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父母最好的愛,是在童年幫孩子建立“心理幸福感”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夠從此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父母們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哪些因素決定了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童年的幸福密碼到底是什么。
什么能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快樂?是高超的智商,還是沒有壓力、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毫無挑戰的童年,就一定是幸福的童年嗎?
幸福并不是這樣一種簡單的自我滿足,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永遠保持熱情和希望的狀態。什么是幸福?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幸福是一種生理和心理上,以及社會生活上的相對完美狀態,它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評估,是鎮定從容地面對各方的壓力,是有所成效地學習和工作,是有余力地給他人或社會帶來一些幫助或貢獻。”
現在家長們知道,幸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孩子們如果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就無法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
我們看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在度過嬰兒學步期之后,他們的好奇心和活力幾乎被耗光了。他們焦躁、不快樂,常常感到厭倦,與生俱來的探索欲望和生活熱情慢慢變得暗淡,他們的目標感好像消失了。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具有巨大的潛能,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機會和能力發揮出自己的潛能,過上充實和美滿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潛能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生活中的挑戰阻礙了他們勇往直前的腳步,甚至消耗了他們天生的熱情和快樂。童年只有一次,對每個孩子來說,開發潛能、實現自我的機會都無與倫比的珍貴,如果錯過了,一生都將無法彌補。
那么,誰來幫助孩子?毫無疑問,是他最愛的父母。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在童年幫助他建立“心理幸福感”,這是一種根植于內心,源源不斷地制造快樂和幸福的力量。
孩子一旦發現并掌握自己的力量,就能活力無限、茁壯成長,他們的生命力會蓬勃發展。對于孩子來說,心理幸福感會讓他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以及自己能做什么。如果把童年的旅程比作一次大冒險,那么心理幸福感就像一臺優良的發動機,它能帶領孩子在平坦的道路上飛速奔跑,即使遇到糟糕的天氣也能靈活地切換擋位,依然勇往直前。當然,擁有心理幸福感并不能讓整個世界都圍繞他運轉,但是它能讓我們的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它會讓孩子終其一生都自信、勇敢、樂觀,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積極應對,即使將來和父母分離,也能獨立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這本《兒童積極心理學》將帶領廣大家長探索孩子心理幸福感的真正來源,告訴家長,孩子在特定的年齡會出現怎樣的特征,需要掌握何種能力,并從不同的角度詳細探討家長需要提供哪些支持,以及哪些方法和策略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度過成長關鍵期中的困難階段,讓孩子在通往獨立人生的“闖關”途中,一直保持熱情、斗志和快樂。
本書吸收國內外知名心理學專家的論點,在翔實的理論、實驗的基礎上,結合大量家庭教育的實例分析,在愛和歸屬感、自信、情緒管理能力、學習力、探索力、社交能力、品德修養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培養孩子心理幸福感的方法,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希望本書能幫助家長帶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融洽親子關系,促進家長和孩子共同在愛和幸福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