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溫克族精神文化
- 杜拉爾·斯爾·朝克
- 4040字
- 2019-02-28 15:03:43
第一節 思想文化的內因
鄂溫克族自古以來就認為,人類生活的世界由天、地、人構成,其中天的出現要早于人和地的出現,而地的出現又早于人的出現。它們的邏輯關系是先有了天,然后有了地,最后才有了人。那么,在人出現之前,天和地共同孕育了世間萬物,包括自然界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和極其豐富的物質世界,還有除了人之外的一切生命。所有這些,自然而然地成為人類誕生的必然要素與前提條件。后來,天、地、人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的世界,人類自然也成為這個世界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鄂溫克人首先崇敬天和上天孕育的一切生命,包括太陽、月亮、星星、天河、彩虹、白云,還包括風、雨、雷、雪等。其次,他們崇敬大地及其大地孕育的一切生命,包括山、石、土、水、海、湖、江、河、泉,還包括森林、樹木花草及所有動物。在他們的認知世界里,世間萬物的存在決定了人類的存在,同樣決定了人類的思想意識。換言之,世間萬物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
鄂溫克人在深層意識中堅定不移地認為,沒有自然界的一切就不會誕生人類,是自然萬物共同創造了人類,人類必須依靠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才能夠求得生存。與此同時,他們又無可懷疑地承認世間的一切,或者說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變化并發展著的產物,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變化規則和發展規律,這種變化規則和發展規律是極其復雜而深奧的。所以,人類自身很難完全認知或把握,只能夠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及大腦感應、感知,去解釋表象的變化規則和發展規律。比如說,地震發生的規律、北極光構成的原理、臺風興起的原因、暴風雨雪形成的條件,以及為什么飛禽會長出翅膀?走獸會長出四條腿?為什么馴鹿會長出七叉犄角?還有生命產生、變化、發展的基本原理,人類自身很難完全體悟。從這個意義上講,鄂溫克人在思想意識中自覺地承認,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揭示自然界、自然規律以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在千變萬化的自然界面前,人的大腦對于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包括物質世界一切生命的變化與發展規律的反映及其感覺,是不確定且不精確的感性認識的產物。在極其復雜而無窮無盡地變化著的客觀存在的現實面前,人類必須理性地看待和認識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從而要充分依靠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能動地、積極地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和智慧安排自己的一切活動,包括人的生存觀念、生活態度以及思想意識。也就是說,盡管人類所感應、感悟、感知和掌握的自然規律并不完全,但一定要理性地對待被感性認識的物質世界,并順應物質世界的生存規律、變化規律、發展規律來安排人類自身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產。假如人類違背了這一生存法則,就會遭遇種種預想不到的困難,甚至會遇到滅頂之災。這一思想意識,雖然有其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早期人類對于人自身能力的客觀認識,以及與認識密切相關的思想觀念的形成及人生態度。
鄂溫克人對于其生存和生活的社會,有自己特殊的理解、闡釋或說法,尤其是對于人類社會的產生,在他們看來有其特定的條件和必然要素,而這種條件和必然要素的創造者就是鄂溫克族先民。作為鄂溫克族社會的創造者,先民嚴格遵從和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與發展規律,在同自然界長期接觸、交流,在生活實踐及生產過程中,不斷將自身具有的能量同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與自然力量進行權衡,并在邏輯思維做出正確判斷的基礎上,用群體的勞動和智慧共同創造社會形態。換言之,鄂溫克族先民同自然界不斷深入接觸并產生聯系和矛盾時,充分而客觀地感受到個人的力量甚至是家族、部族的力量都有一定局限性。想要改變自己的弱勢地位,就得不斷開發和拓展自我生存的空間、范圍、內涵、條件,不斷凝聚更加強大的力量與智慧,進而構建社會化的生活空間和較為安全的生存環境,這樣他們才能夠對抗來自自然界的各種挑戰、各種危害、各種災難。在鄂溫克人的思想意識中,這就是人類社會產生的原初因素和前提條件。人類社會產生的初期階段,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很低,社會的組織形式、組織功能、組織力量也都處于十分脆弱和松散的階段。盡管如此,由于那時還沒有出現剝削和階級,所以他們實行的是共同勞動,平均分配一切勞動成果的公有制社會制度。毫無疑問,在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完全公有。然而,伴隨生產資料積累程度的差異和不同,逐漸出現了貧富兩極分化現象,進而就有了憑借私人擁有的生產資料及其所有權無償占有別人勞動和勞動成果的剝削階級,進而社會組織形式和組織功能,以及社會制度也都隨即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鄂溫克人在他們的思想理念及思想意識深處,還堅定地認為人類社會產生以后,隨著人們勞動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人類智慧世界的不斷開發,人們對于生存環境和條件,乃至對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現象及其規律的認識也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中,同樣包括對于人類社會變化和發展的認識和解讀。當然,鄂溫克族先民的這些社會化思想意識,顯然是取決于人類自身的發展與進步。從這一思想原理,進一步解讀鄂溫克人對于社會產生和發展的根本看法,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獲取的經驗、積累的知識、開發的智慧,在社會建立初期幾乎還是以個體化、各自獨立的和非社會化的形式與性質存在。然而,走在整個社會人之先列,超越現實社會且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符合人類生存自然法則的正確思想意識,逐漸擴散并深入個體性質的不同階層的社會內部,被社會人接受而成為社會化的概念時,就會給社會的發展、變化、進步帶來正面影響。與此同時,鄂溫克人還認為,被發展為社會化的思想意識與思想文化,反過來會自然而然地影響整個社會人的思想意識,進而一定程度上制約或左右人們的生存理念、生活態度,甚至對人們的生活內容、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豐富和提高產生積極作用。那么,被社會認為是主流的思想意識,對社會發展與進步發揮作用的思想觀念,在特定社會階段對整個社會人的思想意識的變化與發展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甚至這種影響和作用是屬于革命性的和決定性的思想產物。在他們看來,社會化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氛圍的出現,不只是瓦解了早期人類個體化、家族化的生活格局,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凝聚了人們的力量和智慧、規范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秩序、也調整和提升了人們的思想意識。當然,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從而帶來了許許多多新的思考,這些思考不斷挑戰著人們墨守成規的思維方式,以及與此相配套的思想意識、思想文化。決定人的存在與意識的則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自然條件、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一切物質、一切生命及其生存、變化、發展規律。鄂溫克族這一思想意識和生存哲學,事實上同物質第一、精神第二的哲學思想是相吻合的。
鄂溫克族先民的思想意識中,人類面對的物質世界不只是包括物質世界的動物和植物,甚至還包括自然物和自然現象。物質世界的一切生命都處于不停地運動當中,進而產生各自不同的變化和發展。而且,它們的運動、變化與發展均遵尋著各自嚴格而不可否定的內在規律。然而,自然形成的運動規律存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屬性、不同特征的內在聯系與復雜關系。故此,人類生存的物質世界的生存規律,同宇宙萬物的生存規則及其運行規律間,同樣存在極其復雜而深層次的必然聯系,它們的聯系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并且相互制約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宇宙間的萬物也都是有生命的,它們也屬于不斷變化發展的產物。在鄂溫克族先民看來,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并作用于人類生存的物質世界。特別是北極圈的奇特自然現象,包括北極光的出現、北極圈極晝和極夜現象等,均和宇宙萬物的變化直接相關。在鄂溫克人的思想深處,雖然認識到人類世界及其宇宙間存在的神秘莫測的可變性復雜規律,但這種認識并不完善。正因為如此,鄂溫克族先民,對于自然界的這一切,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物種、一切現象、一切生命,均抱有敬畏之心。以這一心理為基礎,鄂溫克人認為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是大自然孕育和養育的孩子,人類不能夠違背大自然的意愿和意志辦事,必須嚴格遵從大自然的生存、變化、發展規律來安排自身的生產生活。
鄂溫克人不允許并反對人類同自然界的不和諧相處;鄂溫克人不允許并反對人類超越自然界的養育能力無限度繁衍而給自然界帶來危害;鄂溫克人更加反對人類為了滿足無法遏制而惡性膨脹的貪欲去無休止地開發自然資源、破壞自然資源、掠奪自然資源。在鄂溫克人的思想意識里,人類毀滅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終將會毀滅人類自己。在他們的生存哲學里,自然界的任何物種都是有限的,它們永遠無法滿足人類的貪欲,就是滿足了也是暫時的、個別的和特殊的事例,是從占有或掠奪他人生存空間、生存環境、生存條件、生存權利為前提得到的物質財富。到頭來不僅給自己的生存帶來危機,同樣給被掠奪生存權利的人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所以,無論是誰,都要尊重和敬畏養育人類的大自然和自然界的一切,這樣人類才能夠保護自然環境,最終能夠保全人類自己的生存。鄂溫克族先民,還認為人類自身的力量無法改變或改造大自然及其大自然面對天災形成的規律,同樣也無法控制和征服大自然及其發展變化。比如說,洪澇災害、干旱、臺風、龍卷風、暴風雨、暴風雪、電閃雷鳴、地震、地裂、地陷、山體塌方、火山爆發、自然火災,人類無法改變、控制和征服一年四季的變化,只能默默接受自然的懲罰。在這殘酷無情的現實面前,人類的生存本能和技巧,人類積累的勞動經驗、知識積累、思想意識告訴人類自身,一定要嚴格遵從自然規律辦事,低處種田、高處養畜、水處捕魚、山處狩獵。要嚴格按照人類生產生活的有限需求,從自然界中有節制、有限度、有計劃和有理性地獲取生產生活資料。
鄂溫克族先民用共同的勞動和智慧創造的一切思想意識、生存哲學,以及生命觀、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至今還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態度、生命科學。同時,也反映出鄂溫克人與大自然交流的基本法則,乃至他們與大自然間建立的和睦相處、和諧共存的思想內涵。所有這些,自然而然地成為鄂溫克族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無法刪除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