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課堂研究叢書:生命課堂的100個故事
- 夏晉祥主編
- 987字
- 2019-01-05 03:10:50
9.一堂實驗課的反思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體現了物理知識的產生、形成、創新和發展過程,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發現,學生是很喜歡上實驗課的,但是在上實驗課時大多數學生只是按照老師教的步驟去機械地重復,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做完之后收獲不大。基于上述現象,我決定改變一下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在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前,讓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學案進行預習,學案中不給出實驗的具體器材及步驟,而是給出一些提示信息,例如:“這個實驗要探究的物理量是什么?”、“要測量這些物理量我們可以用哪些器材?”、“測量時怎樣使用這些器材?”、“你準備怎樣完成這個探究實驗?”、“實驗中要注意些什么?”、“與本小組同學進行討論并最終確定實驗方案”等,以問題的形式指引學生思考,使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進行預習。
在實驗課上,學生們展示出來的方案給了我很多驚喜,他們能夠想到用以前做過的“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所用的器材來做這個探究實驗,還能夠給出具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還想到用我以前介紹過的課外儀器進行實驗,如光電門、光電計時器、氣墊導軌、速度傳感器、力傳感器等,我讓同學們對每一個方案進行分析,思考“可不可行?”、“有沒有什么改進意見?”、“實驗時的注意事項是什么?”、“哪些方案更合理?”、“哪些方案我們可以施行?”等問題,讓學生認真思考、進行小組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接下來我又給學生們介紹了一種經典的實驗方法,用橡皮筋彈射小車進行實驗。讓學生們分析這種設計又應該怎樣去探究出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功怎樣測、速度怎樣測,怎樣找它們之間的關系等。這個半定量的實驗設計學生是沒有見過的,這使得學生更加好奇,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
改進后的實驗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同學都能積極地加入研討,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學們通過思維碰撞進一步加深了對實驗探究的理解,對所學器材更加熟悉,又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學到了新的知識。學生不再機械地重復老師的演示,使物理實驗回歸到探究的初態,在設計、研討、操作等過程中積極思考、積極參與,體會到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的本質所在。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多思考,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可行的、有意義的探究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物理不再是只限于題海的枯燥的事。
(深圳科學高中 么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