多白銀期貨,都在談論“因為白銀期貨價格太便宜,所以其價格必將上漲”,但只有塞柯塔繼續看空、做空。塞柯塔說:“白銀期貨趨勢是向下的,所以我要繼續做空直到趨勢改變?!蔽覐乃倪@個例子中學到了一點:追隨趨勢必須具有耐心。
塞柯塔的例子是否讓你轉變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
一開始并沒有。即便和艾迪·塞柯塔共事,我還是繼續在虧損。
那時你仍然在犯什么錯呢,你是否還記得?
我認為,那時我缺乏足夠的耐心,操之過急,沒等事態明確、清晰就動手行動。
因為塞柯塔是如此成功,所以只要跟隨他交易即可盈利,對此你怎么看?
我不這么認為,我自己也不想這么去做。
那時你是否想過放棄交易?
我有時會想,持續虧損實在是太痛苦了,或許我該放棄交易。電影《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中有一個鏡頭,影片中的主角抬頭望天,對上帝訴說。那時我也是這樣抬頭望天,對上帝說道,“我真是那么愚蠢?”接著我似乎聽到一個清楚的回答,“不,你并不愚蠢,只要你繼續下去?!彼晕揖瓦@么做了,沒有放棄交易,而是堅持交易下去。
那時,希爾森公司(Shearson)有一個處于半退休狀態的經紀人,名叫阿莫斯·霍斯泰特(Amos Hostetter),他對我像朋友一般,十分和藹可親。他喜歡我寫的研究報告,我們過去常見面交談。艾迪·塞柯塔教給我的許多東西,通過阿莫斯得到了強化。我從不同的兩個人身上,學到了相同的交易準則。
那時你是否為所在公司提供操作建議?
是的。
你提出的操作建議實行的效果怎樣?
效果較好,因為那時我已更具耐心。盡管當時我已身無分文,也沒人愿意借錢給我,但是對于通過采用正確的方法把錢再次賺回來,我仍然具有堅定的信心。當時我每年只賺1.25萬美元,除去日常必要的開支,我設法省下700美元。但700美元不足以開立交易賬戶,于是我的一位朋友也投入了700美元,和我一起開立了聯合賬戶。
這個聯合賬戶的交易是完全由你來決定的嗎?
是的。和我一起開立聯合賬戶的這位朋友對市場交易一無所知。到了1972年7月,那時我們正處于物價管制之中,因此期貨市場也必定處于物價管制之中。
是指尼克松的物價管制嗎?
是的。據我回憶,膠合板的價格理論上被凍結在每1000平方英尺110美元(即膠合板期貨單張合約的價格)上。我替公司分析、研究的市場中就有膠合板期貨。當其期貨價格緩步升至110美元時,我發表了看空的市場通訊,在文中我認為即使供給緊張,但由于價格不能超過110美元,所以在110美元做空不會遭受任何損失。
政府怎樣使價格保持在設定的界限之下?有什么能阻止供求雙方創出高過規定界限的價格?
依靠法律、法規來阻止價格進一步走高。
你的意思是說,生產商不能要價更高?
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是,盡管價格一直被人為壓低,但經濟學原理表明人為壓低的價格會造成供應的短缺。所以膠合板現貨市場出現了供應短缺,這注定會傳導到期貨市場,膠合板的期貨價格也會隨現貨價格的上漲而上漲。然而沒人能確信這種情況,這屬于說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帶。終于有一天膠合板期貨的價格沖上了110美元,接著漲到110.10美元,接下來又漲到110.20美元,那時我正看著報價屏。換句話說,此時膠合板期貨的價格比法定的最高價格高出了20%。所以我開始四處拜訪,想弄清接下來會怎樣,但似乎無人知道。
膠合板期貨是唯一沖破管制價格的市場嗎?
是的,此前其他市場并未發生過。我認為,那天膠合板期貨的收盤價要是能略超110美元,那么下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大概會在110.80美元。我依據的理由如下:如果多空雙方今天能在110美元上方成交,那么以后就能在任何價位成交。所以我做多一張膠合板期貨的合約。最終膠合板期貨的價格漲到了200美元。在我做多第一張期貨合約后,價格就一直上漲,于是我就用“金字塔式的建倉方法”和持盈的策略進行操作。
這次交易是你在玉米期貨市場賠光離場后的首次金額真正較大的交易嗎?
是的。
那么當時膠合板現貨市場上的價格還保持在110美元或以下嗎?
那些在現貨市場上找不到供給方的買家,他們有最后一招,就是讓期貨市場來充當供給方。
基本上來說,它形成了雙重價格體系的市場,是一種合法的黑市,是這樣嗎?
是的。現貨市場上那些急需進貨的需求方,因為供應的短缺,加之沒有和生產商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所以只能“忍饑受凍”,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現在這些人可以在期貨市場上以較高的價格得到他們想買的膠合板?,F貨市場上的膠合板生產商對于必須在法定管制價格下出售膠合板氣得火冒三丈。
為什么膠合板生產商非要在現貨市場以管制價格出售膠合板,而不到期貨市場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然后等到期貨合約到期進行實物交割?
一些比較精明的生產商是知道這么去做的,但當時膠合板期貨交易還處在起步階段,大多數生產商并不精于此道。某些生產商認為這樣做可能是違法的。即使想這樣去做,他們的私人律師也會正告他們,“或許有人能在期貨市場上以任何超過管制價格的價格買到膠合板,但我們還是不要去期貨市場出售、運貨和交割,不要以高過法定管制價格的定價出售膠合板?!眴栴}太多了。
當時政府有沒有對期貨市場出手干預?
政府根本沒有出手,但我出手了。僅僅幾個月,我通過交易膠合板期貨,把交易賬戶中的700美元本金做到了1.2萬美元。
這是你當時所做的唯一交易嗎?
是的。接著我又產生了一個好點子,膠合板供應短缺的情況也會發生在木材上面。我又開始孤注一擲,就像之前交易玉米期貨、小麥期貨時那樣。我預期木材期貨的價格也會沖破管制價格一路向上。
這次木材期貨的交易怎樣?
顆粒無收,無功而返。我看著膠合板期貨的價格從110美元一路漲到200美元,因為木材和膠合板同為木制品,木材也存在供應短缺。我由此推斷木材期貨的價格也能上漲,而且應該能一飛沖天。然而,我在大約130美元建立木材期貨多頭頭寸后,政府終于如夢初醒,意識到膠合板期貨已發生了什么事,于是他們決定不讓同樣的事發生在木材期貨上。
在我做多木材期貨后的某一天,一些政府官員出面宣布,對于打算推高木材期貨價格的投機客,政府將嚴厲打擊。此消息一出,木材期貨價格應聲下跌。我已臨近又一次虧光出場的時刻。有兩周的時間,政府不斷發布類似聲明。此間木材期貨的價格一直盤整在能讓我虧光出場的價格上面一點,我剩下的錢追加保證金剛好還夠,使我可以繼續持倉。
你建倉時木材期貨的價格是130美元,那么到你快虧光出場時木材期貨的價格又是多少?
大約是117美元。
所以即使木材期貨價格的跌幅要遠小于膠合板期貨價格的漲幅,但你在前者輸的錢和你在后者賺的錢差不多是一樣的,因為你在木材期貨上建立的頭寸規模要遠大于你在膠合板期貨上建立的頭寸規模。
說得很對。在政府不斷發布聲明的兩周里,我不斷處于虧光出場的邊緣。這兩個星期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時刻,我每天來到辦公室幾乎都是為放棄離場在做準備。
放棄離場就是止損,這樣做是為了了斷痛苦還是為了至少能留下一點資金?
兩種原因都有吧。當時我心煩意亂,雙手不停顫抖但卻無法自控。
當時你距離再次虧光離場有多近呢?
我賬戶里的1.2萬美元已縮水到4000美元以下。
當時你是否對自己說:“我不相信我會再次虧光出場”?
是的。(自那以后)我永遠不會再虧光出場了,因為那是我最后一次孤注一擲。
那次交易最后怎么樣?
我追加保證金,設法做到持倉不動,并且市場最終反轉。木材供應確實存在供應短缺,政府似乎已無力干涉期貨市場,無法阻止木材期貨價格的上升。
你持倉不動的意志力是來自你的洞察力,還是來自你的勇氣?
雖然當時技術圖上有一個支撐位,市場價格看起來并不會跌破這個支撐,但主要原因是我身處絕境,只能豁出去玩命,所以就死扛不動了。我的700美元本金,曾跳升到1.2萬美元,也曾跌落到4000美元之下,到那年年底達到了2.4萬美元。在這次提心吊膽的經歷后,我才真正做到:永遠不孤注一擲,交易頭寸的規模永遠不能太大。
到了接下來的一年,即1973年,政府開始提高管制價格,因為價格管制造成供應方面大量的人為短缺。當管制價格提高之時,許多商品的價格都出現大幅、急劇的上漲。幾乎所有的價格都在上行。許多期貨商品的價格都翻了倍,并且我能利用低保證金帶來的巨大的杠桿。我從艾迪·塞柯塔那里學到的“追隨市場主要趨勢”開始讓我真正賺到了錢,得到了回報。1973年,我的交易賬戶從2.4萬美元增長到6.4萬美元。
那時我們發現有些情況都是全新的、從未經歷過的。那時市場的具體情況,我都還記得。當時市場價格哪怕只漲了“最終漲幅的10%”,但從歷史角度來看,這一漲幅已是非常巨大。當時是什么讓你認為價格還能漲得更高?
那時我在政治上屬于右翼人士,強烈反對通貨膨脹,對通貨膨脹高度警惕。我那時認為政府讓貨幣經常貶值的做法是有害的,但20世紀70年代中期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給商品期貨市場提供了極佳的交易機會,做多商品期貨的前景一片光明。
這是在恰當的時點運用了恰當的理論。
是的。當時的市場充滿了交易的機會,非常適合交易。在那樣的市場,即便我犯下許多交易錯誤,但最終仍能取得較好的交易業績。
在那時要完全做多?
是的。每一樣商品的價格都在上漲中。雖然我交易得很好,但還是犯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在大豆期貨的超級牛市中,當其期貨價格從3.25美元漲到近12美元時,我一時沖動,清倉兌現了利潤,于是失去了寶貴的多頭頭寸(相當于失去了一切)。我沒有追隨趨勢堅定持倉,而是用自己的想象和主觀臆測取而代之。所以當我清倉離場時,艾迪·塞柯塔仍舊持有多頭頭寸待在場內。接著大豆期貨的價格連續12個交易日達到漲停,看得我痛不欲生。我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每天我來到辦公室,得知塞柯塔依然持倉不動,待在場內,不由想起我的清倉離場。我害怕去那兒上班,因為我知道大豆期貨的價格又會漲停,而我再無重新建倉的機會。
沒有在飛奔上漲的市場中讓自己的利潤隨之奔跑,這樣的經歷和實際輸錢的經歷是否一樣令人惱火?
是的,甚至是更為惱火,甚至嚴重到,有一天我認為自己再也受不了,我需要用鎮靜劑來平復內心的煩惱和苦痛。當鎮靜劑無效時,有人對我說,“為什么不注射鹽酸氯丙嗪呢?其藥效更強?!?/p>
我記得那時在家注射完鹽酸氯丙嗪,接著乘坐地鐵去上班。地鐵車門開始關閉之時,我正好準備上車,我立馬跌倒在地。起初我沒有想到這是注射鹽酸氯丙嗪所致。但是我漫步回家,在家門口再次跌倒,才想到這是注射鹽酸氯丙嗪所致。那天該藥的強大藥力把我擊倒,讓我耽誤了工作。那時是我交易生涯中的低谷。
你是從不認輸的,你想再回去做大豆期貨的交易嗎?
不想,我害怕虧損。
盡管你犯下種種錯誤,但如你之前所講,到1973年年底,你交易賬戶的資金已達到6.4萬美元。在那一年接下來又發生了哪些事呢?
大概就在那時,我常常必須去棉花交易所,當聽到場內交易員的呼喊和尖叫時,我有一種興奮和沖動。那里似乎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地方。但我知道我需要有10萬美元的凈資產才能有進場交易的資格。由于我在商品期貨賬戶外實際身無分文,所以我無法達到進場交易的資格。于是我繼續在市場上通過交易賺錢,幾個月后,我賬戶中的資金超過了10萬美元。與此同時,艾迪·塞柯塔建議我去做多咖啡豆期貨。所以我按他的話去做了,但我在建倉價下方,距離很近的地方設置了止損點,以防價格下跌。接著市場價格發生轉向,由漲轉跌,跌破止損位后,我很快止損離場。因為艾迪·塞柯塔是市場主要趨勢的跟蹤者,捕捉市場價格大級別的趨勢運動,所以沒有設置止損(沒有防止小級別的價格回撤),最終遭受咖啡豆期貨價格連續數日的跌停。
每個交易日,塞柯塔虧損的多頭頭寸因價格的連續跌停而被牢牢鎖住,無法離場,而此時我止損后已待在場外。這與之前大豆期貨交易的情況正好截然相反,那時他始終持有盈利的頭寸,享受連續漲停的快樂,我是過早了結利潤而待在場外。我對他這次的遭遇無能為力,卻對自己及早止損離場感到一絲欣喜。我問自己,“世上還有哪種地方像交易市場這樣,某人內心最大的快樂竟然是建立在別人遭殃、倒霉所遭受的痛苦之上?”就在那一刻,我認識到交易的競爭是異常激烈和殘酷的,并且我決定去紐約棉花交易所,做一個場內交易員。
聽起來場內交易的競爭好像更加激烈?。?/p>
感覺上或許是,但實際上并不是。
對于做場內交易員,你有過擔憂嗎,比如你交易的領域和機會會減少,你只能在一個市場中進行交易?
我稍有擔心,其后的事實表明,我應該是十分擔心,然而在場內進行交易的想法令我非常興奮。事實是,當我非常善于交易抉擇的時候,對于交易指令執行部分的東西,諸如叫價等卻完全一竅不通,無法得心應手。我非常害羞,非常膽怯,以致我在交易所內喊單的聲音小到連我自己都聽不清。最后我把手上的交易訂單轉給另一個場內交易員,他是我的朋友,由他來幫我叫價。這種情況持續了數月,直到我完全認識和了解了自己正在做的事。
即使你已在場內進行交易,你采用的交易方法是否還是以前做場外交易、做長線交易者時采用的方法?
是的,只是場外交易時我不會羞怯。
所以,我猜想你有許多日子是不進行交易的。
說得不錯。
在場內進行交易有何優勢?
沒有,對我來說沒有,但我從這段經歷中學到許多東西,并且我向任何想成為優秀交易者的人推薦,通過場內交易一定能獲益良多。我運用從場內交易學到的東西已有多年。
你學到哪種類型的東西?
通過場內交易你能形成良好的市場感覺和市場感知的潛意識。你能通過交易大廳內聲音的大小高低來估計市場價格的運動方向。例如,當市場活躍,價格具有明顯運動時,交易大廳內卻變得安靜起來,這通常是一個信號:預示價格將不能走得(上漲或下跌)更遠,趨勢將盡。另外,有時交易大廳響聲適度,突然變得人聲鼎沸、喧嘩異常,這并不是你認為的“市場準備一飛沖天、大幅飆升”的信號,它實際上表明市場正遇到更多的阻力,上漲的壓力增大。
但當你在場外時,你是怎樣運用這類信息的?你前面說過,場內所學的東西對你后來在場外的交易有所幫助。
對于日內走勢圖上重要的價位(比如之前的日內高點),我通過場內交易學到許多。當價格達到日內走勢圖上的關鍵價位時,我可以以超出平常的承受能力,建立很大的頭寸,如果建倉后我的交易策略并未即刻奏效,價格未如我愿做出相應的變動,我會迅速清倉離場。例如,當價格達到日內的某一關鍵價位時,我會建立20張合約的頭寸,而不是平常我所能承受的3~5張合約,并且同時設置距離建倉價極近的止損價。此后要么市場價格如我所愿啟動、噴發,我就持倉不動;要么市場價格未如我所料,我交易判斷錯誤,那我就清倉離場。因為場內交易時,我對于市場價格達到那些日內關鍵價位后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早已了然于胸、一清二楚,所以有時我能賺到300點、400點或更多,并且與此同時我所承擔的風險只有10點。進行交易的時候,我有點像沖浪運動員。我力圖踏準波浪的節奏,捕捉恰當的時機以沖上浪尖。但是如果我的交易判斷出現錯誤,我就會清倉離場。我能一下子賺幾百個點,與此同時卻幾乎不用承擔風險(可能只有10點的風險)。我后來進行場外交易的時候,同樣采用場內交易所用的“沖浪技巧”。雖然這種方法確實很好、很管用,但我認為,這一方法對于當前的市場已不再那么有效。
這一方法在當今市場不再有效是因為市場已變得更加突變急動、走勢反復嗎?
是的。在過去的那段日子里,如果市場價格到達日內圖表中的關鍵點,價格會突破該點,接著開始繼續前行,而突破后不會發生價格的回拉。而今天突破后通常會產生價格的回拉(有時會是假突破)。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什么呢?
我認為秘訣在于減少交易的次數。最好的交易應該是以下三方面的情況都對你有利,也就是基本面、技術面,以及市場的情況、基調。首先在基本面上,供給和需求應處于不平衡狀態,這樣才會導致市場價格的顯著波動。其次,技術圖表上所示市場價格的運動方向要與基本面所指示的價格運動方向一致。最后,當有消息、新聞傳出時,市場價格所做出的反應要與該市況下的市場心理一致。例如,在牛市中會忽略利空的消息,而對利多的消息反應會非常強烈。如果你能精挑細選,只做全部符合這三方面要求的交易,那你在任何環境下、任何市場中賺錢都是肯定的。
你最終采用的交易方法是否更為嚴格?
并不是這樣的。我想更多享受交易游戲的樂趣。我明白,全部符合這三方面的交易才是合適的交易,我應該只做這些交易,但交易對我而言是一種精神上的釋放和個人的愛好。在我的生命里,交易取代了其他許多東西。我把交易操作的樂趣放在我自己交易操作標準的前面。但挽救我的一點是,當交易全部符合我的三方面要求時,我進場建立頭寸,所建頭寸規模是其他交易所建頭寸規模的5~6倍。所以我并不是視交易為兒戲,純粹為了樂趣和愛好,而是通過所建頭寸規模的大小加以控制。
你所有的交易盈利都是來自完全符合你三方面要求的交易?
是的。
那其他類型的交易會基本打平嗎?
其他那些交易會基本打平,并使我始終趣味盎然。
對于其他類型的交易,你會進行跟蹤記錄嗎?這樣你就能知道這類交易接下去的發展和結果會是怎樣。
只是心理上的跟蹤和記憶。對于其他類型的交易,我的目標就是打平即可。我知道我將靠那些完全符合我三方面標準的交易來賺大錢。完全符合我標準的交易總會有的,但數量稀少,所以必須極具耐心。
為什么完全符合你標準的交易會如此稀少?是市場變得復雜、成熟的緣故嗎?
是的。和我交易的早期相比,現在的職業交易人要多許多。在過去那段日子里,艾迪·塞柯塔和阿莫斯·霍斯泰特教給我的觀點和方法就足以讓我在市場中具有優勢,但現在每個人都知道這些交易準則。你交易的屋子里到處都是聰明人和電腦設備。
在過去那段日子里,你看著報價的顯示屏,當價格漲過技術圖表上的關鍵價位時,你就可以做多玉米期貨。你進場一小時后,谷倉操作員的經紀人會打電話給他,叫他建倉做多。到了第二天,經紀行會建議客戶做多,市場價格會被進一步推高。到了第三天,一些空頭開始認錯出場,建立多頭頭寸沖銷空頭頭寸,還有一些新的多頭進場建倉,這些新多頭是一群牙醫,他們是最后知道“現在是做多最佳時機”的人。因為我是玩交易游戲的少數職業交易者之一,所以我能先知先覺,最早建倉做多,在第三天,我就清空多頭倉位,讓晚我幾天入場的牙醫來接盤。
你談的是短期交易,你也捕捉價格主要運動,做長線交易嗎?
我也做一些捕捉價格主要運動的長線交易,但許多時候我是做兩三天就能賺取利潤的那種交易(即短線交易)。
在短線交易中,你出場后何時再重新進場?
牙醫無法堅定持倉,因為他們在錯誤的時候做多。所以當市場價格回落時,我會重新進場交易。如今,所有交易者都能感知和察覺市場價格突破技術圖表上關鍵價位的時刻。
后知后覺的跟風交易在現在的市場中已經不存在了嗎?
對哦,谷倉操作員都已經會自己下注了。因為牙醫的交易資金量在如今的市場中已微不足道,影響甚微,因此可以忽略他們的存在。
他們現在把自己的錢都投入基金,而不是自己親自進行交易,這也是個原因嗎?
是的,不過即便牙醫和某些后知后覺的跟風者仍然在做交易,他們的交易量也就是1張合約,而與此同時基金經理一次的交易量可能就是1000張合約?,F在你必須學會逆向思考。你必須要問,“我的那些同行,即那些職業交易者是否真的已全部進場,還有誰留在場外等著進場建倉?”以前你是不必擔心這些東西的,因為那時總有后知后覺者留在場外等著進場建倉,這些人要么得到的信息晚,要么得到信息后做出的反應慢?,F在,每個人都信息暢通,行動果斷而迅速。
現在的市場更容易發生假突破?
是的,假突破現在非常多。
趨勢跟蹤交易系統注定會走向平庸嗎?
我認為會的。我認為除非出現例外的情況,即市場出現壓倒其他一切的、特別嚴重的失衡狀態,否則“趨勢跟蹤”時代的終結就會延續下去。還有一種例外的情況,那就是我們進入嚴重通脹或嚴重通縮的環境,到那時“趨勢跟蹤”的時代也會再度重啟。
換句話說,除非有某種極其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壓倒其他所有一切,打破現有的平衡,才能使“趨勢跟蹤”奏效。
就是這個意思。
過去5~10年里市場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因為現在期貨市場的投機交易中職業資金管理人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與此相對的是,小投機客可能會犯所有的錯,是這樣嗎?
市場已發生了改變,理查德·丹尼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多年來丹尼斯一直交易得很好,然而在他管理的最后一年,即1988年卻虧損了近50%。趨勢跟蹤交易系統的方法不再有效。問題出在一旦你確定趨勢并進場建倉,其他人同樣也能做到這樣,沒人是后來的買單者,你可以先知先覺,別人也不會后知后覺。一旦市場左右搖擺,上下震蕩,你就會出場。
我們不會再有許多良好的價格趨勢,其中另一個原因是,各國中央銀行為防止資金外流而采取“逆趨勢”的方法進行干預。
各國央行總是這么干嗎?
我認為不總是這樣,是最近這幾年才這么干的。如果你看一下外國央行持有美國國債的圖表,你會發現在最近幾年里外國央行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大幅地上升。外國央行似乎從他們自己國家的個人投資者手中不斷購入美國的國債。
就交易而言,你認為市場的改變意味著什么?你會因此改變自己的交易方法和交易風格嗎?
我曾經在外匯市場上進行頻繁、大量的交易。例如,在里根首次當選總統的那年,美元走勢異常強勁。我自己的交易賬戶和公司的交易賬戶加起來共持有6億德國馬克,按那時的匯率折算,相當于3億美元。這是相當大的金額。全世界較大的外匯交易者(包括銀行在內),我可能是其中之一。
因為外匯交易市場是24小時的市場,所以會令交易者筋疲力盡。當我睡覺的時候,我幾乎每兩個小時就會醒過來,爬起來查看市場的即時行情。只要澳大利亞、中國香港、蘇黎世、倫敦等主要交易市場開盤,我就能接收到即時行情。做外匯交易毀了我的婚姻。如今我盡量避免做外匯交易,因為我認為它完全與各國政治局勢有關,你必須確定各國央行下一步的行動。
當你積極進行外匯交易時,因為擔心在美國交易市場開盤前,匯價向不利于你的方向大幅運動,使你深陷其中,遭受損失,所以你整個晚上都要不斷起床查看行情,是這樣嗎?
是的,確實如此。
你總是那樣進行外匯交易嗎?或者說沒有以這種方式交易外匯使你遭受多次損失,所以你才開始全天候地進行外匯交易?
沒有全天候地進行外匯交易曾使我遭受多次損失,所以我要全天候地投入外匯交易,只有這樣我才能時刻保持警覺和機敏。
如果價格產生巨大的缺口,你能通過海外市場的交易加以回避嗎?
可以的。例如,我記得1978年的一次交易,那時美元連遭重擊,每天都下跌并且迭創新低。這段時期我和布魯斯·科夫納一起合作,共同交易。我們每天都會聊上幾小時。有一天,我們發現美元開始神秘走強,這種價格的劇烈波動無法用已知的信息加以解釋。我們快速在海外交易市場上清空了我們做多貨幣的頭寸。到了周末,卡特總統公布了支持美元的計劃(這就是美元突然走強的原因)。如果我們等到下一美國交易時段開始,再清空某外幣的多頭頭寸,那恐怕我們早就損失殆盡、尸骨無存了。
這個例子說明了我們所堅信的一條準則,即市場上的大玩家,包括政府在內,總會有攤牌的一天,總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如果我們看到價格向不利于我們的方向突然運動,而且我們對此無法理解,搞不清楚,通常就清倉離場,等到以后再探尋其中的原因。
我清楚地記得那時的外匯期貨市場,在那項計劃(卡特總統公布了支持美元的計劃)發布后,你持有的那種外幣連續幾天跌停。你是在該外幣接近頂部的時候清倉離場的吧?
在那筆交易中,我們的離場非常及時和出色。我的觀點是:我們(指美國)將要進行重大改變,出于好意,我們會事先知會歐洲央行,所以歐洲市場上的價格會先于美國方面的政策發布做出反應。即便有些事是我們這里率先引發的(比如美國方面發布相關政策、聲明),但市場價格卻最早在歐洲市場上做出反應。如果有些事是歐洲方面率先引發的,那么肯定是歐洲市場上的價格最早做出反應。我認為,歐洲市場的交易時間是最好的交易時段。如果我打算住在某個地方,心無旁騖、全身心地進行交易,那么我想這個地方將會是歐洲。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補全你的交易歷史。你決定不做場內交易員后又去哪里了?
我接到阿莫斯·霍斯泰特的一個電話,他是希爾森公司的,對我就像朋友一樣。那時他也為一家商品期貨公司進行交易,阿莫斯告訴我,他會力薦我加入商品期貨公司,擔任交易員的職務。
那時,該公司的理論是他們打算雇用所有杰出的經濟學家來做交易員。他們的董事會里有保羅·薩繆爾森。在一次會面中,他們提出了雇用我的想法。他們所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何大作發表,在哪家日報刊發了文章?”我具有文科方面的學士學位,而這就是我所有的一切,最為搞笑的地方是,他們每個人都視我為“只會做交易的人”。
難道他們開商品期貨公司,從事交易不是為了賺錢?
他們認為除非你是博士,否則你不可能真正賺錢。但阿莫斯·霍斯泰特說服了他們,同意給我一個機會。我相信我是他們雇用的第一個非博士交易員。他們把一個3萬美元的賬戶交給我管理,我從1974年8月開始交易。大約10年后,該賬戶的資金達到8000萬美元。那幾年都是非常好(賺錢)的年份。
從初始的3萬美元做到8000萬美元的期間,你是僅靠公司的初始本金還是公司有新增資金投入?
最初幾年過去后,他們又給了我10萬美元進行交易。自那以后他們總是從我的交易賬戶中提走資金。在那些年,公司正處于擴張階段,急需用錢,因此公司每年要從每個交易員賬戶抽取賬戶資金總額的30%,用以支付公司的各項費用。
所以你每年不得不賺30%,這樣才能維持賬戶的資金規模。你的交易賬戶面對不斷抽走資金的不利情況還能取得如此高的增長,你一定有收益高得驚人的年份吧。
多年以來,我每年至少取得100%的收益率。
其中收益率最高的是哪一年?
1979年是我收益率最高的一年,這是令人稱奇的一年,黃金沖過800美元的那波行情被我把握住了。
你抓住整波行情了嗎?
我不停地買進賣出,但我吃到整波行情中最豐厚的一段時間,那時黃金還在每盎司100美元。那真是個狂熱的時代。在那時,我能在澳大利亞的市場買入黃金,然后在中國香港市場上金價會被推高10美元,接著到倫敦市場上金價又會上升10美元,等到紐約市場開盤,我就能賣出,每盎司能獲利30美元。
聽起來,和在美國市場買入黃金相比,在海外市場買入黃金具有更大的優勢。
那時我在加利福尼亞,具有的一項優勢就是:當我紐約的同事還在呼呼大睡時,我已起床,看著中國香港市場上的報價進行交易了。我記得,當我從電視新聞里得知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我打電話去中國香港,看那里是否有人知道這個消息,但中國香港那邊還無人知曉,因此中國香港市場上的金價還未做出反應,于是我在無人知曉最新要聞前,在中國香港市場建立了20萬盎司黃金的多頭頭寸。
那可是2000張黃金期貨合約??!在中國香港市場建立如此大的頭寸規模,不會遭遇流動性的問題嗎?
不會,他們會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但是這么做,果然令他們如坐針氈,惱火不已。在我上次去中國香港的時候,他們告知我不要去中國香港的黃金交易所。一些人仍然記得這件事,對我還是耿耿于懷。
你在中國香港市場建倉做多黃金時,他們知道交易的一方是你嗎?
是的,他們知道的。
他們是否認為你事先已經知道什么消息?
不會這么認為。他們或許認為我瘋了,想進場買走所有黃金。5~10分鐘后,他們也知道了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新聞,每個人都開始爭搶做多。頃刻間,每盎司黃金我就賺到10美元,我共有20萬盎司黃金。
你能通過電視新聞來做交易,這一點令人難以置信。
我明白。之前我從未這么做過。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更是唯一的一次,但我確實是這么做了。
獨特的黃金期貨市場在近乎垂直的上漲后,又開始近乎垂直的下跌,你及時離場了嗎?
是的,在黃金期貨價格的上升途中,我在大約750美元清倉離場。當我看到黃金期貨價格不斷上沖,幾近900美元時,我極為沮喪和苦悶。但后來價格又回跌到400美元,此時我感覺非常良好。
最為重要的是,你出場做得非常好。是什么東西向你發出警示,讓你感覺價格已接近頂部(或底部)?
在當時,許多市場都非常瘋狂。我的一條交易法則就是:當市場波動性變得很大,走勢變得極為瘋狂時,那就是我清倉離場的時候。我衡量時采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漲跌停板的天數。在那時候,我們會碰到許多價格連續數日漲停的情況(當時是商品期貨市場的大牛市)。當連續第三個漲停時,我會開始變得非常謹慎。我幾乎總是在第四個漲停板清倉離場,并且如果在第四個漲停板,我還留下少許多頭頭寸,沒有全部清倉的話,我在第五個漲停板時一定會全部了結,這是我的強制規定,一定要做到。面對波動性如此大的市場,我會強制自己離場。
你從一個失敗的交易者到一個極其成功的交易者,其間伴有20世紀70年代中期商品期貨的大牛市。你早年的成功有多少是歸功于交易者應具有的交易技能,又有多少是源于市場大勢的相助?
老實說,我認為當時市場大勢非常好,你只要做多并持有,那就不會虧。那時有許多交易成功的故事。我的財富就此獲得。
但是有許多人并沒有守住賺來的財富?
確實如此。但我非常幸運,在市況再度變得艱難時,我已成為好的交易者,在那以前,我已掌握適合自己的交易技巧和方法,并且那時我在某個市場上具有知識和市場研判上的優勢,這個市場就是可可期貨市場。在幾乎兩年的時間里,除了可可期貨,我幾乎不交易別的品種,因為在可可期貨上我能得到來自赫爾穆特·威馬(Helmut Weymar)的信息和幫助。在可可期貨上,赫爾穆特是可以信賴的專家。他寫過一本書,極為深奧,對我而言猶如天書。此外,他在業內有各種朋友。擁有來自赫爾穆特及其朋友的知識和信息,我對可可期貨市場的了解和掌握非以前那些市場可比。
你幾乎只做可可期貨的時期顯然已結束,發生什么事了嗎?
赫爾穆特退出可可期貨交易了。
我猜想,赫爾穆特并不是一位像你這樣的成功交易者。
這么說吧,我如果具有赫爾穆特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我會交易得比他好。
除了早期交易虧損的經歷,還有哪筆交易讓你格外受傷?
我絕不讓自己有陷入可怕災難的可能。最讓我受傷的交易發生在我重倉交易外匯的時候。那時我交易得不錯,因此敢于重倉持有。那次我在德國馬克上持有的多頭頭寸確實很大,而就在這時德國央行開始介入市場,決定打擊投機德國馬克的交易者。當這一消息傳出,我在大約五分鐘內就虧掉了250萬美元。我得知所有消息后決定止損離場,因為我擔心250萬美元的虧損會逐步擴大,直到最終變成1000萬美元的虧損。但是其后價格卻收復了全部跌幅,而此刻我已清倉離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價格上漲,這是令人倍受煎熬的時刻。
在你離場后多久價格開始由跌轉漲?
大約半個小時。
你又重新進場了嗎?
沒有,這番折騰下來,我已精疲力竭,無心再戰。
回過頭看這段交易,你認為當時清倉離場是正確的嗎?
離場還是正確的,雖然事后看會有點心痛、郁悶,因為如果我置之不理,持倉不動照樣可以安然無恙(因為后來價格收復了全部跌幅),而不是止損虧掉250萬美元。
你交易賺來的錢會取出進行投資嗎,還是留在你的交易賬戶中,重新投入交易?
我做過一些糟糕的投資。我交易賺來的錢,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在這些投資中虧掉。當我交易規模很大的時候,我想繼續交易下去總要有個理由吧,因此我花錢如流水,投資如撒錢。曾幾何時,我擁有十處房產,但所有的房產最終都虧本售出。我賣出的房子中,有些我只住過一個晚上。我曾投資飛機包機的服務,在這上面虧掉了許多錢。在當時某個時刻,我計算得出我交易所賺的錢中,其中30%通過納稅等交給了政府,30%用來支撐飛機包機服務上的投資,還有20%用于從事不動產交易,所以我最終決定把所有的東西都賣掉,做個了結。
看來你作為交易者時精明智慧,而作為投資者時卻幼稚天真。
說得不錯,我投資時,稚嫩的程度令人無法相信。在為數眾多的不動產交易中,我除了有一次交易是賺錢的,其他都以輸錢告終。在不動產交易領域,在所有健在的人中,這樣糟糕的業績,可能唯我獨有。
為什么你在投資方面做得如此糟糕?
我凡事都感情用事,沒有研究、分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在重犯早年交易經歷中的錯誤:介入你自己一無所知的領域,接著就是輸錢。難道你內心的“警鐘”沒有敲響嗎?聽起來好像你具有自毀的本能,能把交易賺來的錢在其他地方虧掉。
是的,千真萬確。我交易賺來的錢可能虧掉過半。
當你做所有這些蠢事時,難道沒人抓住你的肩膀對你說:“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做什么?”
有的,但在任何時候,我的員工膽敢這么做的話,我都會解雇他們。有一個時期,我雇用了六七十個人,外加我一堆虧錢的生意,僅是支付工資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坦白地講,我交易賺來的許多錢都因此付之東流。
你的投資虧損是否對你產生感情上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你交易的虧損?我這么問的原因是,你在談論投資虧損時看上去非常失望沮喪。
是的,會有影響,它使我痛心地認識到自己曾是一個傻瓜,但我也從中意識到人不應成為物質的附庸。我將其作為人生的一堂課。通過這堂課我懂得,我無須在全世界每一個美麗的地方都擁有房子;我能住在賓館,然后沿海灘漫步或踏小徑登山。如果我真想對自己好一點,我可以包下一架飛機,而不必買回一架飛機。
你的話確實很有道理,但我的感覺和猜測是,如果你在交易中虧掉的錢和投資中虧掉的錢一樣多,那么交易虧損的經歷會更令你刻骨銘心、肝腸寸斷,因為其他商業冒險本來就不適合你,你壓根不是做投資的料。我這么說對嗎?
你說得很對。我相信事實確實如此。我總是覺得,我至少在一件事上做到了精明、智慧。交易才是我真正擅長做的事。如果沒有交易的存在,我做不了交易,可能我終其一生都要靠擦鞋謀生呢。
成為杰出的交易者是靠與生俱來的才能嗎?不知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我認為,要想成為第一流的、頂尖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具有與生俱來的才能,也就是所謂的天賦。這就像第一流的小提琴家是需要藝術天賦的。如果只想成為合格稱職的、能夠賺錢的交易者,你可以通過后天學習掌握所需的技能。
你從最初的失敗到現在的非常成功,你的交易經歷豐富而且完整,對于那些交易新手或是失敗的交易者,你有什么基本的建議?
首先我想說的是,在你任何一個交易想法(計劃)上投入的錢不要超過你總資金的5%。這樣你就能錯上20多次,能拉長你輸光錢的時間。我必須再強調一遍,一個交易想法(計劃)只能投入總資金的5%。如果你在兩個不同但卻正相關的谷物期貨品種上都建立多頭頭寸,那仍舊算一個交易想法。
其次我想建議的是,要一直使用止損點。我的意思是,事先要設置實際的止損價位,而不是采用“心理止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你在一定的價位止損離場。
你總是在進場交易前就選定將來離場的價格?
是的,我總是這么做的,而且不得不這么做。
我想以你的情況,實際上你無法一下子止損,因為你交易訂單的規模實在太大了。
是的,然而我的場內經紀人可以幫我完成止損的操作。
當你下達進場建倉的交易訂單時,一定伴有清倉離場的交易訂單?
是這樣的。另外,如果你剛建倉的頭寸看上去并不妙,此時不要認為改變看法、觀點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要馬上改變看法,清倉離場。
所以,如果你建好倉,五分鐘后你認為建倉有誤,看上去不妙,此時不要心中暗想,“如果我這么快清倉離場,我的經紀人會認為我是一個白癡”。
是的,正如你所言。如果你對持有的頭寸開始不再確信,有所懷疑,不知該如何操作,那就清倉離場。你總會有再次進場建倉的機會。當你疑慮重重時,那就清倉離場,睡個好覺。你在這筆頭寸上已耗時太多,待到明日,所有一切都會一目了然,即疑慮時先離場觀望,待局勢明了再進行操作。
有時你會在清倉離場后又重新進場建倉嗎?
會的,但重新進場通常不是在離場當天,至少是在離場以后的下一個交易日。
對于交易新手,你還有其他的建議嗎?
最重要的交易法則也許就是持盈和止損。這兩者同樣重要。如果你不能堅定持有盈利的頭寸,那么你總的盈利將無法彌補止損形成的總虧損。
你也必須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我有許多朋友,他們都是才華出眾的交易員,所以我要經常提醒自己:如果我試圖采用他們的方法或觀點進行交易,那么我終將遭受虧損。每個交易者都有所長,也皆有所短。有些交易者善于持盈,但同時會死扛虧損;另一些交易者會很快兌現利潤,但也會很快止損。堅持自己的風格和方法,成敗都源于自己的方法,利弊得失都會有。只要所用方法是符合交易基本原理的,而且適合自身特點,那么利會大于弊,得會大于失。但是如果你試圖兼收他人的風格和方法,通常的結局是,你可能會集各種方法的缺點、劣勢于一身。揚長避短只是美好的愿望,實際上各種方法、風格可能無法兼容。
采用他人的方法進行交易,或是跟從他人進行交易,所面臨的問題是,你對這些交易會信心不足,而采用自己的方法,自行決策交易,你才會信心十足,是這樣嗎?
確實如此。在進行最終分析的時候,你需要有持倉的勇氣,需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如果到時候你的持倉底氣和依據是“我持有某某頭寸是因為布魯斯·科夫納也持有它”,那么你將不會有堅定持倉的勇氣,你最好一開始就不要持有該頭寸。
我想我們談到的“他人”都是極具才華的交易者,但這依然毫無影響,你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方法和風格。如果交易所采用的并不是你自己的主意,那該筆交易會搞砸嗎?
會的。你應該清楚,這個世界是極其復雜的,你要始終問自己:“還有多少交易者尚未采用、正在等著采用這個特別的主意?”你必須考慮市場上的交易者是否已提前知曉了這個主意,從而使你這個(來自他人的)主意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對于“市場上的交易者是否已提前知曉”,你怎么可能評估呢?
通過采用經典的動量指標(momentum-type indicator)以及觀察市場的市況和基調來評估。市場連續上漲有幾天,連續下跌又有幾天?對于市場的人氣指標(sentiment index)該做怎樣的詮釋和解讀?通過這些就能做出評估。
你能否想到一個很好的例子,用它來說明你通過觀察市場的市況和基調來獲知交易的信號?
我能想到的最經典的例子就是20世紀70年代大豆期貨牛市中的一次交易。那時,大豆供應極度短缺。每周政府報告中增加的出口承諾和旺盛的銷售情況也是推動大豆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力量之一。我那時重倉持有大豆期貨的多頭頭寸。某天一位來自商品期貨公司的人打電話給我,他在電話里說:“我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我聽后說:“好吧,好消息是什么呢?”他回答我說:“好消息是,出口承諾的數字非常好,壞消息是你沒有達到最大持倉量?!彼麄兌计诖袌鰞r格在接下來的三天會達到漲停。
對于沒有達到最大的持倉量,我確實有點沮喪。接到電話后的第二天,我下單在開盤價處建立更多的多頭頭寸(以達到最大持倉量),萬一市場價格沒有開出來就漲停,那我就能建到倉。我舒服地坐著,靠在椅背上,看著好戲上演。市場價格不出眾人所料,以漲停開出。開盤后不久,我注意到在漲停價位上有大量成交,換手踴躍。接著漲停板被打開,我的經紀人打來電話,告知我下的交易訂單已經成交。接著市場價格開始下跌,我自言自語道,“大豆期貨的價格本該連著三天漲停,但現在連第一天上午都封不住漲停?!蔽伊⒖檀螂娫捊o我的經紀人,發瘋般告訴他:“立刻做空,做空,做空!”
你全部清倉了嗎?
我不僅全部清了倉,而且還因錯得福:做空沖銷多頭頭寸時,我意外犯錯,做空大豆期貨的合約數量超過了我原來多頭頭寸的合約數量,這樣等于我反向建立了空頭頭寸,當價格下跌40~50美分后,我又建立大豆期貨的多頭頭寸以沖銷手中的空頭頭寸,從而獲利。交易操作失誤,我卻反而賺到了大錢,這是唯一的一次。
我記得有一個與這次大豆期貨交易相類似的例子。那是在棉花期貨的牛市中,市場價格達到了每磅1美元。時至今日,我還是能想起當時的情況。我是做多棉花期貨的,并且一周的出口數據顯示,有50萬包的大豆將出口到中國。這是我所見到過的最為利多棉花期貨的出口數據。但消息出來的第二天,市場并沒有以漲停板開盤,只是跳高了大約150點開盤,接著價格就開始掉頭向下。事后表明當天的開盤價就是當天的最高價。
我還記得另一個有趣的例子。那時我們正處在極為嚴重的通脹時期,當時商品期貨所有品種的價格都是以同樣的方式和幅度展開波動。在某個特別強勢的交易日,幾乎所有商品期貨市場都沖向漲停,但在那天,棉花期貨的價格是以漲停開盤,接著就打開漲停,開始回落,最終收盤時價格較前一交易日僅略有上漲。那天就是棉花期貨市場的見頂之日。其他所有品種都牢牢封死漲停,唯有棉花期貨自當天以后就永遠難見上漲的曙光。
如果你已發現各市場或品種共有的價格行為,那么“一旦某上漲滯后的市場或品種率先開始下跌,你就做空該市場或品種”,這是否是必然的交易法則?
只要某個市場或品種的價格運動和其他所有相關市場或品種的價格運動出現背離,你完全能在該市場或品種上下注交易。當利多消息出臺,某市場或品種的價格卻無法上漲,那你一定要做空。
人們對市場的哪一種錯誤想法會使他們在交易中遇到麻煩?
我認為,導致人們交易虧損、財富縮水的首要原因在于,他們錯誤地認為市場上的專家可以依賴,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如果你知道并認識真正的市場專家,這樣做也未嘗不可。比如,你正好是保羅·都鐸·瓊斯(他也是本書的訪談對象,請參見本書的相關訪談)的理發師,那么親耳聆聽他對市場的高論,或許并不是個壞主意。然而,通常所謂的“專家”并不是交易者。你那中游水平的經紀人不是久經沙場、百里挑一的交易者。與其他方法相比,聽經紀人的話進行交易會輸掉更多的錢。交易是絕對私人的事,你必須做好自己的功課,必須獨立分析和判斷,這也是我對市場參與者的建議。
大眾對于交易市場還有哪些錯誤的想法?
有一種愚蠢的想法,那就是“陰謀論”,即認為市場可以人為操控,某些價格波動的背后隱藏著陰謀。我認識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杰出交易者,因此我能斷言:在99%的時間里,市場自身的力量要大過任何個人或機構的外力,市場遲早會向它該去的地方進發,市場自身形成的運動方向沒人能夠改變。有時或有例外,但這種例外不會持續太久。
你把自己大部分的成功都歸功于艾迪·塞柯塔和阿莫斯·霍斯泰特,是他倆把交易的準則傳授于你?,F在輪到你傳授了,你教其他交易者嗎?
是的,此人就是布魯斯·科夫納,他與我并肩工作,同時也是我的密友。他已成為最好的交易者,就這點而言,我最好的教學成果就是他了。
布魯斯·科夫納的成功有多少是源于你的培訓,又有多少是源于他自身的天分?
我初見布魯斯·科夫納時,他是一位作家和教授,在業余時間做點交易。對他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積累那么廣博的交易知識,我深感震驚。我記得初次見到布魯斯·科夫納的那天,我試圖用復雜的交易方法和概念讓他對我肅然起敬。雖然我是一個職業交易者,那時每天花15個小時在交易和分析市場上,但我所提出的任何與交易有關的東西,他無所不知、無所不通。對于他所具有的天分,初次見面我就很快確認了。
這些都和他智力有關,但他身上還具有哪些東西,讓你知道他將成為杰出的交易者?
當然有的,那就是他的客觀理性。一個優秀的交易者不能僵化刻板。如果你發現某人確實能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任何事情,那此人是做交易的好料,有成為杰出交易者的潛質。初次見到他時,我就知道他將成為杰出的交易者。我力圖把艾迪·塞柯塔和阿莫斯·霍斯泰特教給我的交易準則以及我要求掌握的一些交易技能都傳授給科夫納。我和他并肩交易的時候,是我交易最好的時期,我們在一些交易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那些年我的年收益率達到100%,而他達到了1000%。他具有極高的交易天分。
作為一名交易者,你是否感到過失意和挫???
絕對感到過。大概在1983年,我開始逐漸減少交易。那時我覺得自己需要再度充電,學習新的東西,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直覺在交易中有多重要?
直覺非常重要。據我所知,任何出色的職業交易者都具有交易直覺。作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你也需要勇氣,去嘗試的勇氣、接受失敗的勇氣、獲取成功的勇氣,即便路途艱險,也要繼續前行的勇氣。
此刻除了交易外,你還有哪些目標?
我練習空手道已有多年,目前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我想更上一層樓,取得空手道的黑帶。另外,我對靜坐冥想、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等也有學習,我想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一步地學習和研究。
聽起來非常深奧玄虛。你想往玄虛方面發展嗎?
這個確實很難用言語來闡述,讓我想想到底該怎樣表達。愛因斯坦曾說過,“人類是否友善互助,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由衷感到“人類是友善互助的”,達到這一點對每一個人而言都很重要。
現在你達到這一點了嗎?
我已非常接近。
但那并不是你最初的感受?
不是我最初的感受。我最初感到人世間是一個充滿敵意,沒有友善互助可言的地方。
今后10年或20年,你還會繼續從事交易嗎?
是的,交易充滿樂趣,讓我難以割舍。我并不想賺更多的錢,賺來的錢可能被我在不動產投資上再次虧掉。
每天交易13個小時,這就是交易的樂趣所在嗎?
肯定不是啊。如果交易是你生活的全部,那么其所來的刺激興奮是折磨人的,是會令人痛苦的。但如果你能讓個人生活和交易保持平衡,那交易就是一種樂趣。據我所知,所有在交易這行長久發展的、成功的交易者遲早都會做到這一點。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和交易會保持平衡,他們在交易以外也有別的生活樂趣。你如果沒有別的樂趣,沒有別的關注和興趣,那交易是撐不下去的,日子是沒法過的。最終你不是因為無事可干而陷入過度交易,就是為短暫的失敗苦惱不已、寢食難安。
當你遭受連續虧損時,你會如何應對?
在過去,有時我會試圖回擊,在我初遭虧損后甚至會加大交易規模,但通常都是徒勞無效的。后來我學會很快地砍倉止損,如果交易的情況越來越糟,屢戰屢敗,我會全部清倉離場,停止交易。這樣,情況就不會更糟了。
你有時會繼續戰斗下去,設法改變屢敗屢敗的局面,是這樣嗎?
有時候是的,但大多數時候我只要停止交易,情況會更好些。因為我是天生的斗士,具有不服輸、抵抗到底的性格,所以有時會自惹麻煩,最典型的方式就是遭受虧損,拼命回擊,再遭虧損,接著就減倉,或者有時就止損,停止交易,如此反復折騰,直到我踏上交易制勝的正道,才不會這么做。
遭受連續虧損后,你停止交易的時間會有多久?
通常是三四周。
當你遭受連續虧損,是因為你交易的步調和市場的步調不一致嗎?你能用更好、更易理解的方式加以陳述嗎?
我認為,“連續虧損”就是虧損生虧損的過程,就是前面的虧損導致后面的虧損。當你開始遭遇虧損時,就會觸發你的負面情緒和消極心理,并終將導致整個人的悲觀和消極,從而影響接下來的交易。
極少有交易者像你這樣成功,你認為是什么讓你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我思想極為開明,能虛心接納各種新事物、新觀點。有些信息從個人感情上來說,很難接受,但如果我確認其是真實的、可信的,我就會欣然接受。例如,我看見某些人賺錢速度比我快得多,但卻一下子輸光所有的一切,因為這些人在剛開始虧損的時候不愿止損離場。當我持有一筆糟糕、正處虧損中的頭寸時,我能夠對自己說,“你不能再交易了,要離場?!碑斒袌鰞r格的運動方向與我的預期相反時,我總能對自己說,“我希望能在這筆頭寸上賺很多錢,但事與愿違,我預期有誤,我要立刻離場。”
你是否逐日記錄凈資產的情況?你確實對你的資產進行規劃安排嗎?
這方面的事,我過去做得很多。
這樣做有幫助嗎?交易者對他們自己的凈資產進行規劃安排,你認為是個好點子嗎?
我認為有幫助,是個好點子。如果你凈資產的變動趨勢是往下的,這是讓你降低交易規模和重新評估交易決策的信號。如果你輸錢比贏錢多,輸錢的速度快于贏錢的速度,那是對你的一個警告。
你關注的市場顧問有哪些?
從可讀性、創造性和知識性角度而言,“加利福尼亞股票技術分析的市場通訊”是我喜愛的市場通訊。我也喜歡馬丁·茨威格(Martin Zweig)發布的“茨威格市場通訊”“茨威格預測”以及理查德·羅素(Richard Russell)發布的“道氏理論的市場通訊”。
在我采訪的交易者中,馬丁·茨威格可能是被提及最多的人。
從茨威格那兒,你總能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他非常厲害。
從你前面提到的市場通訊來看,我猜你也是交易股票的。你做股票有多久了?
交易股票大概就是在過去的兩年里吧。
你交易股票和交易期貨有何不同?
交易股票時,我更為耐心。
做股票時,你進行交易選擇的過程會有所不同嗎?
沒有不同,我通過技術圖表、基本面和市場行為來確認我的交易選擇。我認為,你在全球各地交易任何品種都能用這個方法。
哪種類型的股票是你關注的重點?
我從不交易道指的成分股,我偏愛小盤股,因為那些資金龐大的職業投資者(比如共同基金等)不會進入小盤股,這些大機構會像大鯊魚一樣互相殘殺,中小投資者往往會無辜遭殃。我有一個基本原則,交易澳元勝過交易德國馬克,交易小盤的場外交易(OTC)股票優于交易大盤的道指成分股。
你尋找的股票要具有哪些基本面特征?
我喜歡采用《投資者日報》上的一些指標來選股,比如每股收益排名。我將每股收益和我自己對公司產品可能具有的市場占有率結合在一起分析。如果某公司沒有市場占有率極高的領域,即該公司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都不高,那么對我來說,每股收益的高低已不再重要,即使它每股收益很高,我也不會選擇它。但是如果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確實不高,但每股收益卻在不斷增長,而且其產品所處的市場尚未達到飽和,發展空間較大,還有許多市場份額等待搶占,這樣的股票對我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
我也喜歡將市盈率和每股收益結合在一起使用。換句話說,我喜歡的股票是,每股收益不斷增長,而其市盈率又處在合理區間,即股價相較每股收益還處在合理的水平。
所以,你喜歡尋找每股收益高,同時市盈率低的股票,是這樣嗎?
確實如此。能兼而有之是最好的。我相信有辦法通過電腦開發出一套極其良好的交易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選出每股收益高,同時市盈率低的股票。
相對強弱指數怎么樣?這可是《投資者日報》上另一關鍵指標。
我認為該指標作用不大?!跋鄬娙踔笖怠敝皇歉嬖V你股價曾經的表現怎樣,經常會發生的情況是,你找到并買進了一只“相對強弱指數”高的股票,但買進后發現,該股繼續上漲的動力早已消耗殆盡,“股價表現強勢”只是過去的事(如此一來你反而會買在高點)。
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在于供給和需求。油輪費率像商品價格一樣,具有周期性。當油輪費率漲高時,相關行業的每個人就能賺許多錢,因此這些人會造更多的油輪,于是油輪費率(隨供給增加而)走跌。最終過剩的油輪會變成廢銅爛鐵,油輪費率又會重新上漲(供給減少所致)。多年來,我們的油輪費率都很低,每年都有許多油輪被廢棄。所以,我們將步入油輪費率重新上漲的周期。
當交易賬戶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交易的難度是否會隨之提高?
會的,因為交易賬戶規模變大后,你可交易的市場會越來越少,會迫使你進入這些市場和其他資金龐大的職業交易者同場角逐。
在各種不同的交易市場,價格行為有沒有共同之處?例如,你能否用交易債券的方法來交易玉米期貨?
我確實認為,如果你能在某個市場進行交易,那么你就能在所有的市場進行交易。交易的原理、準則是相通的。交易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察覺別人的情緒。交易要洞察大眾貪婪和恐懼的心。無論在哪個市場,這些都是完全相同的。
***
大多數偉大交易者的早年失利多源于交易規則方面的問題,而不是意外造成的失手。盡管邁克爾·馬庫斯長期的交易業績記錄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在其交易生涯的起步階段也曾遭受一連串的交易虧損,而且他不止一次輸得精光、血本無歸。由此可得出一句至理名言:早期交易的失敗不過是交易者犯錯的記錄而已,據此并不足以判定交易者最終成敗的可能性。
我發現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盡管馬庫斯在交易中歷經許多慘痛的損失,但實際上最令他感到撕心裂肺的經歷卻是“他在一筆盈利的交易中離場過早,沒有做到持盈,從而錯失大賺的機會”。懂得“讓利潤奔跑”的持盈之道,把握可以大賺的交易不僅對交易員保持良好的交易心態很重要,而且這也是交易制勝的關鍵。在訪談中,馬庫斯強調:“讓利潤奔跑”和“截斷虧損”同樣重要。用他本人的一句話來講,就是“如果你不能在可以大賺的交易上持盈,那么你就無法彌補止損累積起來的虧損”。
馬庫斯深知在一筆交易上下重注的危害。有一個例證(那是在玉米沒有發生枯萎病的年度,進行的還是谷物期貨交易),馬庫斯開立的一個交易賬戶從極少的本金一直做到3萬美元,然后在某一筆交易中他全倉出擊,最后全軍覆沒,全部虧光。在木材期貨上馬庫斯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在最終虎口脫險之前,他已面臨滅頂之災。上述這些交易經歷對馬庫斯的交易理念影響至深。當別人請他給普通交易者提點建議時,不出意外的話,他所述的頭條交易法則就是:在單筆交易中投入的資金不要超過交易賬戶資金總額的5%。
除了不要在單筆交易中下重注外,馬庫斯還強調對每筆交易要預設離場價位(止盈及止損)并且嚴格遵循和執行,這點非常重要。他認為設置保護型止損點(protective stops)格外重要,因為它能迫使交易者及時止損,嚴格控制交易風險。馬庫斯也建議:當交易者處在虧損狀態并且對自己的交易決策感到困惑懷疑之時,最好先清空頭寸、離場觀望。
另外馬庫斯也強調:交易者必須保持獨立,具有主見,不人云亦云。他認為交易者要是聽從他人的意見,哪怕是交易高手的意見,通常都會產生問題,起到負面作用,因為這樣非但不能如虎添翼,反而會集自己和他人的缺點、劣勢于一身。
盡管馬庫斯是積極主動型的交易者,但他還是堅定地認為交易者必須嚴格選擇交易品種。他建議交易者要等待交易品種的主要分析要素(基本面、技術面、交易心理等)都達到一致的結論時才進行交易。只有這樣,交易者才能大幅提高每筆交易的勝算。在交易勝算看起來極低的情況下還要進行大量交易,這不是在交易賺錢,而是在燒錢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