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均交易法:股票期貨只看K線均線做到穩定盈利
- 笑傲茶湖段
- 1586字
- 2019-01-05 03:03:49
1.6 完全分類思想的重要性
人生兩大思維:分類思維和概率思維。
交易里面沒有標準答案,不要太在乎其他人的市場觀點,哪怕他再權威,再成功,學會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每個成熟投資者必做的事。
我把這些年能夠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并且活得很好歸結為: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分析專家和深度報告,他們絕大部分只會紙上談兵,不是盲目自大,就是杞人憂天,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獨立思考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交易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拋棄依靠別人觀點的壞習慣!
這一切歸于分類。
前文有個例子,放學回家的路上,想著回家玩游戲機,但是媽媽在家的話不同意玩。怎么辦?①如果媽媽在家,就不玩游戲機;②如果媽媽不在家,就玩游戲機。如果分析媽媽有可能去買菜、逛街、去外婆家,分析100種情況都無濟于事,因為下午放學回家之后到睡覺之前就那么幾個小時。
“石頭、剪刀、布”這個游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
美國一個數學家通過大量數據統計,得出了一個“石頭、剪刀、布”游戲的技巧。
(1)第一局先出布或者剪刀。新手喜歡以石頭開局,因此出布的人很容易拿下開門紅。然而如果你與老手過招,并且他們覺得你是菜鳥,那么他們就會先出布;要是他們覺得你的級別高于菜鳥,就會出剪刀。這樣你的最佳選擇就是出剪刀——要么平局,要么獲勝。
(2)當你有所遲疑時,就出布吧。人們經常出石頭,最少出剪刀。
(3)根據對手上局的手勢出拳,讓對手的上局拳法擊敗你將要亮出的拳法。沒有計劃時,人們樂于擊敗自己上局的手勢。例如某人上一局出了布,下一局就會出剪刀,所以你該出石頭了。
(4)注意連續兩次相同的出拳。很少有人會連續三次出一樣的手勢,如果對方連續兩局出了石頭,下一局很有可能會出剪刀或者布,因此你該出剪刀,這樣至少可以平局。
如果排除心理因素,“石頭、剪刀、布”是一個簡單直觀的游戲,然而,如果對手是人或者非隨機程序的話,就可以針對對手的“屬性規律”設計出更好的策略。不信的人可以找朋友試試,統計100次,就能得出上面的結論。
所以,完全分類之后,用概率優勢,連玩游戲都能獲勝,在交易上也是如此。
交易拼的是分類能力。誰分類最客觀,最符合市場走勢,誰就站在了交易之巔。相信很多人聽說過纏中說禪,他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交易界的前輩。但是我想說,他對走勢類型分類的理念是絕佳的,但是操作手法不盡如人意。
我也很重視“完全分類”思想,想在本書講一種簡單可靠的交易之法。任何級別的走勢都能分解成趨勢與盤整兩類,趨勢又分為上漲與下跌兩類。這個結論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無數圖形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個簡單經驗是一切技術分析理論唯一的堅實基礎。
在任何一個走勢的當下,無論前面是盤整還是趨勢,都有一個兩難的問題:究竟是繼續延續還是改變。例如,原來是在一個趨勢中,該趨勢是延續還是改變成相反的趨勢或盤整,這樣的問題在當下永遠不確定。任何宣稱自己能解決這個兩難問題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稱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響一樣無效,這是任何面對技術圖形的人都必須時刻牢記的。
一切雖然不可預測,但一切走勢的可能結構是可以分類的,每一類之間都有著明確的界限,因此,唯一需要我們做的就是觀察市場當下的走勢,讓市場去選擇可能的結構,然后根據市場的選擇來分類。注意,這對大資金來說也一樣,任何規模的資金歸根結底只是市場的分力,不是合力本身,企圖把自己當合力本身,把自己裝扮成上帝的,最終的結局都是死無葬身之地。只要是分力,就要觀察市場當下的反應,根據反應來選擇。
投資是一門藝術,而投資的藝術歸根結底是資金管理的藝術,就像歌唱的藝術,歸根結底是呼吸的藝術一樣。而市場的波動,歸根結底是在前后兩個高低點構成的一個完全分類中展開的,明白了這一點,市場就如同自己的掌紋一樣舉手可見了。
以上這些,對于散戶和莊家來說其實是一樣的,能明白這一點,就可以在市場中游刃有余了。
本節著重介紹了“完全分類”的思想,具體方法后面會展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