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歲兒童好性格養成書
- 劉夏米
- 912字
- 2019-01-10 17:40:43
以身作則,做寶寶的性格導師
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寶寶的生活就開始由爸爸媽媽接管,在很長一段懵懂的日子里,寶寶需要通過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來了解、認識世界。也因為如此,不論是爸爸媽媽的性格特征、教育方式,還是營造出來的家庭氛圍,都會對寶寶性格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琦琦媽媽性格溫和,而爸爸則有點急躁,遇到著急的事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亂發脾氣。好在琦琦的性格更像媽媽,這一點讓媽媽頗感欣慰??墒亲罱恢窃趺戳?,性子變得有些急,很容易躁動,動不動就大聲喊叫,有時急了還動手打人,有一次因為和一個小朋友搶玩具,琦琦竟然把人家打哭了。
琦琦的表現讓爸爸媽媽十分擔心,他們坐下來認真地分析琦琦性格大變的原因,最后爸爸媽媽得出一致結論:琦琦大概是受到了爸爸性格的影響。原來,最近琦琦爸爸在工作上很不順利,主持的項目始終不見起色,因而受到了領導的批評。爸爸心情不好,又不能對老板發脾氣,于是家就成了琦琦爸爸宣泄情緒的場所。即使媽媽性子溫和,也受不了總是亂發脾氣的琦琦爸爸,因此兩個人經常在琦琦面前拌嘴,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爭吵……
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琦琦爸爸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盡量不把工作上的煩惱帶到家里來,臭脾氣收斂了許多。一段時間后,琦琦的性格終于恢復了正常,爸爸媽媽這才松了一口氣。
英國教育改革家歐文曾指出,人的性格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所謂的“外力”,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遺傳因素;另一方面是社會環境,即社會制度和家庭教育。
寶寶出生后,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家庭就成了寶寶的第一所學校,父母也就成了寶寶的第一位老師。寶寶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加上他們超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心,寶寶會把父母的言行“拷貝”到自己的大腦中,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因為沒有很強的判斷能力,所以不知道哪些東西該“拷貝”,哪些東西不該“拷貝”,因此常常會把父母的一些不良行為也一并“拷貝”過來,從而形成不良性格。
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寶寶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造就了寶寶的性格。要想讓寶寶有一個好性格,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塑造自己的好性格,并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