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結論與討論

經濟學家強調收入對于滿足人們基本需要,從而實現減貧的重要性?;拘枰膬热菔请S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千年發展目標確定了全球到2015年的基本需要目標。

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結束后,聯合國在2015年9月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峰會上通過了《可持續發展2030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設定了到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沙掷m發展目標提出到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這里的“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End poverty in all its forms)對貧困的認識已經遠遠超過了經濟學家從基本需要的視角定義的貧困,它是多維貧困理念在聯合國發展議程中的體現,反映了國際社會對貧困認識的深化。

社會學家關注被排斥的社會群體,希望通過國家層面的制度變革來促進機會公平,消除社會排斥。就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消除社會排斥,促進社會包容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十分必要。一是在經濟領域,著力消除制度上的就業排斥和歧視;二是在社會領域,著力消除對弱勢群體獲得社會服務的排斥和歧視。特別是讓弱勢群體獲得公平的教育和健康服務,消除教育和健康服務領域日益加深的兩極分化,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著力打通窮人的上升通道,使其通過人力資本形成和個人努力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發展學家關注弱勢群體的能力缺失,希望通過公平、公正的機會,讓每個人獲得平等的教育、健康、社會保障、就業、市場準入的機會。其實質是強調發展機會的公平性。當前,我國政府倡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其核心要打造公平的發展機會。機會不公平的社會危害要遠遠超出結果不公平的社會危害。一是在經濟領域要打破國有企業與民營經濟之間的制度性差異,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二是消除就業領域的社會不公正,為新畢業的大學生、新生代農民工等新型勞動力群體提供公平的就業環境。三是著力推進貧困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政治學家關注權利的被剝奪,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直是指導我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武器。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是黨的理論的核心思想。正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涌現的社會矛盾,不斷完善黨的理論和治理結構,著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一是要正確處理政府、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讓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在分配結構上,徹底消除這一矛盾。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稅負較重的國家之一,而財政的民生支出方面卻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比重較低的國家之一。二是要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切實有效地治理腐敗,保證執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把我國建設成為“政治上自由、經濟上繁榮、文明先進的中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節選),載《毛澤東著作選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第167頁。。

中文對于貧困的定義其內涵遠超出英文“poverty”一詞。中文“貧困”的定義,既包括了收入不足的“貧”,也包括了個體或家庭處于不良的自然環境,不能接受教育、衛生服務等的“困”??梢哉f,中文“貧困”的定義是多維度的。也正是基于這一文化背景,中國在1986年設置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時,就將其設置為一個包括農業、教育、衛生、財政等不同政府部門的協調議事機構。到2015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包括40多個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和社會組織等。中文對“貧困”的深刻準確定義,彰顯了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文化自信,也成就了我國在世界上的減貧軟實力。到2020年前,中國扶貧開發的目標是多維度的,即“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中國的扶貧目標體現了“利貧性”(pro-poor)和“包容性”(inclusiveness)理念?!袄毿浴斌w現在“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包容性”體現在“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1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設定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中國的扶貧方式定位于“開發式”扶貧,是一個多維度消除貧困的龐大的政策體系。該政策體系既包括貧困人口增收政策,也包括提高貧困人口教育、衛生、轉移就業能力和水平的政策,還包括改善飲用水、道路、通信、住房安全等多個方面。


參考文獻

阿馬蒂亞·森:《貧困與饑荒》,商務印書館,2001。

貝弗里奇:《貝弗里奇報告: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迪安:《社會政策學十講》,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丁開杰:《西方社會排斥理論:四個基本問題》, 《國外理論動態》2009年第10期。

G. A.柯亨:《什么的平等?論福利、善和能力》,載森和努斯鮑姆主編《生活質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2009:跨越障礙人員流動與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羅爾斯:《正義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列著作選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載《馬列著作選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馬克思:《共產黨宣言》,載《馬列著作選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貧困人口和收入差距的現狀及原因研究》,載《世界銀行TCC5項目報告》, 2011。

王小林、Alkire: 《中國多維貧困測量:估計和政策含義》, 《中國農村經濟》2009年第12期。

吳忠、曹洪民、林萬龍等:《扶貧互助資金儀隴模式與新時期農村反貧困》,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謝若登:《資產與窮人——一項新的美國福利政策》,商務印書館,2007。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課題組:《世界各國貧困標準研究》,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研究報告》2009年第1期。

Bourguignon F., and S., Chakravarty, A Family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s, DEL-TA Document,1998.

Bourguignon F., and S., Chakravarty,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DELTA Document,1998.

Diana M. Dinitto, Social Welfar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7th Edition),(Pearson, 2011).

Kanbur R., and L., Squire, “The Evolution of Thinking about Povert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in Meier, Gerald M. and Stiglize, Joseph E. (ed. )Frontier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Future in Perspective, World Bank and Oxford,2007.

Kanbur R., and L., Squire, “The Evolution of Thinking about Povert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1999.

Lenoir R., “Les Exclus: un francais surd ix”, Seuil,1974.

Ravallion M., G. Datt and D. Van de Walle, “Quantifying Absolute Pover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Series 37, Number 4,1991.

Ravallion M., S. Chen and P. Sangraula, “Dollar a Day Revisited”,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4620, World Bank,2008.

Robert Haveman and Edward N. Wolff,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Asset Poverty:Levels, Trends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U. S.,1983-2001”,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Volume 2, Number 2, August 2004.

Saunders P., “Can Social Exclusion Provide a 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Poverty? ”SPRC Discussion Paper, No.127,2003.

Saunders, Naidoo and Megan, “Towards New Indicators of Disadvantag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Australia”, 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re, November 2007.

Sen, A., “Poor, Relatively Speaking”,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35 (2), 1983. Sen, A., Development as Free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Wang, Xu and Shang, et al., Extra Costs for Urban Olde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Northern China, Social Policy &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Wang Xiaolin, Wang Limin and Wang Yan, “The Quality of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14.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 Attacking Poverty,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杨浦区| 和静县| 山东| 故城县| 婺源县| 双城市| 呼伦贝尔市| 赤壁市| 昭平县| 通渭县| 正蓝旗| 台前县| 缙云县| 察雅县| 水城县| 平泉县| 宁化县| 石首市| 当涂县| 上蔡县| 广州市| 阳原县| 仲巴县| 铁力市| 高台县| 郑州市| 娄烦县| 西华县| 卓尼县| 石城县| 镇康县| 哈尔滨市| 奉新县| 宕昌县| 波密县| 会理县| 三台县| 黄大仙区| 汉寿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