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村落
賈村隸屬晉東南長治市下屬縣級市潞城市的翟店鎮。
賈村隸屬晉東南長治市下屬縣級市潞城市的翟店鎮。
潞城市是長治市所屬11個縣、市之一,歷史悠久,秦時已置潞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又置潞城縣,宋、元、明、清、民國一直相襲,已有兩千多年的縣制歷史,1994年改為縣級市。潞城市今下屬鄉鎮(辦事處)9個,分別為潞華辦事處、成家川辦事處、店上鎮、翟店鎮、微子鎮、辛安泉鎮、史回鄉、合室鄉、黃牛蹄鄉。
賈村原名南賈村,是潞城市的古老大村,位于城關西南約5華里(1華里=0.5千米)處,距長治市亦僅10余華里,今為潞城市翟店鎮下屬的13個村子之一,其西北向為南舍、北舍、河移等村,西南向為崇道、小天貢、東天貢、西天貢、南天貢、郭村等村,南向為羌城村,東南向為翟店、寨上等村。

翟店鎮所轄13村地理位置示意圖
村西北隔山西晉牌水泥集團公司(又稱山西水泥廠)與潞城市相接,村西為鳳凰山,村南為無影山崗,村東為無名低矮山丘。
賈村現有近3000人,700余戶,均為漢族。村中有50余姓,主要姓氏為王、曹、張、宋、牛、李、崔等。耕地面積5000余畝(1畝≈0.0667公傾),主要種植玉米,為經濟作物,以飼料形式賣出。
全村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新遷小康區,西部為老街區,老街區占大部,是整個村子的中心。中街(又稱正街、村中路)南北向縱貫老街區,是整個村子的中心,村委會設于正街中部。村中街道東西稱街,南北稱路,東西向主要街道由北向南依次為后街(又稱大北街)、崔家街、張家街(又稱崗坡街)、秦家街、閣兒街(分閣東街與閣西街)、西街(又稱舊西街、大西街、王家街)、和家街(又稱合家街)、小康街、曹家街、南舞臺街(西向稱新西街),南北向主要街道由西往東依次為中街、村東路、小康路。

賈村街道、神廟、舞臺方位示意圖

賈村南大門

村子周圍,耕地里種的玉米已長出綠苗

村東街 唐然/攝
村中遍布神廟,共計14座,分別是碧霞宮、白衣堂、觀音閣、關帝廟、崔家堂、祖師廟、三元宮、玉皇廟、三大士廟、呂祖庵(新建)、土地廟(新建)、禿奶奶廟(新建)、文昌閣(遺址)、佛殿(遺址)。另存五道小廟3處,均為一尺見方小窯。
這些神廟大多分布在老街區內,主要街道交錯之地均坐落神廟。三元宮、祖師廟位于老街區北部、坐北朝南;碧霞宮位于老街區中南部,坐北朝南;白衣堂緊挨碧霞宮西側,坐東朝西;崔家堂、關帝廟、觀音閣位于老街區東部,由北向南一線排開,皆坐東朝西;三大士廟位于老街區西部,坐西朝東;玉皇廟在老街區中西部,坐北朝南。觀音閣建筑闊大,為雙層,下有門洞可過,是村子原先的東大門。

碧霞宮在曹家街與村東路交錯處

三大士廟,正對西街。唐然/攝

觀音閣背影,門洞東向為閣東街。

閣西街 唐然/攝

村東路將村子分為老街區(左)、新建生活區(右),左下角為禿奶奶廟

墻中的五道小廟,與張家街相對。唐然/攝

碧霞宮南新建舞臺及廣場,近年多次于此舉行賽社儀式,遂命名為賽社文化廣場。
許多神廟附設舞臺,均與廟門相對。現存新舊舞臺共計6座。其中古戲臺2座,分別在三大士廟和關帝廟中,前者應為清代建筑,仍可使用;后者年代應更晚,梁架尚存,但已不可使用。新舞臺有4座,原碧霞宮、玉皇廟戲臺已損毀殆盡,現在原址新建;碧霞宮南與廟大門斜向而對,新建南舞臺及廣場,近年多次于此舉行賽社儀式,廣場遂命名為賽社文化廣場;村北三元宮前右方亦有一塊地勢較高的空地,村中演出也常使用。

關帝廟戲臺

碧霞宮新建演戲舞臺臺基 唐然/攝

三大士廟戲臺 唐然/攝

三元宮及正對的村中街,斜對面是演戲用的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