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表達:開口就能說重點
- 牛津
- 1230字
- 2019-01-10 16:36:31
一分鐘“好舌頭”訓練法
一分鐘對于說話簡練的人來說很長,因為在一分鐘內他們可以說出足夠多的有用信息。而對于那些說話啰唆的人來說,一分鐘太短了,因為他們還沒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時間就過去了。
看看那些新聞播報員,如果不能把控時間,哪怕是僅僅錯過幾秒鐘,也算是重大失誤。如果那些電視節目主持人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妙語連珠,抓住聽眾的耳朵,聽眾就會覺得電視節目不好看而換臺。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因為時間關系,導演要求一位節目主持人在一分鐘內念完長達幾頁的贊助商名單,結果這位主持人以每分鐘四百多字的驚人語速完成了任務。很快這段視頻就在網上被瘋傳,這位主持人也獲得了“中國好舌頭”的美譽。
如果你是一位主持人,一定明白語速的重要性。假如在節目最后十秒鐘,你僅僅說了一句“下周請繼續收看”,那么就會剩下大約七秒鐘的空白。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即使有短短三秒鐘的空白,也會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而如果你有豐富的臨場經驗,你一定會在這最后的十秒鐘內傳遞出更多的信息。
聽過相聲的人一定聽到過相聲貫口,小貫口一般十幾句,大貫口可長達一百多句,但是相聲演員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段篇幅較長的段子節奏明快地一氣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貫到底。比如,傳統貫口《報菜名》中就有這樣一段: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有人說,這不過是對演員基本技能的要求罷了。其實如果我們把重要的信息在短時間內講出來,這樣不僅能節省彼此的時間,還能讓對方聽得明白。所以對于繁忙的現代人來說,快嘴也是一種必要的說話藝術。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練就一張快嘴,練就一條巧舌頭呢?
1.秒表計時訓練
日本著名溝通大師齋藤孝總是會隨身攜帶秒表,每當在公共場合說話的時候,他總會打開秒表來提示自己說話時要簡潔,并且他的這一行為在日本掀起了一場“簡潔說話術”風暴。
我們也可以向這位溝通大師學習。開始一分鐘訓練之前準備好秒表,可以是正式比賽時用的秒表,也可以是手表,或者是你的手機中的秒表。每當與人交談的時候,你可以在說話前先按下秒表計算時間,看看你能在一分鐘內說出多少值得對方聽的話,然后不斷檢查自己說的話是否有重復之處,從而提高一分鐘內說話的“密度”。
2.自言自語訓練
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試試自言自語的訓練方法。
首先,你要準備一篇篇幅合適的文章,熟讀之后放下,回憶一下文章的內容,然后在按下秒表的一瞬間,開始你的“演講”,當一分鐘到的時候停止,這樣就完成了一組訓練。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對照文章檢查自己一分鐘內說的話,看看自己抓住了多少重點。然后下次訓練的時候注意一下。
在訓練的過程中,你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練習時一定要發出聲來,千萬不要默念,即使是聲音小一點也沒有關系。如果場合合適,最好大聲說出來。
第二,練習時盡量講得快一些,當你能用短短十秒鐘完成一句提案或五秒鐘內說出兩句含義豐富的話的時候,你的目標就達到了。
第三,不要強迫自己說話一定要像那些名流快嘴一樣,能在一分鐘內說出八成重點內容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