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有較長的歷史。國外研究不僅時間早,且較為深入,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一、將大量有關(guān)韋伯的一手資料編輯成冊;二、研究涉及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多個方面。我國關(guān)于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始于民國時期,然而從總體上來說,我國關(guān)于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顯得較為薄弱。

一 國外研究概況

國外學術(shù)界對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已有較長的歷史,并編輯出版了有關(guān)韋伯的大量一手資料,其中包括1926年出版的《我的學徒生涯》Beatrice Webb, My Apprenticeship, London: Longmans, 1926.和1948年出版的《我們的伙伴關(guān)系》Barbara Drake and Margaret I. Cole, eds., Our Partnership by Beatrice Webb,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8.這兩本韋伯夫人的自傳體著作;日記方面包括1965年由奧斯丁編輯的《韋伯夫婦澳大利亞期間日記》A. G. Austin, ed., The Webb's Australian Diary, Melbourne: I. Pitman & Sons, 1965.、1974年哈默爾編輯的《韋伯夫婦在新西蘭》D. A. Hamer, The Webbs in New Zealand, Wellington: Price Milburn, 1974.、1982至1985年間由諾曼和珍妮編輯出版的四卷本《比阿特麗斯·韋伯日記》Norman MacKenzie and Jeanne MacKenzie, eds., The Diary of Beatrice Webb(1873-1892), London: Virago Press Limited, 1982; Norman MacKenzie and Jeanne MacKenzie, eds., The Diary of Beatrice Webb(1892-1905), London: Virago Press Limited, 1983; Norman MacKenzie and Jeanne MacKenzie, eds., The Diary of Beatrice Webb(1905-1924), London: Virago Press Limited, 1984; Norman MacKenzie and Jeanne MacKenzie, eds., The Diary of Beatrice Webb(1924-1943), London: Virago Press Limited, 1985.;此外,還包括1973年由英國政治經(jīng)濟學圖書館出版的《韋伯夫婦著作目錄》、1978年出版的三卷本《韋伯夫婦書信集》。Norman MacKenzie, ed., The Letters of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1873-189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Norman MacKenzie, ed., The Letters of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1892-19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Norman MacKenzie, ed., The Letters of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1912-194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國外學術(shù)界關(guān)于韋伯的研究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關(guān)于韋伯的整體性研究著作,如漢密爾頓的《悉尼·韋伯與比阿特麗斯·韋伯》Mary Agnes Hamilton,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A Study in Contemporary Biography, London:Sampson Low, Marston & Co, 1932.、麗薩尼·拉迪斯的《比阿特麗斯與悉尼·韋伯:費邊社會主義者》Lisanne Radice, Beatrice and Sidney Webb: Fabian Socialists, London: Macmillan, 1984.以及哈里森的《悉尼·韋伯與比阿特麗斯·韋伯的生活與時代》Royden J. Harris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三本著作均以時間為序,系統(tǒng)地論述了韋伯夫婦的思想和實踐,其中哈里森的著作主要記述韋伯夫婦早期時段(1859~1903年)的歷史,而漢密爾頓與麗薩尼的著作則是對韋伯夫婦一生大部分時間做了梳理?,敻覃愄亍た聽栍?949年編輯出版了《韋伯夫婦與他們的事業(yè)》Margaret Cole, ed., The Webbs and Their Work, London: Frederick Muller Ltd, 1949.,其中收錄了韋伯同時代人,主要是和韋伯一起工作過的人對韋伯夫婦思想和實踐的研究文章;此外瑪格麗特還寫了《比阿特麗斯·韋伯》Margaret Cole, Beatrice Webb,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5.一書,按專題對韋伯夫婦的社會主義思想和改革實踐做了一個全面的評述。

第二類則是對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或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專題性研究。其中包括:

(1)韋伯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研究。其中威拉德·沃爾夫在《從激進主義到社會主義》Willard Wolfe, From Radicalism to Socialis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5.一書第二部分第三節(jié)“韋伯:轉(zhuǎn)向社會主義的實證主義道路”中,提出實證主義哲學在韋伯由自由激進主義者向社會主義者的轉(zhuǎn)變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希爾在《悉尼·韋伯與公益:1887~1889》C. E. Hill, “Sidney Webb and the Common Good: 1887-1889,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Vol.14, No.4(1993), pp.591-622.一文中,通過對韋伯在加入費邊社后發(fā)表的幾篇文章,主要是1889年的《社會主義的歷史基礎(chǔ)》的文本分析,討論了早期韋伯社會主義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布萊恩·克勞利在《自我、個人與社會:哈耶克和韋伯夫婦政治思想的自由主義》Brian Crowley, The Sel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Liberalism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F. A. Hayek and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一書中提出韋伯是受密爾的影響成為一個功利的社會主義計劃者,并試圖建立一種以“物質(zhì)需求”為基礎(chǔ)的特殊的政治和經(jīng)濟分配模式。在該書中,克勞利使用了“自由主義”而非“社會主義”形容韋伯的政治思想,并提出韋伯和哈耶克在認可一個客觀的標準有利于指導人們構(gòu)建公共政策和集體目標方面具有相似性。麥克則在《費邊社員與功利主義》Mary Peter Mack, “The Fabians and Utilitarian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16, No.1(Jan., 1955), pp.76-88.一文中論述了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與邊沁功利主義的關(guān)系,她認為韋伯的功利主義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敘述,用以替換當時的個人主義、自由放任的經(jīng)濟理論和行政虛無主義。同時她還提出以韋伯為代表的費邊主義和以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在諸如氣質(zhì)、創(chuàng)立者的個人經(jīng)濟狀況指韋伯和邊沁。以及實際政策的目標與方法上有很多相似性,因此韋伯雖然不承認,但他確實是邊沁的繼承者。此外,彼得·貝爾哈茲在《勞工的烏托邦:布爾什維主義、費邊主義與社會民主》Peter Beilharz, Labour's Utopias: Bolshevism, Fabian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1992, p.52.一書第三章第一節(jié)也討論了韋伯社會主義觀念的形成。然而他是基于烏托邦的角度來討論韋伯早期的社會主義觀念,他認為韋伯與其他社會主義者一樣,雖然傾向于拒絕觀念中的烏托邦元素,并稱呼自己為實干家(practical man),但其思想中仍擁有許多烏托邦的觀點。大衛(wèi)·里奇則在《費邊社會主義:作為剝削觀念的租金理論》David M. Ricci: “Fabian Socialism: A Theory of Rent as Exploitation, ”The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Vol.9., No.1.(Nov., 1969), p.105.中對費邊社,實際上主要是韋伯的租金理論做了整體性論述。他提出,韋伯拒絕接受馬克思關(guān)于資本主義剝削的剩余價值觀,并對剝削的概念做了截然不同的區(qū)分,從而形成了一個激進的租金理論,而該理論使費邊社體現(xiàn)一種民主社會主義思想,即通過議會民主的方式來推翻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而馬克·貝維爾在《悉尼·韋伯:功利主義、實證主義以及社會民主》Mark Bevir, “Sidney Webb: Utilitarianism, Positiv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74, No.2(Jun., 2002), pp.217-252.中詳細論述了功利主義、實證主義以及政治經(jīng)濟學在韋伯社會主義思想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韋伯福利思想研究。其中較早的是詹姆斯·賽斯所寫的《貧困問題:少數(shù)派報告的訴求》James Seth, The Problem of Destitution: A Plea for the Minority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 Vol.22, No.1(Oct., 1911), pp.39-50.。在該文中,賽斯通過比較《少數(shù)派報告》和《多數(shù)派報告》的不同,對韋伯夫婦在《少數(shù)派報告》中提出的社會福利思想和具體改革方案進行了論述,他提出雖然兩份報告在對以往濟貧法體系做出批判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就如何建構(gòu)新體系則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此外何塞·哈里斯在《韋伯夫婦》Paul Barker, ed. Founders of the Welfare State, Aldershot: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6.一文中對韋伯夫婦的社會福利思想和福利建構(gòu)理論做了概括性論述,并提出其失敗的原因在于韋伯認為只要是符合整個社會利益的政策必會得到有理性的所有人的認可,由此韋伯在構(gòu)建政策時并沒有能夠考慮現(xiàn)實的政治和經(jīng)濟權(quán)力的阻礙。2011年,邁克爾·沃德出版了一本名為《比阿特麗斯·韋伯:對更公平社會的探求》Michael Ward, Beatrice Webb: Her Quest for a Fairer Society, London: The Smith Institute, 2011.的小冊子,在《少數(shù)派報告》百年之后,沃德對韋伯夫婦在《少數(shù)派報告》中提出的社會福利觀念和具體的改革方案重新做了詮釋。

(3)韋伯的政治思想研究??得⑺乖凇俄f伯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John R. Commons, “The Webbs' Constitution for the Socialist Commonweal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1, No.1(Mar., 1921), pp.82-90.一文中,提出韋伯夫婦在所著的《英國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一書中提出的政府建構(gòu)模式,雖然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是該書在對當時英國政治體制的分析和批判方面仍屬一本不可多得的杰作。約翰·霍爾在《政治知識分子的角色與影響:托尼與韋伯之比較》John A. Hall, “The Roles and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ntellectuals: Tawney vs Sidney Webb,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8, No.3(Sep., 1977), pp.351-362.一文中提出在處理與工人運動及其組織的關(guān)系方面,韋伯和托尼是兩個不同的典型。他認為,韋伯源于比阿特麗斯的影響,其知識分子身份是與社會分離開來的,與托尼強調(diào)每一個人的重要性和事實上的平等不同,韋伯更關(guān)注社會有機體的健康和效率,關(guān)注機會平等。凱文·摩根的《布爾什維克主義與英國左翼:韋伯夫婦與蘇維埃共產(chǎn)主義》Kevin Morgan, Bolshevism and the British Left: The Webbs and Soviet Communism, London:Lawrence & Wishart Limited, 2006.一書,則介紹了韋伯夫婦晚期對蘇維埃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他對韋伯夫婦在晚期轉(zhuǎn)向蘇維埃社會主義做了新的解釋,并對韋伯與比阿特麗斯分別進行論述,提出韋伯對中央集權(quán)和專家政治的支持和比阿特麗斯對社會道德更高追求的探索,使他們轉(zhuǎn)向了蘇維埃社會主義。而杰克·梅里茲則在《工聯(lián)與費邊社會主義》Jack Melitz, “The Trade Unions and Fabian Socialism,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12, No.4(Jul., 1959), p.560.一文中對韋伯的產(chǎn)業(yè)民主思想,主要是其對工會的態(tài)度做了剖析,他通過分析韋伯反對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的原因,提出雖然后來韋伯有條件地接受了工聯(lián),但卻削弱了費邊社會主義的基礎(chǔ)。

(4)社會研究方面?,敻覃愄亍た聽栐凇俄f伯夫婦與社會理論》Margaret Cole, “The Webbs and Social Theo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2, No.2(Jun., 1961), pp.93-105.一文中提出,韋伯夫婦沒有社會理論這一觀點是極不合理的,韋伯夫婦雖然確實對抽象理論和原則的討論缺乏興趣和耐心,但是如果他們沒有社會理論的支撐,對社會應該是什么樣或社會將怎樣發(fā)展沒有清晰的觀念,那么他們是不可能完成他們已經(jīng)完成的工作的。賽米在《韋伯夫婦對社會學的貢獻》T. S. Simey, “The Contribution of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to Sociolog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2, No.2(Jun., 1961), pp.106-123.一文中肯定了韋伯夫婦在社會學領(lǐng)域所做的貢獻,她提出雖然韋伯夫婦并沒有對人類行為做更現(xiàn)代的解釋,也未能像專業(yè)的社會學家那些思考,且他們使用的語言是通俗的英語,但出于韋伯夫婦對社會機構(gòu)所做的科學研究,應該給予他們在英國社會學專業(yè)領(lǐng)域一個位置。蓋伊·洛奇(Guy Lodge)在《比阿特麗斯·韋伯與悉尼·韋伯》一文中則從理論的角度,提出韋伯對社會機構(gòu)和組織的研究,使人們開始關(guān)注行政組織架構(gòu)的重要性,并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強調(diào)社會政策和公共管理的經(jīng)濟學派。Ellie Levenson, Guy Lodge and Greg Rosen, eds., Fabian Thinkers, London: Bell & Bain, 2004.此外,杰拉德·庫特還在《英國歷史經(jīng)濟學:1870~1920》〔英〕杰拉德·庫特:《英國歷史經(jīng)濟學:1870~1920》,喬吉燕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一書中對作為歷史經(jīng)濟學家的韋伯夫婦的經(jīng)濟學思想做了分析,并提出在經(jīng)濟學研究中,除了雙方都重視歷史研究外,韋伯對演繹經(jīng)濟學也看得很重。

(5)教育改革實踐研究方面。愛德華·布倫南在名為《悉尼·韋伯和倫敦技術(shù)教育委員會》Edward J. T. Brennan, “Sidney Webb and the London Technical Education Board: Pattern for the Future,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Vol.11, No.23(Sep., 1959), pp.85-96;Edward J. T. Brennan, “Sidney Webb and the London Technical Education Board: The Board at Work,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Vol.12, No.24(Mar., 1960), pp.27-43;Edward J. T. Brennan, “Sidney Webb and the London Technical Education Board: The Education Act of 1902,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Vol.13, No.27(Sep., 1961), pp.146-171; Edward J. T. Brennan, “Sidney Webb and the London Technical Education Board:The London Education Act of 1903,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Vol.14, No.28(Mar., 1962), pp.56-76.的四篇系列文章中,對韋伯在倫敦郡議會技術(shù)教育委員會任職期間在倫敦教育領(lǐng)域的改革實踐,以及對1902及1903年兩部教育法通過所做的努力做了詳細的論述,并肯定了韋伯在這兩部教育法改革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不弱于莫蘭特和巴爾福。此外,達格利什的《一場滲透和說服的戰(zhàn)役:韋伯夫婦與1903年教育法》以及賈基斯的《韋伯夫婦對教育的影響》A. V. Judges, “The Educ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Webb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Vol.10, No.1(Nov., 1961), pp.33-48.,也對韋伯夫婦在教育領(lǐng)域所做的貢獻做了論述。

(6)其他問題研究。馬克斯·比爾在《英國社會主義史》〔德〕馬克斯·比爾:《英國社會主義史》下卷,何新舜譯,商務印書館,1959。下卷第14章第2節(jié)“從歐文和馬克思到韋伯”中對韋伯的社會主義思想,主要是租金理論以及民主漸進的改革方式做了概括性的論述,并將之與歐文和馬克思做了比較分析。G. D. H.柯爾的《社會主義思想史》第三卷上冊第4章第2節(jié)“費邊社會主義——韋伯夫婦,蕭伯納和華萊士”則簡要論述了韋伯的產(chǎn)業(yè)民主思想及公有化觀念。〔英〕 G. D. H.柯爾:《社會主義思想史》,第三卷上冊,何瑞豐譯,商務印書館,1981。瑪麗·墨菲在《回憶韋伯:1859-1947》Mary E. Murphy, “In Memoriam: Sidney Webb, 1859-1947,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3, No.4(Jan., 1948), pp.295-296.一文中,對韋伯的一生,包括其思想和實踐兩個領(lǐng)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做了簡要的回顧。彼得·貝爾哈茲和克里斯·尼蘭則在《韋伯夫婦、費邊主義與女權(quán)運動》Peter Beilharz and Chris Nyland, The Webbs, Fabianism and Feminism, Aldershot: Ashgate, 1998.一書中,對韋伯夫婦的政治經(jīng)濟學以及婦女權(quán)利觀念做了詳細的論述。此外,瑪格麗特·柯爾的《費邊社史》〔英〕瑪格麗特·柯爾:《費邊社史》,杜安夏、杜小敬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以及諾曼和珍妮所寫的《早期的費邊社員》Norman and Jeanne Mackenzie, The First Fabians, London: Quartet Books, 1979.,從費邊社的角度論述了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對費邊社的影響。

二 國內(nèi)研究概況

與國外研究相比,國內(nèi)關(guān)于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則較為薄弱。整體性研究方面,曹婉莉所著的《韋伯夫婦研究》曹婉莉:《韋伯夫婦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對韋伯夫婦的生平、社會主義思想、社會福利思想、社會學研究以及改革實踐進行了整體性論述。而專題方面,民國時期,尹樹生在《韋伯夫婦的合作理論》尹樹生:《韋伯夫婦的合作理論》,《合作評論》1945年第5卷第1期。一文中,對韋伯夫婦在《工業(yè)民主》以及《消費者合作化運動》中的合作理論做了介紹與分析,并提出韋伯的消費合作理論是建立在民主主義這一堅固的基礎(chǔ)之上,其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以消費者為本位的社會主義社會。此外,1936年的《人物月刊》和1948年的《觀察》雜志,發(fā)表了兩篇有關(guān)韋伯夫人著作的書評,對韋伯夫人的兩本著作《我的學徒生涯》《我倆的伴侶生活》做了簡要的介紹。《書評:韋伯夫人:我的學徒生涯(英文本)》,《人物月刊》1936年第1卷第1期;《書評:韋伯夫人:我倆的伴侶生活》,《觀察》1948年第5卷第8期。最近,國內(nèi)對韋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社會福利思想方面,諸如耿偉的《試論韋伯夫婦對英國福利國家的影響》耿偉:《試論韋伯夫婦對英國福利國家的影響》,《才智》2012年第12期。、曹婉莉、楊和平的《韋伯夫婦的福利濟貧思想》曹婉莉、楊和平:《韋伯夫婦的福利濟貧思想》,《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曹婉莉的《韋伯夫婦濟貧觀對我國濟貧的啟示》曹婉莉:《韋伯夫婦濟貧觀對我國濟貧的啟示》,《老區(qū)建設(shè)》2007年第12期。以及武振華和耿偉的兩篇碩士論文《韋伯福利思想研究》武振華:《韋伯福利思想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試論韋伯夫婦的濟貧思想》耿偉:《試論韋伯夫婦的濟貧思想》,蘇州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都簡要論述了韋伯夫婦的社會福利思想。關(guān)于韋伯社會改革方面,則有曹婉莉的《論韋伯夫婦的社會改良思想及其實踐》曹婉莉:《論韋伯夫婦的社會改良思想及其實踐》,《求索》2011年第8期。,該文論述了韋伯夫婦以滲透活動為主要方式對英國政治、教育等方面產(chǎn)生的影響。徐學謙的《韋伯夫婦社會改良思想與實踐》徐學謙:《韋伯夫婦社會改良思想與實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8年第1期。一文簡單介紹了韋伯夫婦的產(chǎn)業(yè)民主理論以及他們對英國教育、福利等方面的貢獻。吳寶愛的碩士學位論文《韋伯夫婦的改良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也從社會改良思想的角度論述了韋伯夫婦的社會主義思想。此外,錢乘旦所著的《從韋伯到湯普森——英國工人運動史研究簡介》錢乘旦:《從韋伯到湯普森——英國工人運動史研究簡介》,《世界歷史》1984年第6期。,介紹了韋伯夫婦的產(chǎn)業(yè)民主思想,并提出韋伯夫婦是工運史學科創(chuàng)始人的觀點。余敏的《談工會的策略——讀韋伯夫婦〈產(chǎn)業(yè)民主〉有感》余敏:《談工會的策略——讀韋伯夫婦〈產(chǎn)業(yè)民主〉有感》,《生產(chǎn)力研究》2012年第8期。,則簡單介紹了韋伯夫婦對工會限制人數(shù)和共同規(guī)范兩種策略的看法。而余久興的碩士學位論文《試論韋伯夫婦的社會研究》余久興:《試論韋伯夫婦的社會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則從社會學研究角度闡述了韋伯夫婦的社會主義思想。

國內(nèi)關(guān)于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薄弱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整體性研究著作,僅有一本曹婉莉所著的《韋伯夫婦研究》對韋伯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做了整體性論述。其次,專題方面的研究大多只涉及韋伯的社會福利思想和社會改良思想兩個方面,且都顯得較為單薄,對韋伯社會主義思想的其他重要領(lǐng)域,諸如韋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租金理論、政治思想、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很少提及。最后,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國內(nèi)關(guān)于韋伯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對韋伯夫婦二人的共同研究,而較少有將韋伯夫婦兩人分開進行單獨論述的文章和著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洛浦县| 玉屏| 阿荣旗| 永修县| 铁岭县| 安多县| 绥德县| 桐城市| 尚志市| 卢氏县| 南安市| 衢州市| 普兰县| 涞水县| 延川县| 奉贤区| 应用必备| 三原县| 湖南省| 甘德县| 葫芦岛市| 富平县| 肥西县| 万载县| 即墨市| 民乐县| 防城港市| 河曲县| 卫辉市| 灵山县| 泊头市| 临漳县| 正蓝旗| 全南县| 苍山县| 井陉县| 隆德县| 浑源县| 高青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