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課堂研究叢書:生命課堂的100個故事
- 夏晉祥主編
- 793字
- 2019-01-05 03:10:50
6.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上學期有一篇課文,題目叫《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
文章寫的是作者在自己七八歲時遇到的一件事:作者自己寫了一首十行詩,心里特別得意。先拿給憐愛自己的母親看,得到了母親“精彩極了”的高度贊揚;后來又拿給要求嚴格的父親看,卻得到了父親與母親完全相反的評價:“糟糕透了”。為此,父親和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作者自己本人的心情也從“得意揚揚”變得“失聲痛哭”,直至作者成年取得了較大的文學成就后,作者才理解了這是兩種不同的愛。
我去聽“生命課堂”實驗學校的語文老師講這節課時,老師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思路來展開,先是講母親如何稱贊作者,作者又是如何高興;然后是講父親如何嚴肅地要求與批評作者,作者又是如何痛苦與沮喪;最后是作者對這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愛的理解。教師最后還特別強調父親的愛是如何深刻,如何值得我們以后去學習這種教育的方式。
聽完課后,我問老師:難道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很全面嗎?難道父親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真的比母親的另一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就好嗎!難道父親或母親就不能將這兩種評價內容合二為一嗎?!既指出作者在還是孩子時就能寫出如此好的詩詞的優點和長處,又能提出希望,指出改進的意見,鼓勵孩子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這樣的話,作者也不至于背著沉重的心理包袱度過天真幸福的童年!

其實,教材課文都是經過編者精選的,都是有編者意圖的。只有弄清編者意圖,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在組織教學時就不會偏離重點。但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能完完全全照搬教材的思路,可以并且應該對教材進行再“編輯”,將教學思路、教學內容進行取舍、重組,反思這樣的思路、這樣的內容、這樣的安排是否適合自己上課,是否適合“我”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更適合教師自己、更適合學生,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夏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