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史詩

鄂溫克族史詩《索達》是一部說唱形式的英雄史詩,它以鄂溫克族遠古時期英雄故事史詩為基礎,經過漫長歲月的提煉與傳唱,不斷進行修改補充,毫無疑問《索達》史詩記錄了鄂溫克族最早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享受,對人們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統地了解該民族早期文學靈感、文學虛構、文學思想、文學創作及其結構形式、情節設計、敘述風格、夸張思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史詩同神話與傳說有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系。鄂溫克族史詩同樣如此,他們的史詩同該民族文學啟蒙時期的神話與傳說有著不同程度的淵源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史詩《索達》是在其早期的神話與傳說基礎上孕育的,并將說唱藝術融入其中,它是鄂溫克族早期神話與傳說發展演化的結晶。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聽、看、讀史詩《索達》的時候,始終能從中覺察、感觸、領悟到與神話與傳說故事相聯系的文學形式和內容。史詩還涉及鄂溫克族歷史來源、早期生活、自然環境、地域特征、文化起源、倫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相關內容。

鄂溫克族有語言,沒有文字。他們在遠古社會生活和交往中是否創制過本民族文字現在還很難搞清楚,在美國出版的《古代字》一書中說,鄂溫克族先民在16世紀使用過樺樹皮文字,并強調說這種文字只有鄂溫克人看得懂。后來,樺樹皮文字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我們可以說清楚的是,鄂溫克族先民在不同歷史時期,使用過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滿文、漢文、俄文,甚至在日本侵占并統治我國東北時期,還使用過日文。我們所掌握的鄂溫克族史詩基本都是口耳相傳的內容,由于戰爭、內亂、遷徙、社會運動等因素,史詩內容遺失不少,甚至一些故事的情節內容變得模糊不清、支離破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盡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蘇木維特很嘎查、吉登嘎查、紅果勒金嘎查,巴彥嵯崗蘇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以及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等地搜集整理的史詩《索達》資料,并結合1990年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科學院編輯出版的《西伯利亞及遠東民族口頭文學古代文學叢書》里刊發的《勇敢的索達尼英雄》進行分析研究。

英雄史詩《索達》是鄂溫克族的集體智慧,大約產生于古代鄂溫克族以家族為核心的社會形成時期,從而充分反映出強烈的家族意識、家族思想、家族理念。從鄂溫克族的社會制度的變遷來看,家族社會形態延續得歷史十分悠久,所以在他們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在《索達》這樣的史詩中帶有濃厚的家族色彩。在鄂溫克族這種家族思想底蘊深厚,具有幾千年家族制度孕育的社會里,家族意識對于他們的社會制度變遷具有很大影響。毫無疑問,家族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群體。這一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出生以來就與家族群體共同生活、共同參加生產活動,進而族人產生共同的生命觀、生活觀、生產觀,這使他們對自己所屬的血緣共同體——家族社會具有很高的心理認同感,進而形成強大且十分堅定、牢固的家族意識。那么,家族意識的本源就是對家族的強烈認同感,這使家族群體或者說家族成員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相互親近、相互關懷、相依為命的強大心理意識。這種心理意識,同家族成員的共同生活、共同利益、共同追求、共同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他們命運共同體的情感基礎和思想基礎。另外,家庭作為家族社會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家族社會里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對家族社會的延續和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家族社會的每一個家庭的存在和發展,直接關系著整個家族的存在和發展。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為自身家庭的生存和發展努力奮斗的同時,也為整個家族的興旺發達承擔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作為男人、男主人、男主人翁,對家庭每一個成員都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這種責任不僅僅是表現在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養家糊口,同時也表現在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用生命來保護、保衛自己家庭的每一個成員。

鄂溫克族史詩《索達》就是以家族社會為背景、家庭生活為主線,講述了很久以前作為人類社會的中界、天神和諸仙生活的上界、妖魔鬼怪生活的下界三界之間出現的極其復雜、殘酷的生存關系。


起初人類生活的中界就像1歲小馴鹿的耳朵那么小,上界也就像倒扣的小樺樹皮筐那么小。后來,上界和中界變得越來越大,中界變成一望無際的樂土,還有了高山峻嶺、森林草原、江河湖海,有了駝鹿、馴鹿和各種飛禽走獸,還有了兩條腿走路的人類。同時地界出現了與人類為敵的妖魔鬼怪。

這時,上界的天神和妻子為了保護人類,給中界生下龍鳳胎兄妹,哥哥叫“索達”,妹妹叫“阿婭卡昌”。上界的天神,賦予了索達無窮的力量和智慧,索達也沒有辜負上界天神父親的恩典與厚望,成長為一位力大無比的英雄。對他來講,抓黑熊就像抓蟲子一樣不費勁,抓雄犴就像抓蜘蛛一樣簡單,抓野生馴鹿就像抓螞蟻一樣輕松,他可以生吞駝鹿的骨骼,他一跺腳堅硬的地面就會陷出一米的深坑,他大聲喊叫就會地動山搖,他騎的彪悍的馴鹿和他一樣聰敏智慧。索達具有強大的力量、特殊的品格、非凡的才能,以及能夠降妖伏魔英雄氣概和本領,使他自覺肩負起保護家族、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

索達和他如花似玉的龍鳳胎妹妹阿婭卡昌,在高高的山林中搭建了“仙人柱”,開始制造各種各樣的生活生產工具,牧養了遍布山林的馴鹿,擁有了無邊的遼闊牧場。哥哥還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妹妹有了善良賢惠的嫂子。有一天,索達準備去打獵,可妹妹跑過來告訴哥哥,她昨晚做了個噩夢,夢見太陽被黑云遮住,黑云里顯現出胸前長有獨臂、額頭有獨眼、尖角耳朵長在腦后的妖怪。可惡可恨的妖怪把手伸進“仙人柱”,要把自己搶去當妻子。妹妹講完噩夢,由于害怕沒讓哥哥去打獵。結果,沒多久黑風呼嘯、烏云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注。就在此時,魔王莽蓋的兒子——陰險毒辣的阿達西,從下界妖洞來到索達家族生活的美麗富饒的山林,幾乎要毀掉索達的整個家族,還要搶走索達可愛的妹妹。索達為了保衛家族,為了不讓妹妹落入魔鬼之手,用自己超凡的智慧與膽略與魔鬼阿達西打斗了好多天,打斗得天昏地暗、云霧翻騰、海水四濺、高山峻嶺和森林幾乎夷為平地。但由于阿達西魔鬼的魔術十分高超,它用自己的魔法陷害了索達,讓索達昏死過去,趁機搶走了阿婭卡昌。不過,索達擁有的力量、勇氣、智慧,加上上界天神父親的保護,讓索達從死亡的黑暗中站了起來,告別已經懷孕的妻子和家族成員,騎上彪悍聰慧的馴鹿,去追殺陰險毒辣、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魔鬼阿達西。他在旅途中歷經磨難,排除千難萬險,不斷戰勝迎面而來的妖魔鬼怪,最后在上界天神父親派來的弟弟爾格尼欽的協助下,殺死了無惡不作的魔王莽蓋及其陰險毒辣的兒子阿達西,摧毀了妖魔鬼怪生活的下界世界,救出了美麗可愛的妹妹。

兄妹倆感謝爾格尼欽弟弟,送弟弟回上界之后,回到中界人類生活的美麗富饒的山林,索達見到了日夜思念的妻子和族人,還見到了索達走后妻子生下來的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女兒。索達的寶貝女兒長大后,成為鄂溫克族歷史上的第一位女薩滿。從此之后,在英雄的索達的保護和引領下,由一個個家族組成的鄂溫克族過上了太平安寧的日子,還牧養了漫山遍野的馴鹿和牛馬羊。這使鄂溫克族家族社會越來越繁榮強盛,后來還建立了強大的國家,索達當上了國王。


鄂溫克族史詩《索達》的故事情節,敘述了鄂溫克族的產生到家庭為主的家族社會的發展變化,同時也涉及以家族社會為核心的所謂王國的建立。史詩《索達》故事的內涵極其豐富。其一,用虛幻與夸張的文學藝術手法描繪出最初的世界只有上界和中界,后來才出現了下界。也就是,交代和描寫了英雄的索達誕生之前的世界;其二,上界的天神得知,下界的妖魔鬼怪經常來到中界人類生活的世界禍害百姓,就把兒子索達從上界的天國送到中界,來保護受苦受難的百姓,這里交代了索達的誕生和身世,以及索達來到人類世界的目的和使命;其三,索達保護家庭、家族以及從魔鬼手里搶回妹妹而去征戰妖魔鬼怪,即索達降伏妖魔的艱辛過程;其四,史詩的結束部分,也就是索達徹底毀滅下界的妖魔鬼怪生活的世界,帶著妹妹回到人類生活的中界,過上幸福安寧美好的生活,還建立了以牧養馴鹿和牛馬羊為生產方式,以家族社會為主的鄂溫克族王國,索達成了國王。結束部分還交代了鄂溫克族社會產生的第一位女薩滿,即英雄索達的寶貝女兒。

史詩《索達》的故事情節最為復雜、內容最為豐富、篇幅最長的是第三部分,就是索達征服下界妖魔世界的部分。不難看出,史詩《索達》深深植根于鄂溫克族早期社會生活和遠古時期的充滿幻想、虛構、夸張色彩的文學思想,同時也闡述了鄂溫克族早期精神文化內涵——真善美的追求與贊美、英雄人物的仰慕與崇拜,無限美好生活的強烈期盼與渴望。史詩《索達》不僅揭示了他們以家庭和家族為核心的社會生活與社會制度,描繪并塑造了各具特色而各有代表性的角色人物形象。而且,那些不同人物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引人深思,從而各自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英雄索達形象的描寫最為突出和鮮明,觸動心靈的文學語言的風格堪為鄂溫克族長篇史詩作品獨具匠心的佳作。從這個意義上講,鄂溫克族史詩《索達》中的人物,雖然不像其他民族的史詩文學人物那么眾多,但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鄂溫克族民間故事里還有名為《阿拉塔尼莫日根》的長篇史詩。但由于其中許多故事情節和內容早已丟失,加上當初搜集整理該長篇史詩時,只是從語言研究的角度,將其作為語音、詞匯、語法分析的口語資料來記錄,更多地注重發音、吐字、形態變化語法現象密切相關的語音形式、發音方法、詞匯特征、詞綴意義、語法關系等,忽視了史詩文學的故事情節、敘述形式、結構特征。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掌握和記錄詞匯語音特征,讓民間故事的講述人把史詩文學從講唱式變成故事敘述,還把用不同事物的共性,重復性表述某一道理的史詩文學結構簡化為單一式敘述形式,將阿拉塔尼莫日根與妖魔鬼怪打斗的故事情節,以及后來建立幸福安寧的家園,自己當上國王等方面的內容全部省略掉了。結果,我們今天看到的《阿拉塔尼莫日根》變成了一部缺章少節的民間故事。

總而言之,在鄂溫克族民間故事中,至今還未公開出版一本完整、全面、系統的史詩文學整理的成果。其實,鄂溫克族是一個善于形象思維,充滿幻想、性格開朗、興趣廣泛、語言豐富幽默、善于表達的民族。鄂溫克族老人許多都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出口成章,具有很深的文學功底。他們對于事物及事物變化的觀察力、洞察力很強,能夠及時、細心、準確、全面把握事物結構特征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而從中提煉出文學創作的激情,抓住文學創作的角度、廣度、深度、高度及其關鍵點和切入口,打開文學創作的靈感與思維。他們更加注重人生情感的深度體驗、感染和感化審美理想和藝術情趣。據說,文學思想的源泉,包括文學創作與作品,都和他們美麗富饒的興安嶺和大草原有必然聯系。從這個意義上講,鄂溫克族史詩文學也源于大自然,是他們精神生活的再現,給人留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甚至在思想學、教育學、心理學,病理學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雖然在史詩文學中有不少與神話相關的故事情節,有妖魔鬼怪、下界方面的虛幻式表述內容,但以此為例將人類社會的黑暗生活、黑暗勢力、罪惡心理、殘毒手段表現得縝密細致、淋漓盡致,進而激勵人們勇敢地抵抗黑暗勢力與假惡丑,激勵人們永不放棄地追求光明與真善美,去謳歌無私無畏、無限光榮的英雄。所有這些,使史詩文學變得更加完美、更加有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吸引力、穿透力,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文學享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叙永县| 高阳县| 行唐县| 娄底市| 新蔡县| 兴化市| 哈巴河县| 普安县| 周宁县| 庆城县| 扬中市| 固原市| 彭泽县| 和田市| 胶州市| 屏边| 松江区| 湟源县| 徐州市| 宁远县| 墨玉县| 开原市| 南城县| 车致| 莱芜市| 韩城市| 顺平县| 邓州市| 乐业县| 乡城县| 称多县| 正阳县| 祁阳县| 仁化县| 祁东县| 珠海市| 邵武市| 老河口市| 东城区| 阿尔山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