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風情[1]漸老見春羞,到處芳[2]魂感舊游。
多見[3]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4]拂人頭。
【題解】
《柳枝》,原為民間歌謠,名《折楊柳》。樂府瑟調曲有《折楊柳行》。橫吹有《折楊柳歌辭》。清商曲辭有《月節折楊柳歌》。白居易居洛邑,翻制六朝之《折楊柳歌辭》得十二首,與劉禹錫唱和。新聲傳入教坊,聲情輕雋,與《竹枝》大同小異,與七絕微有區分,共二十八字,...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原文】
風情[1]漸老見春羞,到處芳[2]魂感舊游。
多見[3]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4]拂人頭。
【題解】
《柳枝》,原為民間歌謠,名《折楊柳》。樂府瑟調曲有《折楊柳行》。橫吹有《折楊柳歌辭》。清商曲辭有《月節折楊柳歌》。白居易居洛邑,翻制六朝之《折楊柳歌辭》得十二首,與劉禹錫唱和。新聲傳入教坊,聲情輕雋,與《竹枝》大同小異,與七絕微有區分,共二十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