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體戶到電商,從實體到線上,從“閉門造車”到構建“世界村”……時代在變化,改革開放初期的創業靠膽大心細、吃苦耐勞;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靠眼光、靠風口。也許有的人認為“時勢造英雄”,經濟寒冬吹得人連取暖都顧不上,還談什么創業,但是就有人在寒冬里抓住風口一飛沖天,四個時代,四個不同的故事,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眼光的成功創業者。
1.1 經濟形勢并不像你想的那么重要
2015年下半年以來,股市、匯市、商品市場大幅震蕩,中國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除了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期,內需有所放緩之外,外需也在不斷下降,中國外貿出口增速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有近一半的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硬著陸。此外,美國加息預期導致大多數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本幣貶值、金融市場動蕩。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已經走下高速路,進入新常態階段。
受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資本市場充滿著迷失和悲觀情緒,投資者或把手握緊或抱團取暖,紛紛準備“過冬”。資本的遇冷,首先二級市場是重要因素,從2015年6月中旬以來,股市暴跌,大量資金蒸發,各類基金的募集變得困難。另一方面,VC(風險投資)、PE(私募股權投資)在退出階段的獲利大打折扣,就連美股的阿里巴巴都跌破發行價,誰還敢輕易嘗試納斯達克上市?
有關資本寒冬的論調甚囂塵上,然而實際上并不是資本層面沒錢,而是缺乏投資的好項目。在寒冬里,投資者看什么項目都覺得屬于夕陽產業,所以畏首畏尾,寧可錯失投資良機,也不愿意錯投。
但事實證明,世上本無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門窗制造業無疑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屬于典型的傳統產業。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外需萎縮、內需不振,而房地產市場也一直是高位停滯的狀態。從整體上看,門窗制造行業都不太景氣,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貝克洛幕墻門窗系統有限公司卻是另一番景象,經過五年的發展,貝克洛公司占據了華南高端門窗市場50%的份額,并且至今仍處于增長勢態。
疾風知勁草,能在逆境中茁壯成長的企業才是好的企業。與耐克、IBM、豐田等許多成功崛起的企業類似,貝克洛也經歷了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再到賣標準的進化,通過堅持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進而實現了價值鏈的升級。
現在很多人誤把傳統當作落后,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差別,傳統產業是相對于IT、生物醫藥等現代產業而言,勞動力相對密集以制造加工為主的行業,其由于自身存在時間相對較長,極相對生產手段比較傳統,但傳統產業并不一定是落后產業。落后產業則通常有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點。
資本市場就是如此,它能迅速甄別偽劣,因為無論經濟形勢如何,好的產業總是會有的。形勢好的時候,各行各業欣欣向榮,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很好;形勢一旦不好,那些虛偽繁榮的產業就原形畢露了。對此,巴菲特曾說過一個經典的比喻:“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在股票市場,大盤漲時做股票會比較順手,賺錢相對容易,但是很多不好的操作習慣卻被掩蓋了。大家都忙著賺錢,無暇顧及自己的問題,哪天行情不行了,幡然醒悟卻為時已晚。就像一個人平時看起來健康,一旦出現問題,可能就已經是“晚期”了。
由此看來,經濟形勢對于資本來講也就沒有那么重要了,準確地說資本就是那些精明的投資者。從理論上講,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因為資本市場立足于實體經濟。國家經濟是由所有的企業來支撐的,當企業整體的運營水平上升,經濟就會上漲,反之就會經濟衰退。
資本市場如典型代表股市,是由許多企業上市所構成的一個比較集中體現經濟水平的地方,企業的經營水平直接表現在股價的波動上。當大部分企業都在快速增長時,股價就會上漲,這也正是經濟增長的信號。但經濟形勢有滯后性,而企業的經營水平率先表現在股價上,因此股市是可以提前反映經濟形勢的。
但是這只能從中長期趨勢來判斷,從相對短期來看,資本市場非但沒有提前反映經濟形勢,甚至有時還會完全倒置。歷史上,美國、德國和日本都曾出現過經濟形勢好但股市反轉下跌的情況,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中國經濟雖然逆轉上漲,但中國股市卻是一熊到底。
中國經濟的奇跡波瀾壯闊,不過,相較全球各個經濟社會卻也顯得非常特殊。特殊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仍是只見高潮未見退潮,誰也不知道這樣的高潮還能延續多久。
巴菲特的話用在國家層面上就是,當經濟遇到波折,考驗一個國家的尺度是它是否有經濟自我調節能力和社會的穩定能力。
看一看我們的鄰居日本,GDP低速增長已經二十年了,貨幣兌換像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社會進入人口老年化階段,政黨變化像走馬燈一樣。盡管如此,日本社會仍然保持著穩定,依然有眾多世界知名企業在生產著汽車、電子產品、馬桶蓋、電飯煲等各類產品。
這或許就是資本市場不必關心經濟形勢的最好理由,因為它并沒有那么重要。現在很多投資者的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一定要在所謂經濟最景氣的時候出手,但他們是否考慮過有同樣想法的投資者還有多少?還是那句話:漲潮必有落潮時,落潮時候又如何?
1.2 成功源于對未來的預測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人開始不滿足于為別人打工,有能力且有創業想法的人變得越來越多,創業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樣化。在眾多資本發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在資本浪潮中站起來了,也有更多人倒了下去,創業者對行業的預知和判斷是能否成功的重要標志。
比爾·蓋茨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是第一個把計算機軟件產業化的人。比爾·蓋茨看到了計算機市場發展的前景,看準了軟件市場,他使應用軟件從系統軟件中分離開來,把單一的電腦變得豐富多彩。計算機也從簡單的功能發展到多媒體技術,創造了從單機應用到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個又一個技術奇跡。
比爾·蓋茨1955年生于美國西雅圖,從小就愛好學習,被稱為“神童”。中學時他就非常喜歡計算機,已然是編程高手了。1973年,18歲的蓋茨考進著名的哈佛大學法律系,由于他實在太迷戀于計算機,于是決定退學。1975年,年僅20歲的蓋茨與好友艾倫創辦了微軟公司,專門從事微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并擔任微軟公司的董事長。從此蓋茨就開啟了這項傳奇事業。
1990年到1994年間微軟在其MS-DOS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推出了Windows 3X系統,收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饋。到1995年,微軟推出了獨立的Windows95操作系統,迅速占領了全世界的個人電腦市場。1998年,微軟推出了電腦操作系統史上影響時間最長且最成功的Windows98操作系統。陸續推出的Windows98第二版、千年版、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 Vista、Windows7及現在最新版本的Windows10都為微軟贏得了很大的市場。
截至2016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榜單顯示,比爾·蓋茨以750億美金的個人財富蟬聯全球富豪榜第一寶座,此前他已經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20年前,互聯網對大多數國人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名詞,當時的美國等國家已經開始利用發展了,但是在中國還是一張白紙,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接觸互聯網。隨著電腦開始在國內普及,馬云判斷出互聯網今后的發展趨勢,開始進軍互聯網業。做互聯網后,馬云1999年受邀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從歐美電子商務中發現了新的模式,打算自己做一個亞洲模式的電子商務。從此馬云率領阿里巴巴團隊朝電子商務這個新方向進發,如今的他和企業都已成為中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行業的先驅。
1995年,31歲的馬云因為非常優秀的英語水平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這一次出國使馬云接觸到了互聯網,也是這次機遇開啟了馬云的互聯網事業。馬云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萌生了回國建立一個互聯網公司的新奇想法。他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創立一個B2B電子商務模式,開啟了“中國黃頁”之路。
1999年馬云和伙伴共籌50萬元本錢,開啟了阿里巴巴的創業之路。他的愿望是打造一個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并且把它做到世界最大。他們每天瘋狂地工作,日夜不停地設計網頁,討論網頁和構思,阿里巴巴就這樣誕生了。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這個新奇的事物立刻被媒體、風險投資所關注,8月阿里巴巴接受了高盛基金500萬美元投資,隨后又接受了軟銀2000萬美元的投資,從此阿里巴巴開始了瘋狂的崛起,一路披荊斬棘,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全球電子商務第一品牌,并逐步發展壯大,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帝國。
福布斯排行榜或胡潤排行榜上的成功企業家在創業的過程中,幾乎都非常清楚未來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要做的事情。雖然時代與環境的變化速度非常快,但這些企業家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判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先行者才能創造資本,并讓這些資本變為更多的財富。
1.3 資本風口1.0:個體戶的黃金十年
“個體戶”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不受人尊重的,在老百姓看來是有悖于社會發展的,和主流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個體戶趕上了流通領域的市場化,個體商戶逐漸有了錢,不再低人一等。
個體戶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特殊產物,它標志著中國人終于走向市場經濟所賦予的對自身命運的主宰。市場經濟不可缺少個體工商戶這樣的經濟單元,個體工商戶更是維系社會穩定與民生的基礎。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表明,1999年中國實有個體工商戶數量為3160萬戶。
浙江的梁先生一家是改革開放時期的個體戶經營者。改革開放前,當時家里只有父親一人在工廠上班掙錢,每月只能拿回49塊錢,這微薄的收入卻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孩子,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改革開放給梁先生一家的生活帶來了轉機。梁先生母親的針線活做得極好,也會使用縫紉機,當“個體戶”這個名詞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梁先生的母親就開始試著幫人加工衣服,每加工一件收一兩塊錢,一個月下來收入居然比在工廠工作的父親還高。母親嘗到了甜頭,決定租門面房做服裝生意,需要經常到深圳、廣州等地批發服裝來賣。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梁先生家里的餐桌也變得豐富起來,經常可以看見肉類蛋類等在當時很奢侈的食物。
通過個體商戶經營,梁先生一家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也為國家納稅減少了國家負擔,還可以解決他人的就業問題。現在個體戶已被大家普遍接受,也確實有一些個體戶通過個體經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把個體升級為企業,把生意越做越大。
當年個體戶的發展如日中天,但是誰又能想到二十多年后,“個體戶”因為經濟環境的改變而步入了“瀕臨絕種”的狀態。在中國市場經濟的持續深入之中,在社會利益日趨多元、各種利益群體日益分化,在個體戶權益與行政權力所蘊含的部門利益的對抗中,處于松散的個體戶群體不能達到更好的平衡。在與行政權力經年累月的碰撞之下,個體戶數量不得不逐漸減少。加之國內個體戶注冊模式也越來越嚴格,從注冊一家公司到開業平均所必經的審批步驟,需要走過七道關卡歷時大約三個月才能完成,各種審批費用占據了個體戶人均年薪的11%。在繳納了稅費之后,個體戶不僅難以得到相應的服務,而且政府各部門的收費、罰款不勝枚舉。壟斷企業也在不斷打壓著個體戶的生存,這些原因導致了個體戶市場越來越萎靡。
國家工商總局發布數據,1999~2004年,中國實有個體工商戶從3160萬戶下降為2350萬戶,六年間消失了810萬戶。《國務院批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1998〕41號)決定全面開展違法和違規個體商戶的市場整頓,后期又開展了清理無照經營和治理“三無”企業的專項行動,共清理取締各類無照經營近100萬戶。
由于線上電商的銷售額明顯超過實體店的銷售額,2012年李寧關閉了1800多家實體店,匹克關閉了1000家實體店,安踏關閉了100家實體店,書店、服裝店、鞋店的閉店潮也有照此延續下去的趨勢。
1.4 資本風口2.0:連鎖和復制的力量
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企業來說,連鎖加盟無疑是可以快速融資、發展壯大的最佳方式之一。對于正在創業的人來說,連鎖加盟也可以讓你少走一些彎路,于是利之所趨,大家開始競相模仿。
在連鎖的世界中,不管是什么樣的行業,不管是加盟連鎖還是直營連鎖,幾乎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做模板”。大部分連鎖企業在發展的初期都會做出一個“模板”,通過這個“模板”先點燃“星星之火”,最后通過大量的復制“模板”形成引燃市場的“燎原之勢”。
那么這種市場模板究竟有什么樣的意義?企業為什么要通過復制“模板”的方法來迅速壯大自身實力?其實連鎖企業之所以要創建市場模板,就是為了探索出單店的成功經營模式、營銷隊伍的建立方法以及快速招商的技巧,這樣既用小資本培育了“火苗”,又借助了資本風口來助長“火勢”。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連鎖業獨特的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使其很快成為現代商業中極具活力的業態。
1987年1月1日,只有幾千元積蓄的黃氏兄弟在北京的珠市口東大街開了一個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名為“國美”的門店。兄弟倆看準了北京家電市場的潛力,就從這一家百平方米的小店開始建立自己的“連鎖帝國”。2016年,國美電器的門店已經達到了1700多家,2015年的年銷售額為646億元人民幣。
近幾年來,中國的連鎖經營行業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一批又一批大型連鎖業態不斷涌現出來,國美、蘇寧等老牌在分食市場的同時,諸如吉祥餛飩、沙縣小吃、神龜餡餅等小型連鎖企業也在悄然崛起。這種形式的背后,意味著連鎖企業對國內經濟增長和消費產生的巨大作用,與此同時,連鎖經營模式也給各類基金提供了巨大的投資平臺。雖然中國實體經濟依然飽受著“寒冬”的摧殘,但國家以擴大內需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也帶動著企業去發掘新的機遇。
15年前,三個懷揣著發揚中華傳統美食情懷、擁有碩士學歷的青年開始了創業歷程,他們并沒有在當時逐漸火爆的川菜上做文章,反而一門心思扎在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吃——餛飩上。1999年,三名碩士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吉祥餛飩店。經過15年的連鎖發展,吉祥餛飩的分店已經遍布北京、上海等40多個城市,分店數超過1000家。
雖然經濟下滑、電商沖擊等詞匯充斥著整個2015年,制造業和其他實業也已經開始感受到了越來越濃的“寒意”,這些“寒意”最終將導向整個實體經濟,在行業變革沒有找到有效破局模式之前,行業增長趨勢放緩不可避免,但是行業的增長趨勢放緩并不代表所有企業都在走下坡路,至少連鎖業在成本控制上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武漢中百、大潤發等連鎖超市的銷售業績,大部分都有所增長。
當然,在新常態下,傳統的連鎖行業如果抱著固有的盈利模式不松手,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意流向他處。傳統商業規則已經被打破,連鎖業的業績兩極分化也將變得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對連鎖零售業來說,電商挾資本帶來的沖擊足以摧毀一個龐大的連鎖帝國。環境的裂變正在倒逼連鎖業創新,創新下的復制勢在必行。永輝超市在2015年與京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聯合采購機制,逐步打通線上與線下的同步運作,與此同時,華潤萬家也在逐步整合上游商品資源。這些企業在供應鏈上端的創新和參與將是未來門店復制中盈利、管理以及差異化經營的基礎。
固守資本風口2.0的復制思維,會讓今天的連鎖巨頭成為被市場瓜分的對象,越是大的顛覆時代就越是新興產業“攪局”的時候,如何創新自己的復制模式,是連鎖業立足門店優勢“向上”發展的關鍵點。市場中沒有不好做的企業,只有做不好的企業,一味固守傳統的商業模式最終無法脫離死亡、變成他人養料的結局。
1.5 資本風口3.0:移動互聯,鏈接一切
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與移動通信各自獨立發展后互相融合的新興市場,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它融入了交流溝通、信息獲取、商務、娛樂等各類互聯網服務,正在為世界創造著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
隨著4G網絡的普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廣闊。移動互聯網逐漸向生產生活各領域滲透,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力。移動互聯網深刻改變生產生活形態,不斷推動中國社會深入變革。
這種變革在潛移默化當中也影響著國民的生活。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讓許多傳統行業轉型的同時,也在逐漸改變行業之間分割、獨立發展的格局。從某種角度上說,過去中國的傳統行業之間的紐帶是細小、殘缺的,而移動互聯網卻增強了這條紐帶,讓各行各業鏈接在了一起,也讓企業與個人之間建立了直通網絡,新的商業模式讓互聯網環境下的市場充斥了更多的可能。
飛信是早期移動互聯的應用者之一,是中國移動推出的集融合語音、GPRS和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覆蓋實時、準實時和非實時三種不同形態的通信需求,從而實現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它可以通過電腦網頁、手機等多端登陸,不受任何限制隨時隨地和好友進行交流。除了具備聊天軟件的基本功能外,飛信還可以實現電腦和手機間的實時互聯,實現與飛信好友手機短信免費發送、語音群聊超低資費、手機電腦文件互傳等多種強大功能,為用戶提供實時便捷的美好體驗。
飛信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市場接受的主要原因就是資費優惠,用戶通過飛信向好友發送信息只收取網絡流量費,而不收取信息費。如果在好友不在線的情況下,用戶發送的信息將會以短信形式自動轉發到好友的手機上,減少了用戶漏掉信息的可能性。
但即使功能強大如飛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已經成了過去的代名詞。
從金融消費來看,年輕消費者的口袋里經常“沒錢”,因為現在出門一趟基本上手機的支付寶就可以全部搞定了。想去餐廳吃飯,結賬可以用支付寶;吃完飯想看電影,可以在支付寶上買電影票;想起來家里的水電費該交了,可以用支付寶充值;該回家了想打車,可以通過滴滴打車然后用支付寶結算;到了月末,想起來手機費快沒了,可以打開支付寶順手充個話費。支付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便利。
支付寶為自己設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取代錢包,戰勝現金,成為大家的電子錢包。有了支付寶,你可以用它付錢,用它理財,用它管理卡券和積分。也就是說,支付寶可以代替傳統錢包的所有功能,而且還能夠賦予他更多的功能成為個人金融的入口。
手機是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因此支付寶有更多碎片化的使用場景,用戶的黏著度更高,支付寶的想象空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無限放大。只有支付功能對支付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支付寶還誕生了余額寶、螞蟻花唄等金融功能和社交功能。隨著移動互聯和科技的發展,支付寶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從電影方面看,如今的電影行業越來越繁榮。現在的電影主流觀眾已經變為了年輕的互聯網受眾,且平均年齡越來越小,這些受眾的絕大部分左右了電影市場的發展趨勢,他們的喜好和口味決定了電影的票房。互聯網已經全面顛覆了電影行業,未來具備互聯網基礎的電影票房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電影的用戶和售票渠道基本都存在于互聯網,用戶可以通過在網絡上看影評來判斷自己要不要去看這部影片。大多數人選擇通過網絡購買電影票,因為網上可以看到排片和選座的實況,用戶可以據此決定自己去看哪個時間的場次,并且相對于實體店購買,網絡購票更加便宜。如今電影的主流觀眾都存在于互聯網,觀眾接受電影宣傳信息也在網上。所以電影發行之前會在網絡上發布預告影片,與網絡平臺進行合作,網絡已經成為電影營銷的重要渠道,為電影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移動互聯網打破了網上信息傳播的各種局限,與用戶結合起來。移動互聯網讓我們隨時隨地查找消息、處理工作、保持溝通、進行娛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移動互聯時代通過網絡將個人與世界緊密連接起來,各類社交網絡與高質量的應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生活。移動互聯還衍生出各種商業機會,催生出各種產業形態,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各種資本合作絡繹不絕,已經成為當前中國互聯網產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最強有力的技術力量。
1.6 資本風口4.0:跨國跨界“世界村”
伴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進步,世界早已成為一個整體,跨國電子商務近些年逐漸流行起來。跨國電子商務不僅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生產率,還可以增加貿易機會,改善貿易環境。如今的跨國電子商務已經對國際經濟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當傳統網絡購物不能滿足廣大“剁手黨”的購物需求時,網購便迅速伸向了海外市場,繼續擴張購物領地。由于進口關稅及商家經營策略的原因,很多國外商品價格更低廉。傳統的海淘非常麻煩,郵寄通關的過程少則幾周多至幾個月,十分漫長,并且還有丟失的可能。現在,海外直郵的模式不僅讓等待時間大幅縮短,而且代繳關稅和低廉的郵費讓買家輕松就可以享受跨境直郵的待遇。在這種購物形式背景下,各類海淘平臺應運而生,小紅書、洋碼頭、亞馬孫、天貓國際等都開始做起了跨境電商的生意。
隨著跨境購物需求不斷升溫,國人的海淘需求也在不斷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消費者的個性化和高品質的追求逐漸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流。
以洋碼頭為例,洋碼頭建立了獨一無二的買手制,集結了來自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等覆蓋全球四十多個國家的優秀買手,這些買手不僅懂時尚,還能快速洞察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她們可以通過人脈和資源各種渠道,第一時間將最時尚的海外知品和新奇玩意帶給中國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最佳便利。洋碼頭在海外直郵物流上著力發展,迄今為止,洋碼頭已經在全球建立了12個國際大型物流中心,并且為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全程封閉的運輸服務,在運輸過程中不但能保證實時監控,還能確保各國商品都能快速、完整地送到中國境內,最終流向消費者,類似的電商還有很多,譬如小紅書。
不同于其他電商平臺,小紅書2013年10月從全球購物分享社區起家,直到2014年12月才正式上線電商平臺“小紅書福利社”。小紅書在運營電商之前是一個龐大的前端社區,用戶分享從全球各地購買來的商品使用體驗和心得,向大家傳播海外的商品以及海外購物的知識,讓消費者可以直觀地享受最真實的購物體驗。
在小紅書社區中,每個用戶都是一個博主,可以隨時隨地曬商品,分享購物體驗,吸引其他用戶的關注。從調查來看:“買”是女性購物的剛需,“曬”同樣也是,每個女性購買到心儀的商品之后都很想將這種心情和商品分享給別人看,而小紅書恰好給女性提供了一個“曬”的平臺,每個博主“曬”出來的內容可以成為下一位用戶的購物攻略,這也是小紅書最初的運營邏輯。
小紅書覆蓋了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個熱門旅游地的基礎購物指南,里面既有性價比高、特色鮮明的品牌和商家介紹,也有豐富的專題。小紅書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類似于“逛街”模式,通過社區內容引導和海外進口特有的價格與品質競爭力,使消費者更加信賴小紅書這個產品。小紅書建立海外直采的貨源模式,與日本大昌行、COSME大賞,Casio等進行合作,還搭建了自己的供應鏈系統,貨源來自國外品牌方和大型的國際貿易商,擁有鄭州和深圳的保稅倉區及兩個海外倉,實施全程監控。
近幾年海淘在網購圈一直非常火熱,各大購物網站幾乎都推出了海淘專區,中國有“雙十一”、美國有“黑色星期五”,各大跨境電商也都瞄準了十一月份這個購物狂歡月促銷打折齊放價,為了方便支付,支付寶也與海外購物網站進行了合作,用戶通過支付寶可直接付款,省去了匯率換算的麻煩,體驗到方便與快捷的跨境購物。
2012年以來,國家支持海淘跨境電商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海淘跨境電商逐步進入規范期。國家支持多個城市海關獲準開展直購進口、保稅進口、一般出口業務,作為試點區域向全國逐步推廣。2016年1月,國務院又批準在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這1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導致傳統外貿方式多樣化。隨著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升級及利好的政策因素,跨境電商保持著高速度和高利潤雙高發展態勢蓬勃發展。中國目前跨境在線零售規模在350億美元左右,占中國外貿出口的2%。品牌國際化和市場全球化的推動下,跨境電商發展空間巨大。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5萬億元,同比增長42.8%,預計到2019年跨境電子交易總額將達到17萬億元。
隨著跨境電商生態鏈條的日漸完善、配套服務體系的日益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外貿生產企業會借助資本進行跨境電商的系列發展。據投融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7月,蜜淘網獲得經緯創投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四個月后,蜜淘又獲得祥峰投資、經緯創投等3000萬美元的B輪投資。2015年京東對跨境電商Wish投資約5000萬美元,大眾交通注資1.1億元人民幣投資跨境電商平臺美購,騰訊投資小紅書一億美元。2014年至今還有多家跨境電商融資案例,新的風口已經來臨,你還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