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人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前面的內容是幫助讀者厘清頭緒的。

在不懂之前,就不要炒股。不懂就是去送錢,何必呢!怎么算懂?心里徹底排斥分析預測就是懂了,直到視而不見才是真正懂了。

清楚為何會賠錢,就離賺錢不遠了。

我說一說為何“人與生俱來就有虧損天賦”。這要從“反身性”說起,反身性理論是喬治·索羅斯建立的。

證券交易屬于社會科學,而自然科學是針對自然界規律的描述。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無論人們如何認識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本身都不會改變。而社會科學領域,人既是規律的研究者,也是規律的創造者,人們會用他們發現的規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得規律會有所變化。換言之,自然科學中的規律是穩定的,不會因為人們對規律的認識而發生改變。社會科學中的規律相對不穩定,因為它會隨著人們對它的認識而發生變化。

我認為這段話的描述揭示的心理學、哲學思想幾乎達到了最高的層級!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目前還沒有人能知道人類文明的終極會演變成什么樣子。

所有的社會科學都可以用一句禪語來描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引用一個數學上的函數觀點。社會科學領域里,某一個現象叫作x,人們對此現象的認知叫作y,那么xy之間存在一定的函數關系,叫作y=f(x)。同時,人們會針對y這個認知的結果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進而重新影響x。此時,xy之間存在一個新的關系,叫作x=g(y)。那么,用數學里面消元的方法,把y消去,變成了x=g( f(x) )。也就是說,社會中的一個現象,由于人的認知和參與,出現了一個對自身的反饋效果。

打一個形象的比喻:f(x)函數代表一個人的“智慧函數”(悟性、見識、閱歷等), g(x)函數代表一個人的“行為函數”(性格、執行力、膽量等)。

把現象扔到每個人的“智慧函數”里(眼睛看到后信息輸入大腦),每個人都會產生一個結果(對現象的認知);然后把這個結果扔到他的“行為函數”里,每個人都會得出對現象的反應結果(從感知到行為,從因到果),而這個結果又成為另一個現象(果又變成因),重新代入“智慧函數”、“行為函數”,并循環往復(一種不規則的因果循環)。x=g(f(x))函數的意義也恰恰證明了:交易是不可能被教會的,只能自己學會。且需要的三點:悟性、性格和心理,缺一不可。也就是說,想學會是自我愿望,能不能學會取決于一個人的基礎。類似于,美女靠化妝,也得基礎好才行。

人們賠錢的根源在于,濫用人類共有的“反身性”。

例如,估價在10元時,你通過分析覺得會漲,一拍腦袋就買了。第二天價格到了15元,你在想賣還是不賣?再等等吧。后天跌到13元。這時你就會想:15元不賣,13元怎么能賣?如果不賣萬一跌到10元不更慘?糾結半天,再等等。大后天跌到9元,你會想:不可能不漲回去的,我都分析完了,利好一大堆。再后來,跌到8元,你認為不能賣,賣了豈不更虧。

所有的人類活動都遵守“反身性”,證券交易也不例外。看到價格,輸入大腦,采取行動,錢扔進去,價格就變了,新價格又輸入大腦,又采取行動,價格又變了,又得輸入大腦,循環往復。

另外,用“想贏怕輸”行為去“炒股”,結果也肯定是一樣的:賠錢。

綜上,股市里沒有對手。如果有,就是自己。

無所住,而生其心。放下執著、妄念、名相,就能看到真相。看到價格跌了,就是跌了,沒有別的。而我們經常會生出很多念,會不會是洗盤?會不會是假突破?政策不是很好嗎?價值投資?我就不信他不回去?再等等看。

過去的就過去了,不可得。現在的正在發生,看不見,抓不住,會成為過去,不可得。未來的,還未發生,也不可得。這是三心。

操盤,就是簡單機械地動手,錢并不是我賺到的,而是概率賺到的,我就負責動手而已。我什么都不懂,只有極度的清靜心而已。清靜心讓我知道,手不能亂動,該動的時候必須動,只是靠駕馭波動賺賺差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托里县| 泰和县| 邹平县| 抚顺市| 文安县| 聂拉木县| 郁南县| 绵竹市| 林芝县| 班玛县| 肃南| 宁晋县| 云霄县| 毕节市| 樟树市| 阳城县| 大兴区| 佛坪县| 卢湾区| 拜城县| 海伦市| 湛江市| 洪雅县| 西平县| 临沂市| 扎兰屯市| 海安县| 涞源县| 迁西县| 大英县| 舞钢市| 长海县| 马尔康县| 巩留县| 扎兰屯市| 临朐县| 漠河县| 江山市| 宜章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