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人口概況

西藏自治區是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其他民族還包括漢族、回族、門巴族和珞巴族等。2005~2010年西藏自治區人口數逐年增長,其增長比全國總人口數的增長更快,兩者的年增長率分別為1.62%和0.50%, 2010年西藏人口數達到300.21萬人。從人口密度上看,2010年全國人口密度在139.64人/km2,而西藏自治區只有2.44人/km2,西藏自治區地處高原,具有地廣人稀的特點,對醫療衛生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見表1-1)。

表1-1 2005~2010年全國及西藏自治區總人口數

2005~2009年西藏自治區城鄉人口數及構成情況顯示,西藏自治區人口主要為鄉村人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鄉村人口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5年占總人口比重的80.2%降至2009年的76.2%,城鎮人口年均上升約1個百分點(見表1-2)。與全國比較,西藏自治區城鎮化程度相對較低,醫療衛生服務對象主要為廣大區域的農牧業人口。

表1-2 2005~2009年西藏自治區城鄉人口數及比重

2005~2009年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下降,均下降約2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略有降低,2009年比2007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見表1-3)。

表1-3 2005~2009年西藏自治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

由于西藏社會經濟、文化和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服務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1990年、2000年和2008年西藏人口的年齡構成產生了較大的變化。2008年人口構成與1990年比較,15~64歲組人口所占百分比增加了11.6個百分點(占71.4%), 0~14歲組人口下降13.6個百分點(占22.0%), 65歲及以上組人口增加了2個百分點(見表1-4)。說明西藏自治區人口以青壯年為主,人口老齡化呈加速態勢。

表1-4 主要年份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年齡構成情況

1990年、2000年和2008年西藏自治區的少年兒童和老年人撫養比如表1-5所示,全國和西藏自治區的少年兒童撫養比均呈下降的趨勢,這和逐年下降的出生率有關;而老年人口撫養比則呈增長趨勢。西藏自治區的少年兒童撫養比高于全國同期水平,而老年人口撫養比低于全國同期水平。說明西藏自治區與全國水平比較,人口較年輕,人口老齡化趨勢較不明顯(但也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

表1-5 主要年份西藏自治區少年兒童、老年人撫養比情況*

* 該數據來自各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報告,無近年數據。

2007~2010年,西藏自治區的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高達98%以上;但小學和初中畢業生分別下降了3.6個和11.7個百分點,每十萬人口平均在校學生數2010年有所下降(見表1-6),成為西藏自治區九年制義務教育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

表1-6 2007~2010年西藏自治區入學率、升學率及每十萬人口在校學生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平乡县| 清新县| 太保市| 福泉市| 荆门市| 静海县| 中山市| 彩票| 岗巴县| 高安市| 咸阳市| 靖江市| 吐鲁番市| 得荣县| 诸暨市| 红原县| 大足县| 孙吴县| 鹰潭市| 富民县| 项城市| 新平| 晋江市| 韩城市| 昌都县| 寿阳县| 益阳市| 兰州市| 满城县| 青岛市| 锦州市| 青铜峡市| 泰兴市| 镇江市| 宁夏| 苏州市| 瑞昌市| 辉南县| 大同市|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