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美的308個建筑
- 吳晉
- 503字
- 2019-08-15 09:57:48
北京妙應寺白塔

建造時期: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
位置:北京市西城區(qū)妙應寺內(nèi)。
結構:磚石結構。

北京妙應寺白塔的塔體高大,通高50.9米,塔體潔白,古樸典雅,沒有任何雕飾,故稱白塔。為我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喇嘛塔。
妙應寺白塔建在一個高大的須彌座式的平臺上,臺前東西兩邊有臺階,臺階正中雕刻出一組精美的“二鹿聽法”石雕,中央為一個象征佛法的法輪,兩旁分別靜臥著雌雄二鹿,象征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傳播佛法。塔基為三層方形折角須彌座,其上為半圓突起蓮瓣組成的覆蓮座和承托塔身的環(huán)帶形金剛圈,使塔從方形折角基座過渡到圓形塔身,自然而富裝飾性。蓮座外檐有明代添置的108個鐵燈籠。蓮瓣之上有五道金剛圈,其上置一個上肩略寬的龐大的圓柱體覆缽,即塔肚子,最大直徑近20米。碩大的覆缽形塔身由7條鐵箍環(huán)繞,覆缽上的剎座也被做成須彌座形式,剎座上立著高大粗壯的圓錐形相輪,即十三天。十三天頂端承托直徑為9.9米、上覆40塊放射形銅板瓦的華蓋,其周邊懸掛高1.8米、有鏤空花紋的36個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風來時鈴聲清脆悅耳。華蓋頂上建有一座鎏金喇嘛塔,高近5米,重達4噸。塔身似寶瓶,比例勻稱,輪廓雄渾,氣勢磅礴,為我國喇嘛塔建筑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