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加坡智庫觀點摘要

中國-南亞關系目前的發展趨勢

Srikanth ThaliyakkattilSrikanth Thaliyakkattil,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來源:南亞研究所(新加坡智庫),2017年1月9日。

原文標題:Current Trends in China-South Asia Relations

文章框架:當前中國與南亞國家的合作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進行的;阿富汗與中國的關系;南亞和“一帶一路”倡議。

觀點摘要:

1.本報告詳細闡述了中國對與南亞國家關系的看法。當前中國與南亞國家的合作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進行的,該倡議是由習近平主席帶領下的中國政府提出的。筆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沒有任何戰略、安全或政治意圖?!耙粠б宦贰背h遵循一種合作形式,且該倡議試圖在南亞國家中尋求實現雙贏。筆者強調中國的和平意圖,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希望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據筆者所說,有些國家看重安全發展而不是經濟發展,但中國只對和平的經濟發展感興趣。

2.伊斯蘭教和佛教從阿富汗傳入中國。在當代,中國的利益關切在于阿富汗的安全和穩定?!皷|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中的許多成員來自中國新疆,在塔利班政權的組織下,在中國開展恐怖活動。筆者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在阿富汗和平建設和促進穩定方面做出的努力。鑒于阿富汗作為東亞、中亞和中東之間陸地橋梁的戰略位置,它可以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正在阿富汗開展許多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項目。阿富汗正在探索一種將中國項目推廣到其國內的方式。中國正在阿富汗與地區大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談判,以結束阿富汗國內沖突。

3.世界經濟正在放緩,全球貿易也在放緩,除此之外,全球貿易的增長率甚至低于全球經濟增長率。最近的一些事件,如英國脫歐和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都表明世界經濟呈現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的趨勢。在一些國家,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發達國家實施非關稅貿易壁壘,這對勞動密集型非工業化國家產生了負面影響。主導全球化的西方國家也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由于中西方文明的不同性質,“一帶一路”倡議也將有所不同。西方和東方文明的主要區別是,西方人相信個人主義,東方人相信辯證思維;在經濟發展中,西方人相信涓滴理論,東方人相信共同富裕;西方人排外,東方人包容;西方人信奉激進主義,東方人遵從適度和漸進原則?!耙粠б宦贰背h是基于東方價值觀的,與歐美地區提出的方案截然不同?;谶@樣的推論,“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實現共同發展。南亞地區因其戰略位置而對“一帶一路”倡議很重要。為了避免一些南亞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誤解,筆者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中國應積極加強在該地區的經濟和政治文化建設,他還提出,如借助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等區域性機構與該地區國家合作,更多的機制建設對增進南亞與中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必要的,如構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網絡這種舉措深受各方歡迎。

4.2008年金融危機給了中國一個機會,其以自己的方式恢復全球化體系,中國在亞洲更加自信。中國將在印度洋區域應對來自印度的競爭。印度不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其認為,在其鄰近地區實施該計劃沒有征得其同意。印度也不相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只專注于經濟目標,因為根據印度數學家Suryanarayana所說,“經濟倡議也會包含戰略和安全層面的內容”。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印度洋地區,如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與馬六甲海峽,印度可能在印度洋地區擁有戰略優勢,特別是在孟加拉灣;印度可以抵制任何中國損害其在印度洋地區利益的舉動。Suryanarayana認為,中國的計劃將在該地區產生軍事和安全影響。

印度尼西亞精英如何看待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的關系

Johanes HerlijantoJohanes Herlijanto,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印度尼西亞研究計劃訪問研究員。來源:東南亞研究所(新加坡智庫),2017年2月10日。

原文標題:How the Indonesian Elite Regards Relations with China

文章框架:自1999年瓦希德成為印度尼西亞總統后,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發生劇烈變化,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速,中國已被印度尼西亞視為潛在合作伙伴;除了一些印度尼西亞精英對中國持有懷疑態度和批評意見外,大多數印度尼西亞精英對中國持有積極看法,例如認為中國崛起有助于平衡美國的主導權力。

觀點摘要:

1.自1999年瓦希德成為印度尼西亞總統后,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發生劇烈變化,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速,中國已被印度尼西亞視為潛在合作伙伴。反對佐科·維多多行政當局以及對其持中立態度的精英團體大多對中國持懷疑態度,這些團體成員包括某些伊斯蘭組織的領導人、退休軍事將領、前高官、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這些團體對中國的態度值得關注,因為這些態度與近年來進行的幾次全國意見調查結果相矛盾。例如,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2005~2015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8%以上的印度尼西亞受訪者對中國持有積極看法。同時,印度尼西亞中國研究中心(CCS)研究發現,印度尼西亞的許多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印度尼西亞的重要朋友。但目前,印度尼西亞人對中國的懷疑開始變得普遍,特別是2015年5月以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女士鼓勵中印兩國學生進行更密切的交流。副總理的聲明被誤解為一個中國人即將大規模移民到印度尼西亞的信號。報道說,1000萬名中國人計劃移民到印度尼西亞,這一說法在非主流媒體上流行起來。盡管這些報道不切實際,但憂慮的印尼領導人認為他們想象中的大規模移民是中國在實施自身人口減少戰略。不幸的是,近期中國工人的涌入為上述“大規模移民戰略”理論提供了機會主義的證據。每年有14萬~16萬在中國建筑和采礦公司工作的中國工人到達印度尼西亞。這些低技術工人經常被印度尼西亞人視為強大的競爭對手。

2.除了一些印度尼西亞精英對中國持有懷疑和批評意見外,大多數印度尼西亞精英對中國持有積極看法,例如認為中國崛起有助于平衡美國的主導權力。似乎支持佐科·維多多政府的印度尼西亞精英對中國的看法更加積極。這些人不認為中國會對印度尼西亞造成政治威脅。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占領印度尼西亞的日本不同,中國不具有殖民心態。隸屬于民主國民黨(Nasdem)的爪哇穆斯林政治家甚至認為中國絕不會干涉印度尼西亞的內政。這些精英有些來自中國在印度尼西亞經營的公司。例如,一位非政府組織領導人,同時也是親佐科·維多多的佐科·維多多全國秘書處的創始人之一,熱烈贊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占碑和東爪哇運營),他敘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如何為生活質量改善項目提供資金,對這兩個地區的家庭生活改善做出社會貢獻。不過,上述人士也對納土納群島最近發生的事件以及最近到來的中國工人表示擔憂。他們也對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項目感到不舒服,認為這可能代表著中國主導全球的“雄心”。正如佐科·維多多全國秘書處表示的那樣,印度尼西亞應該發起自己的“香料之路”,以傳承馬來群島的光榮歷史。

等待謝赫·哈西娜:收益、交易和期望

Amit RanjanAmit Ranjan,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來源:南亞研究所(新加坡智庫),2017年2月14日。

原文標題:Waiting for Hasina: Gains, Bargains and Expectations

文章框架: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不論何時對印度進行訪問都將影響南亞的安全架構,并對印度與孟加拉國關系的未來產生影響;孟加拉國和中國正在加深國防聯系。

觀點摘要:

1.無論何時,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對印度進行的訪問都將影響南亞的安全架構,并對印度與孟加拉國關系的未來產生影響。近來,由于印度聯邦政府和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就印度“停止貨幣通用”問題存在政治分歧,這次期待已久的訪問已經推遲了幾次。

2.孟加拉國和中國正在加深國防聯系。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中國為孟加拉國提供了5艘海上巡邏艦、2艘輕型巡洋艦、44輛坦克和16架戰斗機,以及地對空導彈和反艦導彈,其中不包括2016年11月加入孟加拉國的“明”級潛艇。2016年1月,包括兩艘導彈護衛艦在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海軍艦隊首次在孟加拉灣航行,途經孟加拉國吉大港。這支艦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21艦隊,由“柳州”號、“三亞”號導彈護衛艦,以及“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此外,孟加拉國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既是其陸上項目(孟加拉國—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的一部分,又是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樞紐。從習近平在2016年10月訪問達卡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可以發現,中孟關系日益密切,聯合聲明在標題中使用“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表明自2004年謝赫·哈西娜訪華以來,中孟雙邊關系進一步深化。2005年是中孟建交30周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孟,兩國發表政府公報,確立長期友好、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并將2005年確定為中孟友好年。兩國還在農業、科技、公安等領域簽署了9個合作文件。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企業聯盟午餐對話: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

Chew Si Jun PetrinaChew Si Jun Petrina,新加坡政策研究院經濟與商業中心研究助理。來源: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新加坡智庫),2017年2月15日。

原文標題:IPS Corporate Associates Lunch Dialogue: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CFE)

文章框架:2017年2月15日,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為其企業聯盟組織了午餐對話,以討論未來經濟委員會(CFE)報告,該報告于2月9日發布;展望未來,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印度對城市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日益“增長”的消費主義和基礎設施發展中,新加坡都面臨發展機遇。

觀點摘要:

1.2017年2月15日,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為其企業聯盟組織了午餐對話,以討論未來經濟委員會(CFE)報告,該報告于2月9日發布。未來經濟委員會是一個由30位商業和政府領導組成的委員會,于2015年11月成立,旨在審查新加坡的經濟戰略,并就如何保持新加坡經濟競爭力提出建議。來自不同行業以及新加坡政策研究院的約40家企業參加了此次對話。

2.鑒于新加坡與世界的相互聯系,面對全球經濟結構轉型,新加坡與其他經濟體的貿易關系也變得“棘手”。但中國已經開始重新調整其內部主導型經濟增長模式,東盟也由于其強勁的經濟增長而擁有良好的貿易和建設基礎設施的機會。展望未來,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印度對城市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日益“增長”的消費主義和基礎設施發展中,新加坡都面臨發展機遇。此外,新加坡應該致力于成為領先的數字中心,并且鑒于新加坡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醫療服務和家庭養老方案,其應該把握先進的制造業、金融業和保健服務業的發展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汉川市| 台北市| 宁陕县| 嘉善县| 新宁县| 西充县| 台江县| 东源县| 丹江口市| 延安市| 永顺县| 东乡族自治县| 河东区| 缙云县| 高安市| 兴城市| 洪洞县| 耿马| 鹤壁市| 晋中市| 平舆县| 张掖市| 莎车县| 滨州市| 云龙县| 中宁县| 芜湖县| 广东省| 达孜县| 和政县| 枣强县| 垦利县| 琼结县| 通榆县| 寿宁县| 婺源县| 黎平县| 加查县| 和政县| 武威市|