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應試技巧

掌握一些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應試經驗和技巧,可以在考試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實際水平,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一)考前準備要充分

采用紙筆方式考試的,其中客觀題部分采用計算機閱卷,要求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中填涂答案,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簡答題和綜合題這類主觀題,要求考生用黑、藍黑、藍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但是實行網上評卷(將答案掃描成圖片,閱卷老師在計算機屏幕上評分)的地區,要求考生必須使用0.5~0.7mm的黑色字跡簽字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答題區域內”作答,否則將影響掃描圖像的質量,從而影響考生的成績。

考前除了應先找好考試場地的位置和路線外,考試時還必須帶上身份證、準考證,以及鋼筆(或簽字筆)、計算器、2B鉛筆和橡皮擦等文具,為避免出現意外,考生最好攜帶雙份文具。

采用無紙化考試的,客觀題部分通過單擊鼠標直接在屏幕上選擇正確的答案,主觀題部分則通過鍵盤在指定區域輸入答案。同時采用無紙化考試的,在正式答題前一般會顯示有相應的考場須知,其中會對答題方法等使用說明進行詳細介紹,考生應注意仔細閱讀。

(二)答題方法與技巧

不論什么考試,有一些答題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了解并合理應用的。

1.先易后難地做題

在發放試卷之后,正式答題之前,一般有一段時間間隙。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瀏覽一遍試題,全面了解題量和試題難度分布等問題,然后大致計劃答題時間,即第一遍做題用多少時間,第二遍用多少時間,最后留多少時間來檢查等。除此之外,采用紙筆作答的考生還應注意預留適當的時間來填涂答題卡。

一般來說,對一套試題,應采用“先易后難”的做題總原則,將考試過程分成做簡單題、攻克難題和檢查3個步驟來進行。

當閱讀一道題時,如果不能第一時間看出該題的做法,或者即使能看出該題的做法,但是解題非常麻煩,需要的步驟多、時間長,即可以先不做該題,對該題做一下標記即跳過。

第一遍剩下的題目往往需要仔細分析和思考,有的題目甚至還需要比較復雜的計算才能得出答案。如果在做題過程中陷于某道題上的時間較長,無法進行下去,千萬注意應暫時放棄該題,不要在一道題上花掉過多時間。

在考試最后盡量安排時間來做檢查工作。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還存在拿不準的題,最好不要改變答案,因為往往第一感覺的正確性更大。

2.看清題目,領會題目的考查意圖

答題時,首先要看清題目要求,然后再尋求最佳答案。比如,單項選擇題要求選擇一個最佳答案,顯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備選項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確性,只不過是不全面、不完整罷了。如果一看到一個自己覺得是正確的備選答案就立下決斷,對其余的答案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放過去,很可能會丟掉不該丟掉的分。一道周密的單項選擇題,所有的選擇項都可能具有迷惑性,然而,只有一個是正確的答案。因此,建議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選項,然后再進行選擇。

例如下面這道題。

企業發生的下列各項融資費用中,不屬于借款費用的是( )。(2016年真題·單選題)

A.股票發行費用

B.長期借款的手續費

C.外幣借款的匯兌差額

D.溢價發行債券的利息調整

做該題時,應注意題干中“不屬于”三個字,一些粗心大意的考生容易看成“屬于”,導致錯選答案。本題中,借款費用是企業因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包括借款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等。選項A,股票發行費用不屬于借款費用,其應遞減資本公積。

3.不會做的題怎么辦

復習準備得再充分,也可能有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出現。碰到這種情況,首先不要驚慌失措,題目的難度對所有考生都是一樣的,自己不會做,別人同樣可能不會做。

實在無法確定答案的題目,先看清題目的評分要求,如未注明做錯要倒扣分數,一定要猜測一個答案,還有答對的可能。對于計算分析題或綜合題,把自己能夠想到的、與該題目相關的會計處理原則或公式答上,判分時或許可以得到一點要點分或步驟分。

(三)各題型答題技巧

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答題技巧,掌握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考試的成績,甚至考出高分。下面將針對“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的題型(依據2013年考試)介紹相應的答題技巧。

1.單項選擇題(單選題,15題,15分)

顧名思義,單項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相對于其他題型,單選題是較簡單的一種題型,在單選題中拿到盡可能高的分數是順利通過考試的關鍵。

解答單項選擇題時,以下技巧可供參考。

(1)運用排除法。

如果解題時不能一眼看出正確答案,應首先排除明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一般來說,對于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題干與正確答案幾乎都直接摘抄自指定教材或法規,其余的備選項需要命題者自己設計。即使是高明的命題專家,有時所出的備選項也有可能一眼就被看出是錯誤的答案。盡可能排除一些選擇項,就可以提高選對答案的概率。

例如下面這道題。

甲公司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對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2015年5月1日,甲公司進口一批商品,價款為200萬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6.1人民幣元。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批商品中仍有50%尚未出售,可變現凈值為90萬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6.2人民幣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該批商品期末計價對甲公司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 )萬人民幣元。(2016年真題·單選題)

A.減少104

B.增加104

C.增加52

D.減少52

根據題意,2015年12月31日,該批存貨可變現凈值=90×6.2=558(萬人民幣元),該批存貨賬面價值=200×6.1×50%=610(萬人民幣元)。得知,存貨賬面價值>存貨可變現凈值,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準備

貸:存貨跌價準備

以上會計分錄會使營業利潤減少,進而使利潤總額減少,故可排除選項B、C。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610-558=52(萬人民幣元),故會使甲公司利潤總額減少52萬人民幣元。

(2)運用比較法。

比較法是指直接將各備選答案加以比較,并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區別所在。

例如下面這道題。

企業采用股票期權方式激勵職工,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取得職工提供的服務進行計量的基礎是( )。(2016年真題·單選題)

A.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

B.可行權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

C.行權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

D.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

觀察本題中4個選項,均為股份支付4個環節的“公允價值”,但考生容易在選項A、D兩個選項間徘徊。根據題意,企業采用股票期權方式激勵職工,屬于按照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后,不確認其后續公允價值變動。因此,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取得職工提供的服務進行計量的基礎是“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

(3)運用猜測法。

如果在考試過程中,想盡方法都不能得出確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棄,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猜測答案。不選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選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測之前,盡量先排除干擾答案。一般來說,排除的項目越多,猜測出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多項選擇題(多選題,10題,20分)

多項選擇題每道題所涉及的考點較多,但在答題技巧方面與單項選擇題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兩點。

(1)多項選擇題分值較高,每小題2分,但其評分標準一般是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因此需要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推敲每一個答案,慎重選擇。

(2)多項選擇題至少有兩個正確答案,因此在運用排除法時只要能夠準確地排除兩個選項,剩余兩個選項就是正確答案。

3.判斷題(10題,10分)

判斷題的評分標準是判斷正確得l分,判斷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當然,該類題最低得分為0分,不會影響其他題型已經得到的分數。

對該類題型,需要準確地判斷題目的對錯。做題時,盡量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對每道題做出判斷,不要因為怕倒扣分而不敢作出判斷;當然,也不能根本不考慮扣分的評判標準,如果某道題實在沒有把握,可以考慮放棄。

解答判斷題,除了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能直接判斷的以外,掌握以下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1)分清絕對和相對概念。

判斷題通常不是以問題出現,而是以陳述句出現,要求考生判斷一條事實的準確性,或判斷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事實、事件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正確性。判斷題中常常會有絕對概念或相對概念的詞。表示絕對概念的詞有“總是”“決不”等,表示相對概念的詞有“通常”“一般來說”“多數情況下”等。了解這一點,可以為確定正確答案提供幫助。

判斷題中若含有絕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錯誤的,如“母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應將非全資子公司向其出售資產所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全額抵銷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2016年真題)

統計表明,大部分帶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對”的可能性小于“錯”的可能性。當對含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沒有把握做出判斷時,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來證明它是正確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錯”就是最佳的答案。本題中,母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母公司與非全資子公司之間的逆流交易形成的未實現損益應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抵減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因此,題干中的“金額”就錯了。

判斷題中若含有相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正確的。如“在企業不提供資金的清況下,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難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正常情況下可預期債務的,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2015年真題)”。該題的描述是正確的,且其含有相對概念的詞“應當”。

(2)只要題目有一處錯誤,該題就可判斷為錯誤的。

例如下面這道題。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改變持有目的,將原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乙公司普通股股票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016年真題)

本題包括兩個問題,一是“金融資產是否可重分類”,二是“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否可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根據規定,金融資產間滿足條件的,可進行重分類,但是,交易性金融資產不得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此,本題應判斷為“錯誤”。

(3)酌情猜測。

這種方法只能運用于判斷錯誤不倒扣分數的情況。在這個前提下,哪怕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題目,也一定要猜測一個答案,答對的概率是50%。

4.計算分析題(2題,22分)

計算與分析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的概念、計算公式較多。這類題型的分值所占的分量一般都較大(20% ~ 40%),所以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本類題得分不多,要想通過考試就很困難。

解答計算與分析題時,掌握以下幾個方法,可以避免丟掉不必要丟掉的分數,爭取更多的得分。

(1)詳細閱讀試題。

對于計算與分析題,一般來說,建議對題目至少閱讀兩遍。一方面,這樣可以準確理解題意,不至于忙中出錯;另一方面,還可能從中獲取解題信息。

例如下面這道題。

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至2015年與固定資產業務相關的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2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購入一套不需安裝的大型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5 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0萬元。

資料二:2012年12月31日,該設備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凈殘值為50萬元,采用年數總和法按年計提折舊。

資料三:2014年12月31日,該設備出現減值跡象,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 500萬元,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 800萬元,甲公司對該設備計提減值準備后,根據新獲得的信息預計剩余使用年限仍為3年、凈殘值為30萬元,仍采用年數總和法按年計提折舊。

資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該設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9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53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另以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2萬元。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016年真題)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012年12月5日購入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2)分別計算甲公司2013年度和2014年度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

(3)計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2015年度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5)編制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考生解答此題時,應先通讀一遍試題,得知本題考核的是固定資產的相關處理。然后根據題目給出的數據可計算出:

甲公司2013年度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5 000-50)×5÷15=1 650(萬元);

甲公司2014年度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5 000-50)×4÷15=1 320(萬元)。

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5 000-1 650-1 320)-1 800=230(萬元)。

甲公司2015年度對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1 800-30)×3÷6=885(萬元)。

最后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2)題目要求算什么就算什么。

解答計算與分析題時,要弄清題目要求計算的是什么,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不用去計算,計算多了,難免出錯。有的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東西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希望閱卷老師能給高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閱卷老師不喜歡這類“畫蛇添足”的做法。

(3)注意解題步驟。

計算與分析題所占的分數一般較多,判卷時多數題都是按步驟給分的,解答時應盡量羅列出解題步驟,以爭取分數。

(4)盡量寫出計算公式。

解答計算與分析題時,很多時候涉及引用計算公式的情況,在評分標準中,是否寫出計算公式會作為評分的一個標準。

有的評分標準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如果算式正確,結果無誤,是否有計算公式可能無關緊要;但如果算式正確,而由于代入的有關數字有誤導致結果不對,這時是否寫出計算公式就會影響得分。

5.綜合題(2題,33分)

綜合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的概念和知識點較多。每道小題的內容均會涉及教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章節,綜合性很強,如結合所得稅、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合并財務報表等知識點進行考查。

解答綜合題和簡答題的思路是類似的,可以按照以下解題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看題目要求解決的問題。

題目最后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比較簡短,可先看問題,這樣在閱讀題目或案例時就能有較強的針對性,容易抓住重點,提高答題效率。同時審題要認真,要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弄清問題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認真閱讀題目或案例。

帶著問題閱讀題目或案例背景材料,找出題目涉及的會計要素、業務種類,然后根據這條線索回憶處理原則或具體的公式、會計分錄等,這是解題的關鍵,不能被具體細節問題所迷惑。

第三步,確立答題的整體框架。

閱讀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動筆。應先花幾分鐘對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和思考,套用解決問題所需運用的相關理論,確定答題思路和要點,先在頭腦中或稿紙上構筑起答題框架,這樣才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第四步,問題解答。

綜合題的回答可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1)做出判斷。對于判斷相關處理是否正確的問題,必須開門見山地指出“正確”還是“錯誤”。

(2)給出理由或會計準則的規定。針對第一步給出的判斷結果,簡要說明其理由或依據是什么,寫明判斷的理由。對于金額錯誤的,應寫出正確的答案及計算過程。

上述步驟只是一個大框架,答題時可以針對出題的考核關鍵點,進行判斷和具體分析。

另外,在答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綜合題的題干較長,一般根據時間順序按數字編號敘述,提出的問題一般也根據上述順序進行,因此考生解答時也應如此。這樣既可條理清楚地解答題目,增加“印象分”,又可穩定考試心態,不至于混淆相關數據或文字信息。

(2)要劃分層次、段落和主次。答題時根據內容結構變化來劃分段落,并標記(1)、①等編號順序,以便于閱卷老師尋找得分點。題目分析部分的內容要結構合理,重點突出。

(3)控制字數。回答問題的字數不宜過多,一般問什么答什么,紙筆作答時卷面要整潔,字跡工整,以便于識別。

(四)無紙化方式答題技巧

參加無紙化考試時,應注意仔細閱讀開考前的“考務須知”,同時掌握以下幾個答題操作提示與技巧。

(1)答題界面屏幕的左上方為考生基本信息,包括考生照片、姓名、性別、準考證號、證件號。屏幕的上方中間位置為當前考試名稱,右上方為考試剩余時間及“交卷”按鈕。屏幕的左側為考試科目及該科目對應題目列表,左側下方有計算器按鈕,單擊按鈕可調出計算器,屏幕的右側為答題區。

(2)在左側的試題列表部分,考生可以單擊各題號按鈕,直接進入該試題進行答題或檢查,在該區域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本科目全套試卷的作答情況,即每道試題的答題(已答或未答)、標記狀態。

(3)在答題過程中,若遇到不會做的題,或需要提醒自己稍后返回檢查的試題,可以用鼠標單擊本題下方“標記”選擇框進行標記,若用鼠標再次單擊該選擇框則可以取消本題標記。被標記的試題,會在左側試題列表中題號右方以“?”的形式進行顯示。對試題所作的標記,不會被作為答題結果,也不會影響考生得分情況。合理使用試題標記功能,可以在大量的試題中快速查找到需要重點檢查的試題。

(4)對于計算分析題、簡答題、綜合題這類主觀題,在無紙化考試方式下,考試系統采用上下分欄的設計,上欄為資料(題干)區,下欄為答題區。考生可根據需要上下拖動分欄條,調整資料區或答題區的可視區域,當資料區有多個資料時,系統會在資料最前面顯示“資料一”“資料二”等索引目錄,如需跳轉至資料一的位置,單擊“資料一”即可;如想返回資料索引目錄,單擊資料一結尾處“返回目錄”即可。答題區根據考試題目要求分為“要求(1)”“要求(2)”等標簽頁,可在各自答題區域內進行答題。此外,在考試系統資料區輔助工具欄中,設計了“復制”“剪切”“粘貼”“公式和符號”的插入和“輸入法”的選擇與切換等功能,輔助考生順利完成考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甘孜| 大厂| 武宣县| 新乐市| 杂多县| 兰考县| 镇宁| 布尔津县| 尚志市| 灌云县| 绥阳县| 深水埗区| 德阳市| 营山县| 大埔县| 滕州市| 运城市| 基隆市| 宁都县| 沁源县| 卢湾区| 华亭县| 萨嘎县| 孟津县| 梁河县| 江口县| 富民县| 库伦旗| 旌德县| 句容市| 株洲县| 大田县| 嘉黎县| 余姚市| 伊宁县| 屏边| 宝坻区| 永康市| 祁连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