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品質攝影全流程解析
- 張文幻
- 1382字
- 2019-01-05 05:16:19
人眼的高寬容度
1.人眼與相機寬容度的區別
相機(準確的說是相機感光元件)的寬容度,是指從最亮到最暗可以記錄下細節的跨度,也稱動態范圍,是感光元件對存在明、暗反差的光線的寬容程度。當相機既能較好記錄明亮光線的細節,又能讓暗部的光線被較好地記錄,我們就說這個曝光的寬容度適合拍攝。一般來說,由明到暗,數碼相機可以記錄灰卡測光(見后面內容)的正負4級曝光的內容,即亮部的亮度是暗部的256倍。
按照相機的標準,人的眼睛具有極高的寬容度。人眼所能察覺到的最亮光線的亮度是其能察覺到的最暗光線亮度的50000倍(相當于相機曝光的15級)。肉眼可以區分兩個極端之間的任意強度的亮度值。
相機在拍攝時,如果光比過大,照顧到了暗部,將使得明亮的部分曝光過度,從而丟失很多細節;如果只顧到亮部,又會讓暗部曝光不足,主體的許多細節都淹沒在黑暗中,而看不出來。

相機在拍攝時,如果光比過大,照顧到了暗部,將使得明亮的部分曝光過度,從而丟失很多細節

如果只顧到亮部,又會讓暗部曝光不足,主體的許多細節都淹沒在黑暗中,而看不出來
今天有RAW格式支持下的數碼相機,在柔光下的拍攝,可以將曝光寬容度擴展到將近9級,通過后期數碼修圖,我們不需要十分精確的曝光參數就可得到曝光相對正確的照片。
很多柔光場景,因為元素在空間的擺放并不適合使用濾鏡來平衡光比,這時可以運用曝光寬容度的方式來進行拍攝。
前景的曝光與背景的曝光差5級,可以采取折中的曝光方式,即背景適當曝光過度,而前景適當曝光不足。前期拍攝的關鍵點是以RAW格式記錄。
后期修圖中,采用圖層蒙板的方式將曝光過度與曝光不足的細節恢復,這樣可以獲得一張曝光適度的圖片。
下面兩圖比較,人眼看到的場景屬于后者。如果不通過前期使用濾鏡或者后期恢復細節,僅僅單靠相機的拍攝是不能再現人眼所見的。

前景的曝光與背景的曝光差5級,可以采取折中的曝光方式,即背景適當曝光過度,而前景適當曝光不足。前期拍攝的關鍵點是以RAW格式記錄

后期修圖中,采用圖層蒙板的方式將曝光不足與曝光過度的細節恢復,這樣可以獲得一張曝光適度的圖片
2.使用布光方法,恢復視覺印象
在硬光環境光條件下,光比過大,而且背景復雜,這就不能只靠后期來恢復細節了。

左圖是背景曝光準確的效果圖,右圖是前景人物曝光準確的效果圖
如果要保證背景的細節,那么人物的臉部將曝光不足。如果優先考慮人物曝光準確,那么背景將不可逆地丟失細節。在平時的日光拍攝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圖片,因為見多了,會以為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也是這個效果,這實際是長期不正確拍攝獲得的圖片帶來的誤導。

測光、布光示意圖
為了達到人眼看到的效果,需要通過布光的方式讓相機能夠將光比記錄出人眼的感受。配置偏振鏡,減少背景的直接反射光,同時使用攝影的燈具,通過近距離輸出的大功率光線(使用偏振鏡需要多燈),改變人物與背景的光比,從而讓相機能夠充分記錄前景與背景的細節。
此外,人眼受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對亮度的適應性很強,既具有亮適應能力,又具有暗適應能力。因此,當亮度不同的兩物體同時呈現在人眼前時,雖然人眼通過比較可對二者各自的相對亮度高低做出定性判斷,但人眼很難對物體的具體亮度數值做出精確的定量判斷。亦即人眼對亮度對比的分辨能力很強,但對亮度絕對值大小的判斷卻不敏感。

人像的拍攝需要拍攝者考慮成像后的效果,需要處理前景與環境的平衡
光圈:f/8 快門速度:1/80s 焦距:30mm 感光度:ISO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